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是農業發展的重點問題,病蟲害問題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歉收,嚴重影響農業效益。加強對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工作,防止其危害農作物,是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的重點。該文從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現狀出發,針對當前病蟲害防治手段單一、災害問題日益嚴重、農藥市場不規范等問題,提出加強生物、物理、化學等綜合防治技術,加強對病蟲害的預測監管,有效降低病蟲害發生概率,提高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
關鍵詞: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
高相成. 淺析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J]. 農業工程技術,2019,40(11):95.
農作物的病蟲害問題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病蟲害種類相對較多,各種病蟲害的發生原因各不相同,同時又相互有所關聯,容易引起連鎖反應,單一的防治工作不能起到良好效果。因此,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要采取多種防治方法,多管齊下,聯合使用,根據病蟲害的類型、暴發原因、暴發區域等多重因素進行針對性的綜合防治,形成系統化、專業化、全面化的整體性病蟲害防治措施,對防治病蟲害、保證農作物的健康成長、提高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十分重要。同時,農作物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對減少環境污染、培育綠色農作物有著很大的貢獻,也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一、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現狀
1、防治手段單一
很多農民對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手段比較單一,防治意識較為薄弱,通常在病蟲害發生之后使用大量的農藥進行防治工作,既沒有針對性的預防工作,也沒有其他的防治手段。農藥的大量使用,使病蟲害的抗藥性大大提升,造成農藥的使用效果越來越差,不能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同時,農民種植的農作物品種相對單一,病蟲害問題容易重復出現,難以根治。另外,農藥的大量使用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對農產品的質量有很大影響。
2、病蟲害問題日益嚴重
由于全國的整體氣候發生變化、農業種植結構相對單一、病蟲害的抗藥性大大增強,使農作物病蟲害爆發的范圍變大、種類變多、危害嚴重、時間頻繁,農作物病蟲害問題更加嚴重、突出,防治工作難度加大。這是環境惡化和農業整體結構所導致的,雖然國家正在對這些問題加以重視,但短期內無法使問題得到緩解[1]。
3、農藥市場不規范
農藥市場對農藥的販賣沒有有效監管,農藥使用過多或者販賣假農藥的情況時有發生,給農民的正常農業生產活動造成了嚴重后果。在當前的農業種植中,使用農藥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是最常見的方法。農藥起效較快,針對性強,效果明顯,適合大面積、自動化的病蟲害防治工作[2]。但農藥的大量使用會使病蟲害的抗藥性大大提升,隨著時間的推移,農藥的效果不再明顯,需要增加農藥的使用量或者更換農藥種類才能產生效果,造成惡性循環。同時,農藥的大量使用危害了其他生物的生存,污染了生態環境,也污染了農產品。另外,假農藥的使用不能實現應有的防治病蟲害效果,會給農戶造成大量損失。
二、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措施
推廣病蟲害生物防治措施,可以利用微生物農藥、病蟲害天敵、性信息素等多種手段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生物防治的針對性較強,可以針對特定的病蟲害種類進行防治,不會污染環境,也不會對其他物種造成間接傷害,持續時間長,效果持久且明顯,沒有毒、副作用,是培育無公害農產品的首選方案,也是病蟲害防治工作的主要發展方向,對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
2、物理防治措施
比較有效的物理防治手段有誘殺法、阻隔法、微波法、放射法等,應用范圍較廣,且對環境沒有污染。例如誘殺法主要是利用害蟲的趨化性捕殺害蟲,通過各種方式引誘害蟲聚集在陷阱中進行集中滅殺。物理防治對環境沒有危害,不會讓病蟲害產生抗藥性,防治效果良好,但無法應對大型的病蟲害爆發情況,需要與其他的防治方法綜合使用。
3、化學防治措施
化學防治主要是使用農藥進行害蟲滅殺?;瘜W防治操作簡單,見效快,但對環境的破壞比較嚴重,也會提高病蟲害的抗藥性。因此,要注意使用農藥的種類和劑量,注重高效低毒農藥的研發和使用,嚴格控制使用方法和使用時機,科學合理的使用農藥,防止造成嚴重的污染?;瘜W防治法適用于大規模的病蟲害爆發。
4、強化對病蟲害的預測監管
有關部門應在主要的農業種植區域設立專門的病蟲害預測監管部門,推動病蟲害預測監管體系的完善,通過對病蟲害的產生原因進行深入調查研究,探求病蟲害的爆發規律,掌握預測病蟲害發生的方法,及時預警并指導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進行。
三、結語
農作物病蟲害是農業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影響著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影響著農業工作者的經濟效益。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研究病蟲害的爆發原因和防治手段,通過多種形式的無污染防治方法對病蟲害進行綜合治理,既減輕了病蟲害的危害,也保證了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維護了生態環境,是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未來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施延文. 淺析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以新賓縣為例[J]. 山西農經,2019(16):97-98.
[2] 曹錫芝. 麗江市古城區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及綜合防治技術的推廣應用[J]. 農家參謀,201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