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萍,羅玉梅,張建強,張中華
摘要:玉米是全國主要的農作物之一,種子質量直接影響發芽率與成活率,因此玉米種子安全儲藏技術是提升玉米種植質量的關鍵技術。玉米種子在貯藏時可以根據空氣濕度的不同采取穗貯或粒貯的方法,在貯藏期間易遭蟲霉危害。玉米種子貯藏與含水率、溫度、相對濕度與蟲害等有關。要做好倉庫消毒,重視質量檢測,明確堆放標準,做好種子精選,保證種子貯藏的效果。
關鍵詞:玉米種子;穗貯;粒貯;穗軸;質量檢測;發芽率
楊延萍,羅玉梅,張建強,等. 云南隆陽區玉米種子貯藏技術條件淺析[J]. 農業工程技術,2019,40(11):91-92.
隆陽區位于怒江和瀾滄江之間,總幅員面積5011 km2,區域內山區及半山區占總面積的92.6%。隆陽區有“滇西糧倉”之稱,良好的氣候條件使得其植物資源豐富,農業發達,盛產稻米、玉米、小麥等,是國家和云南先后投資建設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一、玉米種子貯藏特性
1、穗貯粒貯并用
在玉米種子貯藏中,新收獲的種子一般會選擇穗貯的方式,能夠在保證通風的同時降低種子的含水量,隔年貯藏。如果具備專業烘干設施則可選擇粒貯。玉米在禾谷類作物種子中,屬大胚種子,種胚的體積幾乎占整個子粒的1/3左右,重量占全粒的10%-12%。從營養成分來看,其中脂肪占全粒的77%-89%,蛋白質占 30%以上,并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糖。由于胚中含有較多的親水基,比胚乳更容易吸濕。在種子含水量較高的情況下,胚的水分含量比胚乳高,而干燥種子的胚乳水分卻低于胚。玉米種子在貯藏中有著非常旺盛的呼吸作用,容易發熱,穩定性差,必須結合區域氣候條件以及貯藏技術條件,選擇恰當的貯藏方式來保證種子貯藏效果[1]。
2、易遭蟲霉危害
玉米種子胚部水分較高,可溶性物質多,營養豐富,容易受到蟲害和霉菌的侵襲。主要的害蟲有谷盜、玉米象和粉斑螟等,霉菌則是青霉和曲霉。當玉米種子的含水量適宜霉菌生長繁殖時,在其胚部會生出相應的菌絲體和顏色各異的孢子,繼而引發種子整體霉變。存在于穗軸上的玉米種子受開花授粉時間影響,頂部籽粒的成熟度通常較差。由于含水量較高,在脫粒加工環節很容易受到損傷,損傷率超過15%。這些損傷的種子有著更加旺盛的呼吸作用,也更容易受到蟲霉的侵害[2]。
3、玉米穗軸特性
如果將玉米穗軸和玉米粒放在不同的相對濕度條件下,平衡水分會出現明顯變化。相關實驗顯示,當環境空氣相對濕度在80%以下時,玉米穗軸的水分會低于玉米粒,吸收玉米粒中的水分,使玉米粒的水分降低;當空氣相對濕度在80%以上時,玉米穗軸的水分會高于玉米粒,玉米粒會吸收穗軸中的水分。因此,在相對濕度低于80%的地區,玉米種子貯藏應該選擇穗貯,反之則應該選擇粒貯。
二、玉米種子貯藏技術條件
玉米種子在貯藏期間的發芽率變化能夠將其貯藏效果直接反映出來。如果發芽率下降,管理人員需要及時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一般來講,在玉米種子貯藏過程中,對于種子發芽率的檢查應該每3個月一次,如果需要取出種子種植,則需要在出庫前10天左右進行發芽率檢查。考慮到貯藏過程中玉米種子的溫度和含水量并不穩定,需要依照實際情況來適當增加檢查的次數。
1、含水率
水分較高的玉米種子并不適宜貯藏。結合玉米種子貯藏的經驗分析,當種子含水量在17.8%以上時,需要及時晾曬或者烘干,否則種子可能會出現明顯的發熱霉變問題,發芽率也會迅速下降。在對玉米種子進行貯藏的過程中,應該定期對種子的含水量進行檢查,考慮含水量與溫度的密切關系,應該結合種子溫度的變化來確定檢查周期:當種子溫度低于0℃時,每月檢查一次;當種子溫度在0-20℃之間時,每半個月檢查一次;當種子溫度在20℃以上時,每10天檢查一次;種子溫度超過30℃,需要每天檢查[3]。
2、溫度
種子溫度的變化是玉米種子貯藏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指標,需要管理人員做好“四定”檢查工作:
