汪 揚 陳 誠 梁 超 彭品偉 陳 騰
(1.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 200437;2.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普陀醫院,上海 200062)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系統常見急腹癥之一,其中15%~30%的患者可發展為重癥急性胰腺炎,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征,其致死率高達30%,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中醫將其歸于“脾心痛”“胃心痛”等范疇,以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為治療目的[2]。本研究在西醫基礎治療上加用活血清解湯治療,效果較好,結果如下。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37~68歲,平均年齡(59.56±3.69)歲,病程18~75 h,平均病程(40.22±2.36)h;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40~68歲,平均年齡(59.55±3.61)歲,病程17~ 75 h,平均病程(40.25±2.33)h,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均符合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3];自愿參加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有胃腸穿孔、腸梗阻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化學性或感染性腹膜炎患者;過敏體質或對本藥過敏者;具有原發精神疾病史、認知功能障礙、惡性腫瘤以及心、腦、腎等嚴重器質性疾病者;中途退出者。
對照組給予醋酸奧曲肽注射液(生產廠家:悅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63213,規格:1 mL∶ 0.1 mg)0.1 mg靜推,之后以 25μg/h靜脈滴注維持治療+注射用甲磺酸加貝酯(生產廠家:酒泉大得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3205,規格:0.1 g)0.3 g,2次/d,靜脈滴注+注射用奧美拉唑鈉(生產廠家:廣東星昊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88001,規格:40 mg)40 mg靜脈推注,1 次 /d。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血清解湯,主藥方為:生大黃15g、蜜麩炒枳實12 g、芒硝6 g、柴胡12 g、光桃仁12 g、黃連9 g、黃芩9 g、生丹參15 g和赤芍9 g,加水熬制,取汁400 mL,分兩次服用。2組連續治療1周。
記錄2組患者癥狀改善時間,主要包含:影像學檢測恢復正常時間、腹脹緩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實施對比。
使用ABclonal公司生產的試劑盒,按照試劑盒說明書,使用ELISA法檢測血清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IL-6、IL-8水平,實施對比。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后各癥狀改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 < 0.05),見表 1。
治療前2組炎性細胞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AP臨床常見表現為腹痛、休克、高熱等,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4-5]。AP炎癥反應期間,信號轉導途徑主要為產生促炎因子誘導氧化應激反應,進而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NF-kB信號通路傳導途徑,最終促使炎癥級聯反應放大,因此改善炎癥反應的是緩解AP的關鍵[6]。TNF-α、IL-1β、IL-6、IL-8是臨床常見細胞炎性因子,而炎性反應貫穿于AP發病的全過程,且水平高低與炎性反應呈正相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癥狀恢復時間顯著縮短,且炎性指標下降更為明顯,證實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活血清解湯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可降低炎性反應,加快患者恢復。主藥方中,生大黃可攻積導滯、瀉下通便,蜜麩炒枳實可化痰散痞,破氣消積,芒硝具有瀉下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之功效;柴胡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陽之功效;光桃仁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黃連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黃芩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生丹參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之功效;赤芍有清熱涼血,活血祛瘀的功效。各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瀉火解毒、化痰散痞之功效。通過控制患者過度炎癥反應,維持細胞因子平衡,誘導非治療受損胰腺細胞凋亡,最終達到抑制病情進展,緩解癥狀,加速康復的目的。
綜上所述,活血清解湯結合西醫療法治療急性胰腺炎的效果顯著,可加快患者康復,降低機體炎性因子水平。
表1 2組治療后癥狀改善時間比較(±s)

表1 2組治療后癥狀改善時間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影像學檢測恢復正常時間(d) 腹脹緩解時間(d) 腸鳴音恢復時間(h) 肛門排氣時間(h)觀察組 30 6.33±1.22* 3.01±0.25* 32.25±2.12* 35.26±6.22*對照組 30 9.15±1.52 3.78±0.16 39.52±6.11 45.21±7.25
表2 2組治療前后炎性細胞因子水平比較(±s)

表2 2組治療前后炎性細胞因子水平比較(±s)
注: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TNF-α(ng/L) IL-1β(pg/mL) IL-6(ng/L) IL-8(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 165.25±9.23 101.25±9.31* 34.52±8.2520.33±6.28* 71.25±9.6230.25±5.66*135.25±6.6280.25±3.69*對照組 30 165.22±9.12 132.25±9.16 34.55±8.1929.36±5.62 71.22±6.33 39.52±5.15 135.22±6.1197.2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