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綠色建筑”的概念最早出現于1992年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在次年的斯圖加特生態建筑展覽會上專家提出了對綠色建筑的各種設想和模型。自從各國相繼出臺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以來,綠色建筑的衡量就變得有跡可循,通過認證的建筑可以被貼上“綠色建筑”的標簽,這為綠色建筑的研究和實踐提供了平臺,使之更有針對性。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過程;評價內容
1、選題的背景
“綠色建筑”的概念最早出現于1992年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在次年的斯圖加特生態建筑展覽會上專家提出了對綠色建筑的各種設想和模型。自從各國相繼出臺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以來,綠色建筑的衡量就變得有跡可循,通過認證的建筑可以被貼上“綠色建筑”的標簽,這為綠色建筑的研究和實踐提供了平臺,使之更有針對性。
2、項目概況
韶山農商銀行總部辦公大樓建設項目投資預算總造價1621.02萬元。規劃總用地面積:8907.07㎡,用地范圍內項目總建筑面積5996.69㎡,建筑高度為23.95m,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建筑層數:主樓6F,附樓2F。
3、評價內容
韶山農商銀行總部辦公大樓綠色建筑評價指標由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和提高與創新組成。除提高與創新指標外其余各項指標包括控制項和評分項,該項目控制項均滿足《湖南省綠色建筑評價標準》DBJ43/T314-2015,評分項根據項目自身情況進行評價。
3.1節地與室外環境
(1)土地利用:項目用地面積8907.07㎡,地上建筑面積5996.69㎡,容積率0.62,綠地面積3469.30㎡,綠地率為38.95%,達到了集約利用土地和場地內合理設置綠化用地的要求。
(2)室外環境:項目玻璃幕墻可見光反射比不大于0.2,不會對周圍建筑造成光污染;
項目場地位于《聲環境質量標準》中1類型,場地內環境噪聲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的有關規定;通過項目室外風環境模擬分析:項目冬季工況下,人員主要活動區域風速 0.19~3.04m/s,不會造成冬季人行困難,不會產生較強的吹風感。整體人行區域風速放大系數小于2,適合人們在小區外進行活動,迎風第一排建筑迎風面與背風面表面風壓差為-0.08Pa。夏季工況下,大部分區域均無回流區和渦流區,氣流均勻、流場清晰,基本滿足人員舒適性要求。通過模擬得出建筑周邊人員主要活動區域風速為 0.85-3.43m/s,區域內人行舒適。有利于過渡季、夏季室內自然通風。過渡季、夏季可開啟外窗室內外表面的風壓差大于 0.5Pa 的比例為95.45%。
(3)交通設施與公共服務:
項目主出入口設置在廈門大道上。出入口到達2路a、3路公共汽車站點(廈門路口、政務服務中心)的步行距離不大于500m,且場地出入口步行距離800m范圍內設有2條線路的公共交通站點;在主樓出入口左側,地面設置有遮陽遮雨措施的非機動車停車位;公共停車場停車方式為地上停車。
(4)場地設計與場地生態:項目綠地中喬木的數量106株,平均每100平方米綠地面積上的喬木數3.06株,常綠喬木數量42株,落葉喬木數量64株,常綠喬木與落葉喬木數量的比例2:3。
3.2節能與能源利用
(1)建筑與圍護結構:項目建筑朝向為接近正南正北方向,體形系數為 0.26,滿足國家或地方節能標準,建筑的窗墻比為東向:0.05;南向:0.19;西向:0.11;北向:0.26,滿足國家或地方節能標準;經對外窗進行計算,本項目外窗可開啟面積比例為49.51%,建筑能夠獲得良好的通風。
(2)供暖、通風與空調:食堂、宿舍、辦公區域采用超低溫模塊式風冷渦旋熱泵機組;檔案庫房、機房、UPS電源存放間采用變制冷劑流量多聯機空調系統;警衛室、消防控制室采用分體空調器的形式;由于食堂、宿舍區域,辦公區域使用時間不同冷熱源主機分食堂、宿舍區域,辦公區域設置,末端采用風機盤管加獨立新風系統。工程中所選用的供暖空調系統的冷、熱源機組能有效均優于現行《湖南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J43/003的規定以及現行有關國家標準能效限定值的要求;建筑內部設置多聯機空調的建筑,供暖、通風與空調系統能耗降低幅度大于15%。
(3)照明與電氣:各房間或場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中規定的現行值;走廊、樓梯間等場所的照明系統采取感應等節能控制措施;公共區域照明功率密度滿足目標值要求,其他區域照明功率密度滿足現行值,各樓梯間、公共走道設延時自熄式燈開關或兩地雙控燈開關。燈具控制盡量采用分散控制方式,室外及景觀照明采用分時、分區控制。房間有多排燈具時,按距窗遠近設置燈開關控制。