一是定期,結合玉米種子的實際情況,對照不同季節的天氣變化以及規定期限來對種子溫度進行檢查;二是定層,倉庫內的散裝種子需要對種堆的上中下三層進行檢查,上層距離堆表面0.5 m,下層距離堆底0.5 m,上下層之間為中層,如果種子堆放較高,應該增加抽查的層數;三是定點,每一次測定應該固定在每層的四角和中心五個點進行,對于袋裝碼垛的種子需要按垛進行分層檢查;四是定時,應該在規定的時間內,對種子溫度進行檢查,檢查的周期應該參考季節特性和玉米種子的含水量確定。
3、相對濕度
玉米種子中含有親水膠體成分,對于空氣中的水分子有著很強的吸附力,因此在潮濕的環境中,種子會吸收水分子。水分子與膠體微粒結合后,會形成種子結合水或者種子束縛水,然后轉化為游離水。當游離水過多時,玉米種子會出現細胞體積膨大的問題,內部的生理生化活動加劇,容易出現發熱變質問題。因此,在對玉米種子進行貯藏的過程中,要做好貯藏環境的通風干燥,確保種子可以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如果因為氣候因素導致地面濕度偏大無法通風,可以將其墊高0.5 m以上,然后進行通風處理。
4、蟲害
蟲害對于玉米種子的危害性不言而喻。在玉米種子貯藏中,需要依照種子的水分、溫度變化以及季節特點,確定檢查周期。這個環節還應該考慮倉蟲的習性、棲息部位以及發育階段等,對于倉蟲經常聚集的部位應該做好補充檢查工作。通常情況下,對于倉庫蟲害的檢查頻率為夏季3-5天,春季5-10天。檢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確保管理人員能夠精準把握玉米種子貯藏期的狀態變化,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來保證種子安全。
三、玉米種子貯藏需要注意的問題
1、做好倉庫消毒
在倉庫消毒前,需要對其進行全面清理,將倉庫內殘留的種子和垃圾清除,保證通風設施運行良好,倉具完整齊全。倉外的雜草也應該及時清理,避免積水的存在。清理完成后,可以根據倉庫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消毒方式,如噴灑消毒、熏蒸消毒等,然后再次進行倉庫清掃。
2、重視質量檢測
玉米種子的貯藏需要做好質量檢測工作,這樣可以及時發現種子的病變情況,規避可能出現的發熱、發霉問題。在存儲過程中,氣候條件的變化會引發倉庫內溫度和濕度環境的波動,需要做好調整。在貯藏過程中,還應該做到勤開窗通風,避免種子發霉發潮,確保種子含水量能夠達到規定標準含量[4]。
3、明確堆放標準
考慮玉米種子貯藏的安全性,在對種子進行堆放的過程中,應該對庫容進行合理使用,做好防雜保純工作,方便進行檢查和通風。對于容易受潮的品種、新種子以及陳種子,應該分開堆放,袋裝種子和堆垛上應該貼好標簽,為管理提供便利。
玉米種子的堆放可以采用散裝和包裝兩種形式,散裝種堆高應該控制在2-3 m,袋裝種堆高應該適當降低。為了方便檢查和管理,堆碼的時候需要將其包裝堆垛距離墻面0.5 m,垛與垛之間應保留0.6 m的操作道和通風道,按照種子的實際情況和干燥度來確定其寬和高。在對玉米種子進行堆放的過程中,需要確保種子垛側面可以接觸,方向應該盡量與倉庫門窗保持平行,為倉庫內的空氣流通創造良好條件,以此來保證通風的效果[5]。
4、做好種子精選
玉米種子貯藏環節,需要對種子進行精挑細選,確保其滿足“純、飽、壯、凈、干、健”的標準,然后才能入庫。從預防病蟲害的角度,應該對入庫種子的水分進行嚴格控制,避免貯存高水分種子。同時,應該借助風干、精選等方式,將不合格種子清除,確保種子能夠滿足相應的質量要求。
四、結語
總而言之,玉米種子貯藏過程中,需要對其貯藏技術條件進行明確,從含水量、溫度、相對濕度、發芽率以及蟲害等方面做好嚴格管控,配合相應的倉庫消毒、質量檢測等手段,保證種子貯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徐 峰. 玉米種子安全儲藏技術[J]. 河南農業,2019(23):50,53.
[2] 王劍輝. 雜交水稻、玉米和大豆種子貯藏管理技術淺析[J]. 種子科技,2019,37(06):43.
[3] 陳希琴. 幾種農作物種子的貯藏方法[J]. 農民致富之友,2019(08):145.
[4] 祝洪利. 安徽省玉米種子越冬貯藏與管理技術探析[J]. 農民致富之友,2019(03):113.
[5] 沈 飛. 玉米種子貯藏特性及注意事項[J]. 農民致富之友,2018(2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