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昆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工程項目也隨之變多,市政道路項目就是其中較為關鍵的工程項目之一。在市政道路項目當中,路基路面排水作業的質量,和道路的平穩性和運用期限具有直接聯系。所以,我們應對路基路面的排水作業予以高度關注。文章重點由市政路基路面排水作業要點方面加以介紹,以期可以為有關工作的進行帶來有用的幫助。
【關鍵詞】市政;路基路面;排水施工
近年來,在路面工程中,關于排水功能的需求日益提高,排水項目的模型也變得十分不簡單。因此,力求讓路面的排水實力獲得提高,則需優化路基路面的排水體系,以免因為地下水或者地表水給工程的品質產生影響。除此之外,作業員工應對作業品質開展嚴格把控,把作業中的每一個流程落實到位,規避損害的出現。
1、排水的目的與要求
排水的主要目的是保證路基和路面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使其始終處于干燥狀態,從而降低路基范圍內的土壤濕度。根據水源的不同,設計應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如何減少地下水和農田排水灌溉水對路基穩定性和強度的影響,因條件不同而有所不同;輕則會使路基濕軟,降低路基強度,重則會引起凍脹、淤漿或邊坡塌方。其次,如何考慮路面水分迅速排出路基,最大限度地減少雨水對路基、路面結構和性能的使用對行車安全的損害;一般情況下,地表排水可以劃分為路面表面排水、中央分隔帶排水、坡面排水等三部分。
路面工程實踐證明了排水在路面中的重要性,降落在路面表面的排水,會通過路面接縫、裂縫、松散等滲入路面結構內部。
2、市政路基路面排水設計原則
(1)路基、路面排水設施要因地制宜、綜合規劃,充分利用自然水系和有利地形。一般情況下,排水溝不宜過長。本次設計的主要目的是保證水不會過于集中,使水能夠及時疏散和分流,防止路面被水浸濕。
(2)一般不應在農田灌溉設施內設置路基側溝。如果必須在農田排水溝內設置路基側溝,則必須保證兩者可以結合使用,以保證農田灌溉,同時避免水流到路基的危害。
(3)路基路面排水設施的設計應結合道路等級和當地水文條件,既要保證排水溝的穩定性和適用性,又要注意經濟效益。
3、市政道路路面排水設計要點
3.1路肩排水
路肩設置有急流槽、攔水帶和邊溝幾種排水設施。攔水帶通常是用瀝青混凝土進行現場的一個澆筑(或用水泥混凝土預制塊鋪砌),并設置在路肩的外側邊緣,攔水帶的泄水設計為U字型,當U位于緩坡或平坡時,可制成對稱式;如果坡度較大,將泄水口設計為不對稱的喇叭口最為合適,同時在路肩的邊緣外側設立一個漸變型的低凹口。
3.2路面內部排水
第一,設立路面邊緣排水系統。道路排水系統的建立是指沿路面外緣修復縱向集水溝、集水管和排水管。水在滲入路面結構內部之后,會先沿路面結構層之間的縫隙(或是某一透水層)橫向流進用透水性材料筑成的縱向集水溝,將有孔的水管收集到水溝中,并通過一定間隔敷設的水平排水管排出路基范圍外;第二,排水墊層的排水系統,如路堤填方高度較低,且路堤內有泉水、臨時積水或地下水,建議將未篩過的碎石直接鋪在墊層下,直接形成排水墊層,以防止上述水滲入路面結構,或將路面基層收集的游離水迅速排干;如果路基是路堤,則向路基坡面外排水;第三,路面內部排水系統中所有排水設施的排水能力應大于滲透到路面結構中的水量,下游排水設施的排水能力應超過上游排水設施的排水能力。排水設施不應被路面結構、路基或路肩滲水所帶來的細料堵塞,以保證系統的排水能力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迅速喪失。路面結構中滲透水的最大滲透時間在凍結區不應超過1小時,其他地區,如重交通地區不應超過2小時,輕交通地區不應超過4小時;路面結構中滲透水的滲透路徑長度不應超過45-60m。
3.3中央分隔帶排水
常見的中央分隔帶縱向排水溝有路攔式和扁平式。路攔式排水溝大體設有圓形和側溝形的開口,扁平式的則往往選取U形、三角形、碟形或矩形的橫斷面。此外,采用回填種植土對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墻進行綠化,如果沒有防水密封,雨水就會順著回填土滲下去,一旦這些積水沒有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排除,水就會滲漏到路基路面,導致路基路面強度大幅度下降,因此,有必要在分隔區內建立排水系統。中央分隔區的滲水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處理:首先,設置水平排水系統和垂直排水系統,如遇超高路段則同超高路段的排水系統一起使用,然后在中央分隔帶位置設置縱向排水溝和不透水的橫向排水管,這樣,積水便能從路基邊坡急流槽中引出,并順利排入排水邊溝。
4、路基路面排水系統作業有關注意事項
首先,道路作業的過程中,所有地方皆有著不一樣的地質、水文實況,所以,也需采取不一樣的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技術與方法。這便需要我們務必聯系具體實況加以選擇,身為作業部門,應該讓路基路面排水系統的品質得以確保,則應落實到位有關的籌備工作,預先采集并整理作業現場地質資料有水文,并加以探析,整理與探析有關信息,最后把合理的作業辦法擬制出來。
其次,在督促作業時,應全方位對路基路面排水系統作業整體加以監督,方可讓作業品質滿足有關需求。除此,想確保比較良好的督促成效,則需了解督促工作的關鍵環節與次要環節,有目的地對作業中的每個流程開展品質檢驗,抽查排水系統的作業品質,由多方面整體評判排水系統的品質,唯有如此方可讓督促制度比較完善。
最后,為了保證路肩處的壓實度,需要在路肩壓實度達到要求后,開挖橫向排水設施,進行回填和壓實;同時,為了防止水從防水層和基層之間的縫隙滲入路肩,防滲布應延伸至瀝青面層結構10cm處,并在瀝青防水層施工過程中與基層膏體同時密實。
結語:
合理的市政道路排水設計可以更好的保證市政道路的質量,進一步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在市政道路排水設計中,市政道路排水設計人員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并重視路基設計的重要性,只有保證道路路基的質量,確保排水作業的整體品質,才能保證市政道路的行車安全,給大眾的外出帶來便利。
參考文獻:
[1]薛仁翔,王立君,王無瑕.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質量控制技術的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12):142.
[2]張東升.市政道路橋梁施工對環境的影響及解決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16):157.
[3]楊鄭波.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的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20,(06):76-77.
[4]楊長勤. 淺談加強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質量[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7(05)
[5]田曉敏. 市政工程施工技術通病分析與對策[J].山西建筑,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