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玲
【摘要】小學語文教育是學生語言思維與創作表達發展的關鍵時期,而語文寫作教學更是學生語文整體能力發展的重要內容,學生寫作能力一直都是語文教學與學生考核的重點內容,直接決定著學生語文成績的好壞以及自身語文能力的發展。而且隨著當前教育改革與社會信息的不斷發展。但是很多學生對于語文寫作都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管是在教學還是學生創作中都缺乏有效途徑,無法讓學生形成一種有效的創作方式。因此本文就以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創新探究進行分析,通過對小學作文創新的重要性與當前語文教學存在問題的分析,從而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創新提供有效的參考措施。旨在促進我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能夠充分滿足學生成長與語文教育的要求。
【關鍵詞】語文寫作? 書面表達? 閱讀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2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080-02
1.認識到核心素養下寫作教學的重要性
1.1提升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寫作能力,將自己的想法意見充分的用文字進行表達,不管是問答題的理解還是作文寫作都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寫作能力。能夠清晰、有深度的展現出自己想法才是語文寫作的最終效果。而清晰合理的想法正是建立在學生對問題本身的有效分析上。只有明白了問題本身的要求所在才能夠準確進行切入找到寫作表達的根本所在。所以寫作教學創新不僅僅體現在寫作本身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從問題思考的過程就開始寫作思考,從寫作流程來看就是讓學生就看到問題的第一眼就想到如何將所想的內容進行表達與書寫出來。
1.2讓學生認識到寫作教育的本質
新課標背景下的教學要求明確指出要從學生的個性發展與特點進行哲學教育,確保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展現出情感性與真實性。所以創新環境下的寫作教育要從寫作要素組成的多個內容進行改進,首先要鼓勵學生從寫作對象的多個角度進行觀察,找出寫作對象的個性點進行針對性展示。其次抓住寫作對象的情感表達點,語文寫作不僅僅是對一個事物、一個行為的簡單描述。而是要從事物的特點行為中認識到情感內容的表達。從更深一層的角度進行寫作思想的延伸。最后有效的語文寫作教學讓學生認識到文化發展的本質。通過核心素養下的語文寫作訓練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2.現階段語文作文教學方法中的不足
2.1學生對于寫作課程的抵抗心理
雖然語文寫作作為語文科目的重點教學內容與最大得分項,但是大部分學生對于語文寫作一直有著很強的抵觸心里,如果不是文化深度比較好的學生是不愿意進行寫作學習的。學生自身對于寫作素材的積累不足,很多學生在平時都沒有課外閱讀的習慣。在面對寫作對象時腦中沒有足夠的素材,導致很多學生無從下筆并開始厭惡寫作教學。
2.2單純重視對學生寫作技巧的培養
教師對于語文寫作教學的不重視,語文教材中所安排的寫作課程過于單一無法滿足教學要求。很多語文教師都無法保證一星期開展一次語文寫作課程。使得小學語文寫作課程在平常教學活動中得不到有效體現。對于學生寫作中的問題也沒有進行及時的指導與改進。甚至一些教師直接要求學生在考試前背誦兩篇通用作文,很多學生對于語文寫作都沒有一個清晰的寫作流程,很多情況下都是在模仿寫作。
2.3學生寫作過程中缺乏情感來源
小學生寫作基本都是以記敘文為主,這就需要學生在描述某一件事物時有一定的真實感受,但是很多情況下由于學生自身經歷的不足,在寫作時都是在自己想象著進行寫作,這樣學生很容易陷入到固定式的寫作思維套路里,對于一些事物的描寫過于空洞,作品內容的情感感染力與細節性不足,這一問題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訓中多參考一些優秀作品,即便是沒有實際生活基礎時也知道該以怎樣的切入點進行拓展創作。
3.小組語文寫作教學創新的基礎
第一:就是創新后的寫作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合理性。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要做好學生語言理解與使用語言能力的培養,確保所安排的教學內容能夠滿足學生的寫作需求并激發學生的寫作主動性。其次所安排的寫作教學內容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比如通過本次寫作教學要達到怎樣寫作能力提升。至少讓學生掌握一種寫作手法等。第二:創新后的寫作教學要充分滿足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不具備足夠的語言邏輯能力。他們的寫作素材更多的是借助生活中的真實素材進行敘述寫作,所以教師要從學生的寫作技術出發。教會學生如何通過巧妙的寫作方法來展示寫作內容。這樣核心素養的寫作教學才能夠有足夠的內容支撐。學生的寫作素養發展也有了足夠的主動性。
4.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措施
4.1每一次寫作教學都要有完善目標、要求、效果等計劃
寫作教學不是在教學過程中隨意開展的,小學的每個階段都對應著不同的寫作能力要求,在平常的寫作教學中需要根據不同階段的寫作要求進行寫作訓練,比如一二年級的寫作就要求學生能夠書寫100字以內的一段話。比如早晨起床碰到朋友在跑步讓學生進行對話練習。讓學生能夠簡單造成一個對話練習就行。三年級就要求學生能夠寫出200字左右的小作文,比如讓學生以我的自述為題進行寫作練習,讓學生從自身的優點、缺點以及未來想做一個怎樣的人寫起。后面的寫作教學就要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創作出整體的敘事類文章,包括事情的起因、發展、結果、思考等。讓學生可以完整、清晰、有深度的感受到寫作教學。
4.2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活動,為作文教學做鋪墊
鼓勵學生做好寫作素材的課外閱讀積累,小學生的寫作開展需要建立在實際的寫作內容上,所以學生在平常的生活學習中就要開始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多閱讀一些名人事例、優秀作文等。一方面讓學生在寫作前積累足夠的文化素材,這樣在實際寫作過程中也就有了更多的寫作內容支撐。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邊讀書、邊積累、邊思考的學習習慣。比如教育部規定的小學課外閱讀大綱就是學生很好的閱讀學習素材。
4.3用多媒體教學、拓展學生寫作時的感情來源
可以鼓勵學生學習通過多媒體進行寫作文化的積累,比如每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開學第一課等,都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集體觀看學習,然后讓學生在觀看結束后寫出觀后感、或者從自己身邊的事例出發進行寫作訓練。也可以在學生假期返校后,寫自己在假期生活中的趣事等,通過多種多樣的寫作教學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寫日記是小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最好方式,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每天的日記積累在以后的寫作過程中可以快速使用,每天生活學習中的趣事、錯誤等,都會成為學生寫作時的寶貴財富,另一方面學生通過日記可以對每天的學習生活進行反思,作為一種不斷改進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徑。通過自身的積累真正讓學生在改進下的寫作教學下實現綜合能力發展。
5.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小學語文的寫作內容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為了有效提升當前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與學生寫作能力,需要從語文寫作教育的需求出發找到學生寫作能力發展的關鍵點,根據學生的成長環境改變與語文教學要求的改進,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從而為學生建立一個寫作能力發展的良好平臺。
參考文獻:
[1]張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途徑探究[J].中華少年, 2017(30):150.
[2]張福香.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新研究[J].人生十六七, 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