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亮
【摘要】改革開發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并取得了世界級的成績,但是傳統經濟模式下的經濟是以犧牲生態環境而換取的,生態環境的破壞,直接威脅到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態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其次分析了生態環境監測現狀,最后探討了生態環境監測技術應用。
【關鍵詞】生態環境檢測技術;發展;應用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改革開放后的較長一段時間,為了快速發展我國社會經濟,不得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而實現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從而使得我國生態環境污染嚴重。截至今日,生態環境污染對我國人們生產生活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且不利于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當下我國人們環保意識不斷增強,通過發展和應用環境監測技術實現生態環境的動態監控,并以此為依據引導相關部門進行生態環保決策,為有效保護生態環境提供了保障。
1、生態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概述
近些年來,我國生態環境檢測技術快速發展,并廣泛應用在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中,為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效果提供了保障。
1.1光譜技術
光譜技術主要是運用某一物質所特有的特征光譜特性予以實現,廣泛應用在水資源生態環境監測中,并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光譜技術的應用原理是采取原子吸收光譜、原子發射光譜等檢測方法,對水資源樣本進行有害物質的測定,為執法部門處罰違法部門提供依據[1]。歷經多年的發展,我國構建了完善的水資源污染物光譜測定技術的規范和標準,對提高水資源環境監測和保護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1.2色譜技術
色譜技術作為一項重要的環境監測技術,廣泛應用在水環境監測中,可以動態監測和分析水樣本中的有機物。歷經多年的發展,我國不僅完善了水資源中多環芳烴類物質的檢測體系,還構建了完善的空氣中的醛酮類化合物的色譜法測定相關標準,為推動我國環境監測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2]。
1.3 3S 技術
3S 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的應用,主要是利用物體對電磁波的輻射和反射特性,聯合遙感技術應用在生態環境監測中,可以動態了解生態環境的變化情況。3S 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提高生態環境監測質量和效率提供了技術保障[3]。
2、生態環境監測現狀分析
2.1生態環境監測人才缺乏
現代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是一項技術性工作,足夠的專業技術人才是提高生態環境檢測工作質量和效率的重要保障。而當下我國專業性強且水平高的生態環境監測人員數量嚴重不足,難以保證生態環境監測結果的有效性,不利于生態環境監測事業的進一步發展[4]。另外,我國當下生態環境監測制度不完善,尤其是高素質專業性人才激勵效果欠佳,造成其難以調動高素質人才的積極性,從而不利于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2.2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化和信息化建設不足
生態環境監測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要充分重視現代網絡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才能切實提高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效率,為推動我國生態混安靜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但是當下我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中,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應用嚴重不足,相比國外發達國家而言,在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我國要有必要予以措施做好生態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方面的工作,為實現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生態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措施分析
3.1構建完善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中,構建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可通過整合利用計算機技術、遙感技術等予以實現,在此基礎上輔以專業技術軟件,即可實現生態系統智能化監測,同時整合生態監測網絡和常規監測網絡,以期通過網絡實現生態數據的共享。因此,我國當下有必要在全國范圍內設置環境監測點,并構建完善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系統,并強調3S 技術、光譜技術等先進監測技術的應用,為促進生態環境監測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保障。
3.2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管理制度
在全國范圍內構建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基礎上,要想充分發揮生態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價值,則要重視生態環境監測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制度規范生態環境監測行為。值得注意的是生態環境監測管理制度制定過程中,要根據現有法律法規進行制定,并綜合考慮當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實際需求,以此保證管理制度的合理性、針對性和有效性。這樣一來,在完善的管理制度的支持下,可以規范各部分職能,并明確各部門和各工作人員的任務,為有效提高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質量和效率提供了保障。
3.3構建高素質的專業生態環境監測隊伍
生態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價值的實現,必須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專業生態環境監測隊伍才能實現。因此,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環境監測人才的培養,構建一支高素質的專業生態環境監測隊伍,整體提高環境監測技術水平,以此為提高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結果的準確性和實效性提供人才保障。另外,為了充分發揮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人員的作用,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勵制度,不斷提高監測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通過這種方式充分發揮監測技術工作人員的既有作用,以此有效提高生態環境監測質量和實效性,為促進生態環境監測事業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4加強先進的生態環境監測儀器研發
監測儀器是生態環境監測技術有效應用的載體。為了充分發揮生態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價值,我國有必要加強生態環境監測儀器的研發,不斷強化現代科技的應用,逐步追趕上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的生態環境監測儀器的水平。因此,我國相關職能部門要不斷加大軟硬件投入力度,研發出新型、高精度的生態環境監測設備,基于自主開發掌握核心科技的原則,不斷推動我國生態環境監測技術升級發展,為提高我國生態環境監測效率和質量提供保障,以此促進我國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不利于我國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且對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我國有必要予以可行的措施不斷提高我國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國要積極推動生態環境監測工作,針對當下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現狀,不斷吸取國外先進技術經驗,并重視生態環境監測隊伍的建設,加強先進生態環境監測儀器的研發,以此不斷提高我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質量和效率,為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成芬,王繼勛.環境監測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剖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9(06):187-188.
[2]沈堯,王甲智,疏仁宗.環境監測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9(04):57.
[3]孫玉紅.環境監測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8(34):36-37.
[4]張兆鎖.環境監測技術應用及質量控制方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8(08):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