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莉 袁海泉


【摘要】初中物理學科教學中進行多元的過程評價,家長作為學生的學生、伙伴、助手進行評價,有其可行性和實效性。評價主體多元化是現代教育評價中所倡導的方式之一,家長評價是多元評價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家長評價 多元評價 過程評價
一、家長參與物理教學評價的可行性
(一)家長有參與評價的心理需求
中國有望子成龍的傳統,大凡家長往往下意識地將孩子的學習放在頭等重要的地位,相信兒女有前途,不斷激勵兒女成才。通過評價督促孩子學業進步,是許多家長愿意做的事情。
(二)家長有提高自身科學素養的需求
古人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吸收家長參與初中物理教學評價,家長作為對孩子科學素養教育的支持者,同時自身也成為物理知識的學習者。家長在對孩子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從孩子那學到更多、更新的物理知識,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把教育貫穿于人的一生,實現人與教育的整合,這也符合終身教育的理念。
(三)家長參與評價,可以和諧家校聯系
多元評價包括學生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學生間的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家長對學生的評價、社區對學生的評價,等等。如果缺少家長對學生的評價,從學生的成長來看,這是有缺陷的。在家庭教育方面,現在的青少年渴望尊重與理解,但是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家長習慣于擺出家長面孔,高高在上,孩子常對父母的有抵觸情緒。
家長參與初中物理評價促使其參與其子女的教育,從一個合作者的角度,從一個伙伴的角度,“蹲下身”來與孩子交流溝通,體現出一種平等、一種融合。
二、家長參與評價的實施
(一)接受教育——充當“小老師”的學生
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孩子將課堂上所學的物理知識“教”給家長,增長家長的科學知識,充當家長的“小老師”,家長對孩子這個小老師的表現予以評價。
剛開始階段,家長的評價可以是:我從“小老師”那里學到了××知識;隨后可以是:“小老師”的表達比昨天進步了;“小老師”的方式有××改進了……對于本身學歷較高或科學知識比較豐富的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糾正錯誤;對于科學知識較欠缺的家長,主要是通過孩子的介紹,學習一些科學知識,在記錄內容的同時也向教師傳遞了孩子學習方面的信息。
(二)探究合作——作為“科學家”的伙伴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請家長作為孩子的合作伙伴參與實驗并開展評價,從家庭學習的角度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這主要是請家長和孩子共同進行實驗探究,共同開展科學研究。筆者首次嘗試布置了這樣一份回家作業,邀請家長督促或和孩子共同實驗,收到的有效作業,占學生總人數的95%,家長予以評價的占其中的90%,家長參與實驗的占其中的72%,可見,家長還是能認真對待物理教學評價的。
附表:嘗試性回家作業
家長:您好!感謝您的孩子付出的努力,感謝您對孩子的鼓勵!
今天物理作業要求孩子自制或利用凸透鏡進行物理實驗,請您督促或和孩子共同實驗,并且對孩子進行評價,謝謝您的合作!
請家長一起參與對孩子學習的評價,主要評價孩子在家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動手操作、科技創新等方面的表現。該評價可以以紀實的方式體現,如某年某月某日,孩子在家進行某項研究性活動,歷時多少,取得何成果,等等。
也可以采用等級評價方式,讓家長打鉤:
也可以讓家長跳出框框,自己下評語全面評價。
(三)啟發提高——當好“反思者”的助手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如果不斷反思,就會揚長避短,進步很快。學生在實驗探究活動中常常出現的成功或失敗的情況,慢慢地便會使自己產生“我能夠”或“我不能夠”的情感體驗:家長可以通過評價引導孩子正確看待實驗,反思實驗的失敗之處,通過反思檢查和提高自我;家長可以通過評價引導孩子記錄實驗反思,記錄取得的成功之處,增強孩子對成功的期望,增強自信心;家長可以通過評價啟迪孩子超越自我,如能否有更好的方法改進實驗,能否有新的創意,等等。
三、家長參與評價的實施效果
(一)增加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家長評價孩子的表達、實驗,記錄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這不僅可以成為促進孩子進步的有效手段,也可以讓物理老師了解孩子表達的內容是否有錯,可以及時予以糾正,使學生樂于去促進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知識結構的形成。
(二)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
實驗、評價,加大了學生動手的幅度,有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經過科學思維,以利于概念的形成、規律的探索。通過反思評價,學生積極、自主的對家庭學習過程的回顧、思考,來自我評判自己活動中的得失,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活動的效率,有助提高學生的能力和水平。
(三)增進和諧的家庭氛圍
合作探究評價,不僅在于開展了一次探究實驗,更深層次的是學生有一種新的情感體驗,和家長之間的默契與和諧。這類評價可以增進父母孩子間的感情,對于平時較忙常常忽略孩子心情感受的家庭的學生效果非常好。
四、家長參與評價實施中的注意事項
(一)評價要體現客觀性
首次開展家長評價時,先要與家長溝通,作好家長的動員工作,與家長分析參與評價的利弊,作為孩子全面評價的組成部分,只要家長能客觀參與評價,公平公正,利遠遠大于弊。如果評價不符合實際,那對孩子的發展會帶來影響。
(二)評價要體現鼓勵性
現代教育理論得出,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教師要引導家長評價時要多采用鼓勵的話語,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三)評價要體現參與性
科學實驗一定要讓孩子自己親自動手,家長不要代替孩子完成,家長只作為孩子的合作伙伴、啟迪者、助手。否則,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物理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張大昌.新課程理念與初中物理課程改革.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柳斌.中國著名教師教學思想錄.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4]朱永新,孫云曉,劉秀英.這樣愛你剛剛好.湖南教育出版社,2018.
[5]Merrill Harmin.教學的革命.宇航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