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梅
【摘要】以小課題研究為切入點,“問題即課題”“工作即研究”的校本科研發展思路,注重研究實際的效果,注重激勵并引領全校教師走專業發展之路,全面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小課題研究 方法 過程 實效
為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我們以“平凡、實用、有效”的校本小課題為切入點,提出了“問題即課題”“工作即研究”的校本科研發展思路,激勵并引領全校教師走專業發展之路,全面實現教育教學質量。那么,在具體工作中是如何操作的呢?
一、重實踐,以創新求提高
1.做到人人有科研小課題,全面提高教師科研水平
教師的發展、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離不開科學的學習、科學的研究。國家對教師增加了科研素質、科研能力的要求。為此,我校要求在崗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必須每人申報一個校級課題,立項和研究。價值較高的課題,學校逐級推薦并上報上一級科研部門。在活動開展中,教師們的課題豐富多彩,“點亮”了教學工作的每個角落。如《小學生交往特點的情況調查》《小學生畢業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質量》《留守兒童健全人格的培養》等80余個課題,內容鮮活、貼近工作和生活,這些具有生命力的課題使教師倍感科研的樂趣,相信課題就在每個人的身邊。“帶著科研意識去工作”的先進理念喚醒了教師的工作熱情,使教師清醒地意識到“不是為了科研而科研”,科研是為了解決我們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問題即課題,工作即科研”的指導思想,讓我校的科研工作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轉型。
2.做到人人有科研博客,積極倡導教師網絡科研
博客,或稱“網絡日記”已經風靡互聯網世界。我們當今的教師如不掌握這門信息技術,必將落后于這個時代。基于時代的要求,學校要求每名教師都要建立科研博客,倡導教師網絡中的科研建設。如:在空間里充公利用各種網絡技術,自由發布和管理自己的各種資源,包括文章、隨筆、課題實施計劃、課題實施方案,活動圖片、結題方案等,并保持經常性更新。逐漸讓科研博客成為廣大教師反思的平臺、材料的儲備庫、科研過程的記錄薄,等等。科研博客的建立,方便了教師在網絡科研領域里的相互學習和交流,有效實現了課題研究的信息化、多樣化。由此,教師也親切地把科研博客稱為“科研會館”。
3.做到人人階段科研匯報,切實提升教師科研課題品質
學校要求教師人人參與不同階段的科研匯報,一是提高教師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這也是我校科研重要任務之一。二是通過匯報,科研工作領導小組現場點評,幫助教師糾正科研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偏離的問題,幫助教師提升科研課題的品質。每學期期初,課題實驗教師都要參加學校舉辦的課題匯報會,在匯報中,既有科研領導小組成員的精練點評,又有課題研究者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使科研質量不斷提升。在交流中,開拓了教師科研的視野。匯報中,教師們侃侃而談,鍛煉并提高了表達能力。
4.營造校本教研氛圍,以教研促科研
為了更好地開展小課題研究,增強實效性,我們不斷加強理論學習。要求教師向專家學習,向書本學習,向網絡學習,不斷理論素養,加強理論引領,少走彎路。
注重專家引領,推動熱情。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提高教師理論水平。就是聘請專家學者來校作專題講座,每學期兩次,邀請名優教師與學校教師展開面對面的交流學習。提高教研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推動教師的教研熱情。
同隊互助,燃燒熱情。發揮教師群體的作用,強化備課、評議,在學校、教研組、課題組層面分別開展上課、說課、評課一條龍活動,通過一課幾班上,幾人上一課的方式,讓教師在活動中對比、反思,燃燒教師校本教研的熱情。
典型展示,釋放熱情。努力為課題組的教師搭建課堂教學的舞臺,讓他們的研究成果有充分展示的空間。(1)進行校際交流,在大學區中的學校互派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展示;(2)實施家長開放日,每學期舉行一次開放活動,讓教師在與家長的交流中成長;(3)開展各種競賽,積極參與競賽,有校內,有校外。
二、重規范,靠管理求質量
我們在工作中還特別注重抓好科研項目全程管理,特別注重抓精品成果的產出。
1.加強學校教科研管理
學校成立教育科研領導小組,采用層級式管理方式。一把校長任組長,主管科研副校長為副組長,教務處負責科研工作的主任和各學科教研組長為成員的學校“小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小課題”研究的領導、指導、實施、評審等工作。學校對每名教師都建立了科研檔案,具體內容包括科研基本情況、開題報告、實施方案、獲獎情況、各類證書復印件等,保持并發展科研檔案管理的常規化、科學化。
2.制定長效激勵機制
為了鼓勵和調動全體教師參與“小課題”研究的積極性,我們小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建立一套系統的科研規章制度,比如,《學校教科研工作條例》《教科研工作制度》《科研成果獎懲細則》《學校教師小課題申報研究流程》等,為廣大教師順利開展教育科研明確了方向和具體要求,以便保證“小課題”研究能夠扎實有序地進行。學校將是否參與教育科研作為評優評先的必要條件。同進,在教師的職稱評聘中適當加分。還通過階段匯報和成果驗收,學校篩選出精品校本課題在全校期末總結大會上進行匯報交流,優秀者評為校科研骨干,以此激勵更多教師走向專業發展。
三、重實效,憑內涵求發展
我校經過幾年的科研實踐,形成了一定的科研氛圍,具有了一定的科研影響力。務實的校本科研課題為學校健康發展帶來了一片生機,班級管理新模式的出臺、低年級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畢業班學生煥然一新的精神面貌,等等,在其變化中都凝結著課題實驗教師的辛勞與汗水。所以,無論從學校發展還是教師個人成長角度,都在呼喚教師更多的高質量科研成果,推動全校的整體發展。關注研究過程,進行全方位指導。
在課題研究的起步也不是選定要研究的課題時,我們科研領導小組就提前做了指導,引導教師要根據自身的優勢,盡量選擇和自己平時教育教學相關的小問題,這樣研究起來,有內容,人抓手,有目標,有力于解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比如,《生字寫10遍和寫一遍的效果研究》《如何克服學生計算馬虎的問題研究》《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學生體質差的問題成因與對策研究》,這些貼近學生實際問題的小課題,研究起來,有興趣,有意義,特別是對于剛剛參加課題研究的教師來說,更加容易。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鼓勵教師從實際出發,根據自身的能力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策略與方法開展課題研究。
倡導老師們運用行動研究法,案例積累法,實踐+反思法。在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上,我們也積極引導老師們多樣化展示。不用學術上傳統課題研究的成果高標準地要求。
在成果的表述上,不與實際教育教學脫鉤,不用高深的術語來表達,避免空洞的抽象的公式化的文章模式,我們積極倡導教師用案例、用說服力的事實來表述自己課題研究的過程與效果或反思,追求實效性,讓有說服力的數據。同時學校還要搭建相應的交流平臺,鼓勵教師展示和交流自己的課題研究過程和課題研究成果。
現在“十三五”規劃課題的立項工作已全面啟動。我校共有135個課題,其中國家級課題3項,省級課題37項,市級課題3項,校本課題92項。校本課題數量創歷史之最,課題內容囊括教育教學及管理的各方面。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不斷發現問題,通過小課題加以專項研究,通過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使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