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艷
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業逐漸向綠色農業種植轉變。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非常重要,需要政府、社會、農民共同努力完成。該文討論了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及其推廣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山東省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要實行多元化推廣、整合資源、提升基礎設施水平等措施,希望推動山東省以及其他地區的綠色農業快速發展。
關鍵詞:綠色農業;農業種植;種植技術;技術推廣
陳立艷. 山東省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初探[J]. 農業工程技術,2019,40(11):88-89.
據中國信息報消息稱,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隊在2018年對山東省推廣綠色農業情況進行調查,發現該地區對綠色農業推廣力度加大,各地都在積極地建設不同面積的綠色農業種植示范區。在農藥、化肥控制使用,畜禽糞便科學處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明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重要性是保證該項技術迅速下沉獲得農友支持的關鍵,結合山東省目前工作存在的不足,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有著積極意義。
一、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的重要性
1、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綠色農業是向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對農業生產的嚴格要求,通過現代科技技術、信息技術等使農業向健康、環保、節能方向發展,是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農業可持續發展依賴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只有農村地區實現了種植和環境、種植和技術、種植和信息、種植和人財物等資源充分對接,才能保證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三者協同發展,形成綠色農業。
2、促進農業產業鏈綜合發展
綠色農業不只局限于種植種植,而是要實現農業產業鏈綜合發展。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需要面對整個產業鏈進行,需要對農業種植前端即種子、化肥、農藥等廠家進行相關技術推廣,更需要對糧食加工乃至于終端消費者進行推廣。這樣才能使得種子廠家根據綠色農業標準來開發種植;化肥與農藥廠家也會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規范下,不斷地提升農藥化肥的質量,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肥、生物農病等,確保農業種植獲得新技術。這樣還能觸動產業鏈下游企業和消費者對農業種植形成監督,確保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得到落實,真正生產出無公害產品、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
3、減少農藥與化肥用量,保證食品安全
在農業綠色生產鏈中,農村是核心,農民的種植觀念轉變是前提,要進行各個角度的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宣傳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非常復雜,涉及種植和環境、種植和技術、種植和資源、種植和信息等結合問題,宣傳推廣需要改變傳統模式,注入更多人力、物力、財力,做到精準推廣、一對一培養、建立示范區,使得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真正落實到村,在農田里開花結果。
目前,山東省的宣傳推廣是以項目集成、技術集成、農藥化肥減量增效、秸稈綜合利用、農村污染防治、畜禽糞便利用等為核心,力求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獲得社會各方配合,為綠色農業發展提供更多政策支持以及更廣闊的發展平臺,讓消費者吃上安全放心的農產品。通過幾年努力,現階段山東各地農民對農藥、化肥傷害有著普遍認知,在調查隊走訪過程中,94%農戶對國家規定的高危、高毒以及禁用的農藥具有一定水平認識,受訪農戶對于這些農藥化肥使用率只有3.5%。由此可見,該省的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有顯著成效。
2013-2016年,濱州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落實之后,至今形成了2112萬畝農田綠色施肥區,累積減少了36904噸化肥。另外,濱州也在努力推進水肥一體化技術,以期進一步降低化肥施用量,提升農家肥利用水平,改善土壤水平,提升面積農田產量。青島市在數年宣傳推之后廣,農藥化肥使用量降低10%,農田土壤經過科學休養生息性狀好轉。全省病蟲害防治正在向生物防治轉變,減少農藥施用量,力求農業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1]。
二、山東省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
1、宣傳沒有遍及整個農業產業鏈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不僅需要農民參與,也需要種子研發、病蟲害防治等技術主體參與,而且需要下游的生產加工以及終端消費者參與進來,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綠色農業產業鏈。但山東地區的宣傳推廣在產業鏈核心即農村種植方面投入的資源較多,而在上下游推廣力度薄弱,不能夠全面喚醒人們的綠色農業意識。
2、資源不足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宣傳推廣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深入到基層進行實地培訓,手把手指導,但目前全省技術人員不足。同時,對于網絡平臺利用方面存在欠缺,平臺建設滯后,不能發揮互聯網的有效補充作用。對于微信公眾號的利用水還有待提升,目前還不能充分利用公眾號具有的視頻、文字、圖片等素材綜合宣傳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不能通過有效互動來得到關注,提升公眾平臺的關注度。關注量低,平臺的宣傳推廣作用便明顯不足[2]。
3、禽畜糞便綜合利用的技術推廣薄弱
禽畜糞便作為綠色肥料,完全可以成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中的重點。但是目前全省禽畜糞便在推廣中存在基礎設施不足,即對禽畜糞便集中處理的沼氣池、沉淀池、無害化處理池以及干糞池等不足。政府對此的政策補貼也不夠,畜禽糞便綜合利用技術推廣有待加強。
三、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工作發展建議
1、努力實現多元化推廣
政府、社會、農戶要成為主要推廣力量,使得綠色農業種植技術能夠全面覆蓋到農業生產鏈中,確保種子、農藥、化肥、病蟲害防治、糧食加工、消費終端等構成的全產業鏈都明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重要性。可以由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法規,相關協會負責資源整合、落實監督,農戶負責從生產上實現綠色種植。
實現多元推廣渠道,積極地打造綠色農業技術推廣網絡平臺、微信公眾號、地面服務機構等,對全社會進行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要使不同人群從其本身角度貫徹標準,例如生產者的生產規范、消費者的綠色消費意識、監督單位的監督標準等。
2、整合資源做到低投入高產出
要結合農村具體情況,積極促進土地流轉實現規模化生產,技術人員以片區形式開展工作,規避技術人員不足的缺陷。要綜合培養技術人員,使其對農業種植技術、畜禽糞便處理、土壤肥力檢測、水肥一體化等技術都有一定掌握,并且能夠把知識轉化植入到農戶的頭腦中。另外,要求技術人員推廣自己的微信號,利用微信的即時通信功能為農戶提供技術支持,隨時隨地解答農戶的問題,使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徹底落實到農田中。積極建立示范點,使得農戶集中到示范點接受實地培訓。
3、提升基本設施水平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普及需要基礎設施的完善,農村畜禽糞便處理體現出的問題正是說明了基礎設施不足導致的技術落實難。政府需要積極建立基礎設施基金,建立農村廢棄物、水資源、禽畜糞便等處理系統。基礎處理系統是綠色農業的基礎,滿足綠色農業生產技術所需的環境與技術等因素。筆者認為,要結合病蟲害防治問題,積極在農田中打造生物防治系統,是目前山東地區需要重視的問題,技術人員要向農民介紹生物防治的優勢以及具體的技術方法。例如玉米螟等害蟲黑卵蜂、捕食性瓢蟲的培養。
四、結語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需要擺脫以往推廣的片面性,必須要站在整個社會的角度進行推廣,只有如此才能引起社會關注,使社會資源融入。山東省目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初見成效,然而還存在不足,要從基礎設施方面予以完善,推出政策補貼制度,相信在政府、社會、農戶的努力下,綠色農業會得到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于靜剛. 如何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探討[J]. 中國農業信息,2016(10):32-33.
[2] 周海波,蘇小波,付江凡. 生態經濟背景下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意義與實踐路徑[J]. 世界農業,476(12):22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