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芳
摘要:該文對當前土壤肥料利用現狀進行分析,有針對性提出要提高推廣人員素質、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土壤肥料技術推廣體系、重視土壤肥料技術的推廣與應用等措施。重點分析秸稈還田對土壤肥料的價值,助力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土壤;肥料;利用;推廣體系;秸稈還田
嚴 芳. 土壤肥料利用的問題、對策與發展方向[J]. 農業工程技術,2019,40(11):85-86.
目前,解決土壤肥料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已經成為當前農業發展必須面對的課題。在土壤肥料利用過程當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在現代理念和先進技術推廣方面,仍有待進一步研究,要充分發揮秸稈還田等現代土壤肥料利用模式的作用[1]。
一、土壤肥料利用存在的問題
1、推廣技術與生產需求不匹配
很多農民由于文化水平較低,需要直觀的學習方式才能理解現代土壤肥料技術的內容,而且經常有一種“拔苗助長”的心理,希望在短時間內就掌握技術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見到效益。但是,科研機構并沒有注意到農民的心理變化和特點,在沒有做好市場調研的前提下就開展工作,造成了土壤肥料推廣技術與生產需求不匹配的現象。農民覺得技術繁瑣麻煩,還無法在短時間見效;技術人員的推廣和服務脫離了市場需求,推廣效果不佳。
2、推廣人員素質有待提升
當前現代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工作人員總體素質不高,土壤肥料知識儲備不夠。土壤肥料知識不是一個獨立的體系,而是與很多學科相關聯,只有具備專業的知識結構體系才能使種植技術更符合農民需求。推廣人員的服務意識相對薄弱,也造成了農民對推廣內容的理解不充分,最終導致土壤肥料技術推廣與服務效能低下。
3、資金投入較少
由于現代土壤肥料技術在各方面能夠投入的經費有限,相關的推廣與服務人員的工資待遇也較低,甚至一些種植技術部門兼顧多個工作任務,致使大量人才流失。最為普遍的現象是部分現代土壤肥料推廣部門變成了產品銷售部門,技術的推廣與服務成為銷售路徑。資金投入力度直接影響推廣效果,推廣力度小會使農民對現代土壤肥料技術半信半疑,不利于技術的推廣發展,還會造成停滯或緩慢[2]。
二、土壤肥料利用對策
1、重視土壤肥料技術推廣,滿足農業生產
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只有在思想上對其正確認識,才能付諸于行動,所以在前期的工作中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思想動員和科普宣傳上。農村地區居民分布不均勻且分散,推廣難度較大,工作人員要以最為直接的方式與農民面對面,將現代農業土壤肥料技術的優勢進行詳細講解,讓農民了解到使用現代土壤肥料技術的效益。工作人員要多走向田間地頭,以靈活性的宣傳方式將科普知識傳遞給農民[3]。這樣農民才能將土肥技術應用在生產中,提高種植收益。
2、注重現代土壤肥料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土壤肥料技術的推廣與服務離不開“人為因素”,只有加大人才的培育力度才能讓更多的現代農業技術全面開花。很多農村地區由于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當地農民受教育水平低,同時技術推廣人員的數量不足,無法滿足推廣任務的需求。因此,要注重培養當地的推廣技術人員,選拔當地文化水平相對較高的人員進行培訓,由于本地人員比較熟悉當地的環境,所以在推廣和服務方面更具有優勢[4]。
3、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土壤肥料技術推廣體系
