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傅磊 劉星
【摘要】小學網球教學提倡創新和特色,這就要求教師需要有較高的教學經驗和專業技術,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能愛上網球運動。為了小學網球技術教學質量的提高,就網球技術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球練習進行研究,在初級網球教學中多球練習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練習方法。多球的練習使初學者能更快地掌握基本技術動作,對于動作的定型有很大幫助;網球多球練習的強度,運動密度和難度的調節都可以針對學生來變化,這樣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訓練。為了更好提高教學質量,對本校學生多球練習的觀察及分析,總結經驗進行借鑒結合普通小學網球開展的基本情況,總結出一套較適用于大學生網球選修課教學的多球練習教學法。
【關鍵詞】小學網球 多球教學 多球練習方法
網球是競技性與藝術性為一體的球類運動,比賽的激烈場面給人以刺激、興奮的感覺,瀟灑、舒展的擊球動作給人以美的享受,喜愛這項運動的人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對于小學生網球運動已經開始慢慢普及。所以,各個學校開始開設網球專業課由于網球需要較高的技術要求而上課時間有限,學生多,場地少,老師很難及時糾正每個學生的錯誤。為了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基本技術動作,了解網球技術的特點和比賽的規則;為了更好提高教學質量,本文通過對我校網球班學生進行觀察,結合普通小學網球開展的基本情況,總結出一套較適用于大學生網球選修課教學的多球練習教學法。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我校兩個網球選修班學生(26人/組)。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關于網球多球方面的文獻,資料等,綜合其優點,全面了解網球多球在我校的運用現狀為本研究提供文獻借鑒依據。
2.訪談法。對與網球相關的專業教師及學生進行口頭交談來收集資料,深入了解網球多球練習在小學訓練中的運用,對訪談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
3.實踐操作法。在我校的實習實踐中,通過觀察網球多球練習對學生學習網球產生的效果,對結果進行總結整理,保證研究的可行性和科學性。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多球練習可以使學生迅速地將基本動作定型,經過幾次課的練習后,兩人都可以對練起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練習的積極性。長期以來,由于對球感缺乏深切的理性認識,人們只把球感當作訓練的副產品,沒有得到重視去練習。
球感的練習是需要有計劃的高強度的多樣化的練習才能獲得。所以,在訓練中我們也要發展球感的練習,加強對球感的熟悉性。而要在球感上有所進步,就必須對球性感、球拍感、和手感都有所熟悉。只有熟悉了球、拍子、場地、和自己基本功的正確認識,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場上情況的變化,這樣有助于把注意力從完成擊球動作過程中解放出來,把注意力全部指向與集中到解決迫切任務的技戰術上去。所以,在訓練中必須發展學生的專門化知覺——球感。
(三)小學網球教學中多球練習環節存在的問題
1.教學現狀
由于網球的教學內容很多,而教學的時間較少。以我校為例,每個學期中實踐課每周只有1到2節,每節課1個小時30分鐘,在加上場地設施少,學生人數比較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很難照顧到每個學生,這對于學生的技術動作的糾正很不利,從而影響到學習進度。
2.實踐效果
(1)實踐前學生網球基本技術情況。實踐前對學生的基本技術(正手、反手抽擊球,切削發球)進行全面了解,得出的結論是,所以學生基本上都是零網球基礎,對網球沒有多大的認識。
本次實踐將選項班的兩個組在同等條件下分別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其進行教學實踐,實驗組主要是以多球練習為主對打為輔的教學方法,而對照組則采用的是對打與多球練習相互交錯的方法。
(2)實踐后學生網球基本技術測驗成績。實踐后對學生的網球基本技術(正手、反手抽擊球,切削發球)進行了測試,實際結果表明實驗組的成績總體上都比對照組的要高出很多。就此驗證了多球訓練方法更適合在小學網球社團訓練中使用。
3.多球練習方法的階段性分配
第一階段:練前先學習握拍練習揮拍,從簡單的原地拋球開始。
無論有沒有接觸過網球都應從頭開始,不要讓以前的壞習慣帶到新的學習當中,網球運動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先從握拍好,揮拍開始,等到動作熟練,流暢后在進行原地拋球開始,原地拋球其落點穩定,球的方向不會有變化,相對難度較低。具體做法是:將學生分成3人一組的模式,學生拉引拍后,同伴原地拋球(用手拿球,讓球從肩部高度自由落下),球彈起后學生揮拍擊球,打完球還原準備動作同伴再送下一球。
第二階段:動作定型后結合步伐移動。
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養成了一定的習慣在頭腦中建立一定動作映像,這一階段主要以強調學生步伐移動和判斷球為主進行教學,同時還要強調學生動作的連貫性與擊球的準確性。
第三階段:技術基本穩定可加大難度。
到了這一階段,相對球的感覺有了一定的提高,動作也基本定型,可以采取多球與對打相結合練習。多球訓練能有利于形成動力定型和改進提高技術動作,而對打練習更接近于比賽。在教學中應該發揚自身長處完善自身的短處,進行合理的分配。教師在授課中,應先以學生多球練習為主,對打練習為輔,等學生的基本技術動作定型以及培養了一定的球感后,再進行多球與對打練習相互貫徹,這樣即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又有助于網球課在小學的發展。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小學網球社團訓練開設的目的不是培養高水平運動員,它的任務僅是使學生通過網球社團訓練的學習,在掌握一定的網球基本技術,提高學生對網球運動的興趣,培養學生自覺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體育打好基礎。
(2)多球的練習能更好的固定正確的技術動作,在練習中教師和學生可以進行同步的信息傳輸,對正在練習的動作進行糾正和指導,使學生更快地建立起正確的動作表象和運動知覺;并且通過網球多球練習,還解決了目前小學網球教學所存在的人數多,場地有限時間短等問題。
(二)建議
(1)小學網球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要求、授課計劃和確定教學方法之前,必須對學生的情況(如年齡、性別、身體形態、運動素質、技能及心理情況等)進行深入細致的了解。將教學對象根據網球專項技術、體育基礎等因素,劃分不能一成不變,要靈活地隨著教學的進展或學生情況的變化而變化。
(2)在最初的網球學習階段需要教師真誠地、用心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多球練習在起始階段能產生“示范效應”,需要教師做出正確的示范動作,和學生進行討論、溝通、互動,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這樣可以克服多球練習帶來的兩級分化。
參考文獻:
[1]周婷婷.談多球練習在普通小學網球選修課中的作用.四川體育科技,2006,(04).
[2]彭放.多球練習在網球輔修課中的作用.遼寧體育科技,2004,(03).
[3]任林峰.新形勢下對普通小學網球課教法的探討.福建體育科技,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