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沅真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縫問題對混凝土的質量和性能帶來了不良的影響,為了加強工程的施工質量,應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裂縫的控制,使混凝土結構更加穩定。通過加強施工材料的控制以及養護處理,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诖?,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治理。
【關鍵詞】建筑施工;混凝土結構;裂縫原因;預防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產生原因分析
1.1 設計的影響
混凝土結構設計不當是引發施工裂縫的主要因素之一?;炷两Y構是否符合工程實際建設需要,是否結合施工過程中的約束因素進行了針對性設計,這些因素考慮不充分都會成為日后施工過程中的裂縫誘發因素。例如,同一項建筑工程不同的施工部位對混凝土的結構強度需求標準是不一樣的,如果缺乏對實際承受荷載的考慮,混凝土結構強度就無法滿足實際應用需求,混凝土就會因承受過量的荷載而出現裂縫。
1.2 施工溫差變化影響
建筑施工中因施工溫差過大引發的混凝土裂縫問題較為常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外界自然環境的溫度不是一成不變的,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也會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同時混凝土自身的組成材料水泥會產生水化熱、鋼筋會出現熱脹冷縮現象,當混凝土內外溫差范圍較大時就會產生溫度應力,溫度應力隨著溫差的持續增大而增大,當應力超出混凝土自身正常的受力范圍時,裂縫由此產生。
1.3 施工材料不合理
組成混凝土各項基礎材料的性能和技術指標對混凝土的質量有很大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等指標要根據實際施工項目的需要來確定,而混凝土的這些質量目標與各項施工原材料的質量密切相關?;炷恋脑牧先缢唷⑸笆?、水、粉煤灰及外加劑等,每一項材料的物理特性、性能指標及配比用量都必須滿足工程實際建設需要。其中任何一項基礎材料不合格都會影響混凝土的整體質量,增大裂縫問題的發生概率。并且在水泥和石灰拌和過程中會形成少量硬化物質,影響水泥材料原有的配比,同時水分的快速蒸發會導致混凝土表面干縮而出現細孔,這些細孔會隨著混凝土的凝固而進一步收縮,導致該區域出現裂縫[1]。
2、建筑工程施工中對混凝土裂縫的施工處理方法
2.1 嚴格控制材料質量
嚴禁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使用防護不充分的水泥,使用水熱化較低的水泥,選用質地比較堅硬以及表面粗糙的粗骨料,使得孔隙率較小以及級配良好,從而確?;炷量梢栽跇O大程度上對堿性反應進行抵抗,進而避免混凝土中的粘土含量以及有害物質含量過高。此外,還需要適當地添加一些減水劑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2.2 加強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
為了提高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并減少混凝土裂縫的出現,需要在結構設計時選擇中低強度的混凝土進行施工。同時為了防止混凝土的收縮情況,有必要根據鋼筋的數量來增加建筑物的承載能力,雖然這樣不可能完全避免裂縫的出現,但是裂縫的寬度可以得到有效的減小,從而確保了建筑物的整體質量強度。為防止出現較大的裂縫,還應該注意形成水平結構縫以防止溫度應力對混凝土的性質造成影響。
2.3 控制混凝土澆筑施工
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時,需要檢查注入混凝土的高度,并在初始設置下部混凝土之前完成上部混凝土的注入,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冷縫的形成并改善澆注質量。此外,必須對混凝土進行均勻旋轉,以防止旋轉過程中因不均勻運動而導致固體分離。如果中斷需要一個中間點,那么有必要在注入混凝土之前繼續預防,以達到完成的效果。在合適的溫度下進行施工,可以減少溫度造成的影響。當天氣較為炎熱時,可以適當灑水,做好降溫和防曬的工作,控制散熱材料的溫度并減少混凝土的裂紋[2]。
2.4 合理控制建筑混凝土的溫度
根據建筑施工區域的不同,早晚之間會有溫差,并且某些區域比較明顯,很容易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紋。如果室內外的溫度差異很大,也會產生裂縫。為了加強對這種現象的預防,減少裂縫的形成并最小化室內外的溫度變化,應減小熱區混凝土的厚度。另外,為了降低材料的溫度,應采取降溫方式降低材料溫度,使混凝土成形??梢圆捎脻仓鋮s結構方法,將冷水倒入溫度過高的區域,從而減少陽光帶來的熱量,抑制物料溫度的上升。在室內,可以將冷凝器管連接到管的冷卻壁上。在溫度突然變化的情況下,有必要對建筑物進行保護,以減少溫度快速變化引起的永久磨損。因此,有必要對溫度變化問題進行最終分析,以根據每個區域的情況做出適當的建筑施工決定。
2.5減少混凝土荷載
在工程施工中,人員應利用有效的方式來減少荷載,使混凝土裂縫問題得到控制。在當前建筑工程建設中,采用的技術種類越來越多,為了保證施工對象,需要利用有效的技術進行作業,使工程的建設質量提升。為了避免次應力裂縫結構產生不良的影響,需要開展降低荷載的工作,首先,應對裂縫出現的位置進行全面的分析,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工作,為處理提供充足的參考依據,同時也能夠使人員更加了解裂縫的情況。之后,需要對混凝土施工中產生的骨料下沉的問題等進行分析,通過有效方式來控制收縮帶來的影響。為了有效減少沖擊以及振動對混凝土的影響,需要加強對混凝土的管理,使其能夠滿足施工的相關標準,同時在凝固混凝土的時候將壓實工作完成。通常情況下,施工人員在完成了混凝土施工后需要在第一天進行分散裝置工作,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再檢測混凝土的剛度,確保混凝土的性能達到工程的建設要求。在對較厚的混凝土進行澆筑的時候,應利用模板鋪設來進行施工,采用這種方法可以降低混凝土自身的荷載,使混凝土受到的影響減少,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在這個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施工的效果,避免在施工中出現問題,對混凝土的質量帶來影響,這樣可以保證混凝土的凝固以及壓實過程中不容易產生裂縫問題[3]。
結語:
目前,建筑工程建設數量逐漸增多,施工要求也逐漸提升,其中混凝土結構作為重要的部分,對工程建設的效果有著較大的影響,通過提升混凝土施工的質量能夠為建筑的性能提供保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問題作為一種常見的問題,影響了建筑的整體建設質量,為了有效避免其不良作用,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縫,使建筑工程建設的效果能夠符合最終要求,提升施工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漫群.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治理[J].四川建材,2019,(12):7~8.
[2]匡華祥.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治理[J].門窗,2019(21):40.
[3]盧俊晨.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控制[J].四川泥,201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