3.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1)節水系統:生活給水管上采用閘閥或蝶閥,室內水表為旋翼式水表(管徑<50毫米),室外水表為螺翼式水表(管徑≤150毫米)。戶內采用給水PPR管,采用S4系列,熱熔連接。在設計、施工各個環節執行選用密閉性能好的閥門和設備,使用耐腐蝕和耐久性能好的管材和管件。室外生活給水管采用球墨鑄鐵管,室外生活給水管埋深不小于0.7m,基礎采用150mm厚天然砂石墊層。避免管網漏損;項目分別從北向廈門大道和西向棗園路各接入一根DN150給水管,在基地內成環,供生活及消防用水,市政水壓為0.30Mpa,給水系統不分區,滿足控制用水點供水壓力不大于0.3MPa;項目按使用用途及管理單元,對廚房、衛生間及消防分別設置用水計量裝置。
(2)節水器具與設備:公共衛生間的洗臉盆采用光電感應式延時自閉水龍頭、小便器采用節水型感應式沖洗閥、蹲便器采用節水型下出水低水箱(水箱容積不大于5L)、拖布池采用加氣節水龍頭。
(3)非傳統水源利用:廣場、人行道均設置有雨水入滲功能的透水磚鋪裝,道路采用透水瀝青,室外停車位采用生態停車位,以增加雨水滲透,減少地表徑流。
3.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1)節材設計:項目主要為框架結構,根據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的規定和建筑形體規則性判定報告,判定建筑形體為不規則;對地基基礎、結構體系、結構構件進行了優化設計,達到節材效果。
(2)材料選用:選用本地生產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總重量的90%以上,且施工現場距離生產建筑材料的距離不超過500km;項目為框架結構,400MPa級及以上受力普通鋼筋的比例為85%以上;項目用到的可循環材料主要有鋼材、銅、木材、鋁合金、瓦制品、門窗玻璃、玻璃幕墻、金屬欄桿扶手等。經過計算,可再生循環材料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總重量的比例達到10%以上;項目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維護的裝飾建筑材料或措施;屋頂層所有設備以懸空結構支撐,與屋頂防水層分離設計。室內裝修材料采用綠色環保、無毒且耐久性好的裝修材料,主要有外墻花崗巖、木飾面、金屬、涂料、墻紙、面磚、板材。
3.5室內環境質量
(1)室內聲環境:項目降低噪音措施:合理組織空間布局,對室內聲環境要求高的房間盡可能遠離設備機房等噪聲源;空調設備等選用低噪音設備,并做好設備的隔聲降噪措施;圍護結構材料選擇隔聲效果好的材料。
(2)室內光環境與視野:項目建筑主要功能房間具有良好的戶外視野,主要功能房間一般都會自行安裝內遮陽窗簾,白天太陽光強烈時,可拉起窗簾遮擋強烈的陽光,有效避免室外天然光進入室內后產生眩光。
(3)室內熱濕環境:項目空調末端采用風機盤管、多聯機末端、分體空調器末端。風機盤管回水管上均設電動二通閥,配套溫控裝置,可以實現各空調房間的獨立控制;多聯機每個末端設置末端控制面板可以獨立控制房間溫濕度要求、分體空調器也可以直接控制。
(4)室內空氣質量:項目過渡季典型工況下主要功能房間的平均自然通風換氣次數不小于2次/h;外窗可開啟面積為總面積的49.5%,大于總面積的35%,暖通專業設計機械排風系統,排走室內余熱余濕,改善室內空氣品質;衛生間設置機械通風系統,空氣和污染物沒有串通到其他空間和室外活動場所;餐廳也設置全面機械通風系統,避免空氣和污染物串通到其他空間或室外活動場所。
(5)室內空間與設施:建筑入口和主要活動空間設有無障礙設施;建筑內部設有人們接近自然的露臺,既可作為辦公人員的休息場地也可作為連接主樓與附樓二的通道。
3.6提高與創新
施工管理:
項目施工現場臨時道路的布置充分考慮原有及永久道路,充分利用擬建道路為施工服務。
結語:
韶山農商銀行總部辦公大樓經自評估,項目的規劃設計階段控制項全部達標,評分項與加分項的分值達到設計階段一星級的標準。項目2015年12月開工,2018年12月已竣工驗收,項目設計及施工將多項普通技術在建筑中集成應用,與建筑本身形成有機的整體。該建筑建成投入使用以后取得良好的節能效果,室內舒適度也達到了較高水平。該項目選用普通材料和普通綠色技術的集成,使之在增加較少投資的情況下實現了綠色建筑的目標。這是該項目的一大創新點,具有非常廣泛的推廣價值和重要的社會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有為.《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要點[J].建設科技,2006(7):14.17
[2]阮儀.國際綠色建筑評價體系[J].綠色中國,2005(19):34.35
作者簡介:
劉斌(1988.11-),女,湖南湘潭人,漢族,本科,主要從事建筑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