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菲菲
【摘要】在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有助于幼兒形成科學意識和科學思維,這對于他們終身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游戲是幼兒的天性,也是幼兒園各種教育活動最為常用的方式之一。本文分析了幼兒園科學教學的特點,介紹了游戲在幼兒園科學教學中的運用原則和運用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 科學教育? 原則?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201-02
一、幼兒園科學教學的特點
幼兒園科學教學的對象是學齡前兒童,針對于幼兒的身心發育水平特征,幼兒園科學教學并不是為了傳授知識,而是注重于培養幼兒的科學意識和科學思維,為其成長為具有科學素養的公民做好基礎性教育工作,因此幼兒園的科學教學工作也有其自身特點。
一是注重幼兒的理解。幼兒園的科學教學,并不要求幼兒要掌握和記憶科學概念和知識,而是要在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基礎上,通過教學工作,讓他們去理解科學現象,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有正確的科學的認識。二是注重幼兒的思維。幼兒正處于思維能力起步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接受科學教育,就是要讓他們建立起探究意識,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因此啟發幼兒的思維是幼兒園科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三是注重幼兒的興趣。興趣是進行一切學習活動的心理基礎,尤其對于幼兒而言,包括科學教學在內的任何教育教學活動,都要格外關注幼兒的興趣,以興趣啟發思維,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是搞好幼兒園科學教學的關鍵。
二、游戲在幼兒園科學教學中的運用原則
1.針對性原則。幼兒園科學教學中對于游戲的運用,必須針對幼兒的身體發育、心智成長的實際情況,同時也要針對科學教學的具體內容來選取。切忌游戲活動設計的盲目性。
2.生活化原則。幼兒園科學教學必須要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進行。”堅持生活化原則,能夠確保幼兒對科學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參與感。
3.主體性原則。幼兒園科學教學的主體是幼兒,無論運用何種游戲方式,都要關注到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重視他們在學習活動中的情感體驗,讓他們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實踐,以實現教育目標的內化。
三、游戲在幼兒園科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在教學過程中優化游戲環節。針對幼兒的實際特點,在幼兒園科學教學中,要優化游戲環節,將游戲合理、靈活的穿插于教學的全過程。通過不斷出現的游戲環節,反復刺激幼兒的興奮點,使他們的學習興趣貫穿始終。如在講解某一科學知識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間隔性開展搶答游戲,幼兒為了能夠搶答成功,便會高度興奮的聽講和思考,一次搶答不上,還有第二次、第三次,幼兒會將注意力保持較長時間。
2.要豐富游戲形式。游戲形式過于單一,或者長時間采用固定形式的游戲活動,會逐漸讓幼兒失去新鮮感,進而降低了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因此要注重對游戲的設計,不斷豐富游戲形式。
3.要注重游戲活動區域設計和建設。幼兒園應根據科學教學的需要,注重游戲活動區域設計和建設工作。一是要進行合理的區域劃分,如根據功能劃分出觀察區域、操作區域、互動區域等,主題明確,任務明晰,有助于幼兒開展游戲活動。二是要配備合理的材料。在不同的游戲活動區域內,都要配備合理的游戲材料,如玩具、游戲道具、操作原料等等,游戲材料才豐富多樣,游戲活動的效果就越好,幼兒的收獲感就越強。三是重視安全防護。無論游戲區域屬于何種功能,都要將安全放在首位,要確保建筑材料的無毒無味,各種器材工具無鋒利邊角,對有可能傷害幼兒的地方都要進行軟化包裹處理。
4.要重視游戲評價。游戲在幼兒園科學教學中的運用,不能游戲的結束視為教學工作的完成。評價也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要重視對游戲的評價工作。一是要對游戲活動進行及時總結,發現優點,找到缺點,不斷積累經驗,為后續游戲設計與組織工作的改進提供依據。二是要完善評價方式,不但教師要對幼兒在游戲活動的中表現進行評價,也要讓幼兒和家長對游戲活動進行評價,幼兒對自己在游戲活動中的體驗進行評價。這不但使得評價更加全面客觀,而且幼兒參與到評價之中,本身也是一個教育過程。三是要發揮出評價的激勵作用,對幼兒的評價結果要用積極正面的語言反饋給幼兒,幫助他們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在幼兒園開展科學教育,對于幼兒的啟蒙教育和終身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將游戲運用于幼兒園科學教學工作中,符合幼兒身心特點,能夠有效提高科學教學的質量,是幼兒教育領域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課題,需要不斷實踐探索,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萬鳳梅.如何有效組織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結束環節[J].好家長,2019(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