現代農業土壤肥料技術離不開政府層面的促進和督導,政府要更多的承擔推廣責任,提供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幫助現代土壤肥料技術快速推廣。以政府為主導牽頭建立現代土壤肥料利用體系,劃撥一塊土地作為示范區域,讓農民親眼見證現代土壤肥料技術的優勢和特點。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在實驗過程中和種植完成后邀請農民參觀,并適時進行種植技術的推廣服務。另外政府可以開辟專項資金用于農業科技研發與推廣,邀請農民自愿參加實驗,讓科技成果轉化成經濟效益,達到科技創新的示范作用,促成現代綠色農業可持續性發展。
三、現代土壤肥料利用的發展方向
現階段,全國在土壤肥料方面存在化肥用量逐年增大、施肥方法不當、有機肥使用量較低等問題,造成土壤退化嚴重。秸稈還田是世界上公認增加地力、提高農產品產量的重要方式,能有效改變土壤結構和性質,具有松沃土質、增加孔隙率、減輕容重、維護微生物生存環境、促進農作物根莖發育等諸多優點。但是如秸稈還田的方法運用不當,也會起到反作用效果,如增加土壤有害病菌、植物營養器官生長停滯等現象。
秸稈作為農業副產物自身大部分由有機物和微量元素構成,包含很多農作物所需要的營養成分,是非常優質的肥料,要充分利用。不僅可以有效降低經濟成本,還能提升農作物的產量。秸稈還田是當前最經濟、節約、環保的措施,秸稈利用可分為以下兩種方式:
1、直接還田
直接還田就是將秸稈進行充分粉碎,將其撒在地表或掩埋在地下。覆蓋還田操作簡單,覆蓋后可以減少土壤水分流失,有效調節耕種地塊溫度,減少自然天氣突變產生的災害。但是,會對農作物的播種和灌溉造成一定阻礙,也影響種子的生根和冒芽。深耕還田相對可以彌補旋耕還田的不足,而且可減少病蟲害發生,使營養物質緩慢釋放。溝埋還田是將種植地塊分為若干區域,然后在地塊兩邊進行挖溝還田,可以有效解決種子出苗發芽困難的問題,還能降低甲烷的釋放量。
添加腐熟劑還田是將粉碎的秸稈與腐熟劑充分混合,然后共同埋入土壤中,可以加快秸稈的分解速度。腐熟劑都是利用細菌或真菌對秸稈進行分解,但是不同秸稈中的物質含量有明顯的差異性,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分解程度不均勻的問題。
2.間接還田
間接換田主要分為過腹還田、發酵還田、碳化還田三種方式。
過腹還田是利用生物的循環生態原理將秸稈進行轉化。具體是將秸稈作為飼料喂養家禽或牲畜,經過動物的消化系統將秸稈轉化成糞便,然后再將其制成天然有機化肥。這樣的做法生態環保,可以充分利用秸稈,減少了直接還田的繁瑣過程。但是,動物的排泄物需要有專門的設備進行肥料轉化,一般農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發酵還田就是將秸稈與腐熟劑混合,使其迅速發酵,發酵后埋入土中。秸稈在漚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纖維素酶,可將秸稈中的病原體、蟲卵消滅,促進秸稈的有效利用率。但是發酵過程較長,耗時費力,操作不當還會造成秸稈發酵不徹底和不均勻,反而會抑制秸稈發揮效能。
碳化秸稈還田是將秸稈處于無氧環境高溫加熱,碳化后的秸稈形成了生物炭,可以減少秸稈的碳排放,但是造價較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土壤肥料利用實踐中,倡導和建議政府部門加大宣傳力度,從土壤肥料的利用方面入手進行科普,并制定獎勵措施,有針對性的樹立地區內的典范和榜樣,讓更多農戶了解秸稈還田等土壤肥料利用模式的優勢與益處。加強技術人員的現場指導,不斷創新和摸索更多的發展路徑,促進土壤肥料利用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郝德力. 土壤養分與肥料資源利用技術及推廣研究[J]. 農民致富之友,2019(27):152.
[2] 省土肥總站. 省土壤肥料總站積極推進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工作[J]. 吉林農業,2019(22):前插1.
[3] 曾洪玉,李志勇,唐寶國,等. 不同磷肥用量對油菜產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養分的影響[J]. 農學學報,2019,9(7):31-36.
[4] 易 祎. 土壤養分與肥料資源利用研究[J]. 農家科技(上旬刊),2019(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