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摘要】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形式,能形成內部大空間的建筑平面布置。 但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中, 常出現梁柱節點核心區水平箍筋配置不夠、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當等問題,對工程質量構成了很大的威脅。 因此,必須分析施工設計規范要求,尋求相應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
1、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特點分析
結合大量的工程實例得知,與傳統的建筑工程結構相比較來講,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與承載力較為突出,建筑工程項目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具有以下特點:(1)施工工序比較復雜,自工程項目施工初期的作業材料準備到后續的施工與養護,其施工工序特別的復雜,對施工作業材料的要求也比較高。(2)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容易破損,在一些建設規模特別大的建筑工程項目之中,若采用的作業材料質量不達標,或者施工環節存在違規操作,鋼筋混凝土結構容易出現較多裂縫。(3)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具有易變性特點,因為臨時承載系統與鋼筋混凝土結構需要承受相同的荷載,若荷載過大,鋼筋混凝土結構會出現顯著變化。
2、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施工技術
2.1 梁柱節點核心區水平箍筋配置
框架結構指由梁與柱連接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由于柱端箍筋加密區要保證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的要求,設計根據不同抗震等級采用不同的箍筋形式,梁柱節點區鋼筋密集,當抗震等級為1級時,梁柱接頭部位的箍筋綁扎不方便。施工中往往先安裝梁底模,造成節點區箍筋不能及時調位,不符合設計圖紙要求。梁柱節點的施工復雜性主要表現在節點構造復雜、箍筋綁扎不便。部分施工人員意識到后柱節點箍筋綁扎困難,在節點區均采用開口箍筋,不符合規范。采用分層箍筋操作難度大,如采用原位綁扎鋼筋,其缺陷是板的模板無法安裝,易發生模板倒塌事故。所有鋼筋均需在施工樓層堆放,支模與綁鋼筋多次交叉作業,窩工現象嚴重。框架結構點關鍵區受力情況復雜,框架柱節點核心區混凝土應具有良好的約束作用,節點核心區應配置水平箍筋,保證強柱弱梁的設計思想。《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規定框架節點位置應配置水平箍筋,箍筋體積配箍率不小于0.6%、0.5%、0.4%,節點核心區內箍筋的作用與柱端不同,箍筋密集,不便使用,應按施工圖設計文件要求配置。對無抗震設防的框架節點核心區內水平箍筋可適當降低要求。框架節點核心區柱內必須設置水平箍筋,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節點區中的水平箍筋按設計要求配置。
2.2 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相關規范規定:梁柱中箍筋的保護層厚度不得小于15mm,縱向受力普通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鋼筋的公稱直徑。地埋混凝土柱的環境類別與地面上不同,柱最小保護層厚度:三類環境為40mm;有侵蝕介質作用的環境構件,厚度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要求:梁柱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大于40mm時,應采取有效的防裂構造措施。保護層厚度差別不大時,采用外擴附加厚度的方法,地下室頂層節點改變保護層厚度;保護層厚度相差較大時,仍采用外擴附加保護層厚度的方法。框架結構施工中,樓面標高一致,造成一側框架梁面筋保護層厚度偏大,需注意梁箍筋下料問題,框架梁面筋需向框架梁面筋底下穿過,面筋無法直接綁扎到箍筋上。梁端箍筋下料時高度可減少2cm,保護層厚度加大,正截面受彎承載能力減小,設計時應考慮其影響。
2.3 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同的問題
目前高層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C45的混凝土,實際工程中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為C20~C35,混凝土強度隨建筑物高度增大,《JCJ3-1991》規定:梁柱混凝土強度等級相差不大于5MPa,如超過參數值,應進行專門處理。現行規范《JCJ3》規定:柱混凝土強度高于梁板強度時,施工應采取有效應對措施。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加強現場粗、細骨料的檢驗,對澆筑成品進行保護。混凝土框架澆注施工中禁止出現二次加水重拌、不清除殘留木屑等現象。操作不規范會削弱支撐件的豎向荷載,只有健全施工操作標準、按規范施工,才能保證框架工程質量。
2.4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冬季施工
應編制冬季施工技術方案,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統籌兼顧,確保冬季施工質量。做好室外氣溫測量,及時掌握冬季施工時間,定時晝夜測溫不少于4次。做好統計記錄,每工作班不少于4次。養護時,應在易于散熱的部位設置測溫孔,可為墻厚的1/2;全部測溫孔應編號,采取措施與外界氣溫隔離,在達到臨界強度前每2h測量一次溫度。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宜優先選用綜合蓄熱法,根據室外溫度摻加防凍劑,充分利用預加熱量及水化熱,減緩混凝土冷卻速度。冬季施工現場主要控制拌合物出機溫度,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C。冬季施工混凝土養護嚴禁澆水,覆蓋層厚度應根據熱工計算確定。混凝土初期養護溫度達不到規定要求時應立即采取保溫措施。
3、工程實例
某辦公樓為五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平面布置為一字型,地層中間位置為大廳,房間基本開間為3.6m,走廊寬度為2.4m,建筑物總高度為20.7m。柱距為7.2m,主梁截面尺寸為300mm×750mm,基礎柱截面積為700mm×500mm,框架柱截面尺寸為500mm×500mm,抗震防烈度為6級。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屋面荷載設計標準值0.5kN/m2。樓梯荷載標準值為3.0kN/m2。基礎梁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為50mm,柱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為30mm。施工加載方式比整體加載方式結構產生的荷載效應更大,應加大對走廊次梁附近薄弱環節的荷載控制,采取控制人員荷載的方式,防止出現因局部受力過大產生結構破壞。我國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中,模板工程質量不進行評定,隱蔽工程質量驗收中往往存在檢查不夠仔細的問題。模板工程質量直接影響施工中結構的安全,如模板支撐存在的問題是周轉次數多,造成混凝土構件變形過大,對模板工程質量應加以重視。為防止模板工程出現質量缺陷,施工中繪制關鍵性軸線控制圖,垂直度以經緯儀檢查控制。回填土分層夯實,重要模板經設計計算,模板尺寸偏差按規范要求檢查驗收。
結語:
現澆施工框架具有整體性好,抗震性能強,布局靈活等優點,框架結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可能影響建筑工程整體質量,應加強施工的監控力度,對重要的部位認真進行交底,說明要具體明確,加強施工人員的工作責任心,提高施工人員綜合技能,從而提高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施工水平,保證工程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邢海豐,莊超,石彥平.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施工問題及對策[J].中國房地產業,2015(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