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錫宏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湖南省大義山錫礦的地質背景,并結合大量的實際地質資料,對礦床成因類型進行了探討,認為湖南省大義山錫礦主要受地層、構造及巖漿巖控制,具有一定的時空分布規律,當前國內錫礦供應緊張的形勢下,研究錫礦床的成因,對推動省內錫礦的找礦勘查,具有一定的社會現實意義和經濟意義。
【關鍵詞】大義山錫礦;成因類型;找礦方向
錫礦可以用在冶金工業中,主要用于生產鍍錫板(馬口鐵)和各種合金。錫在化工方面主要用于生產錫的化合物和化學試劑。因此錫和錫合金在現代國防、現代工業、尖端科技和人類生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我國的錫礦產量雖然居世界第一,但是無論是錫礦還是精煉錫都供不應求。
1、成礦地質背景
大義山位于常寧市的東南方向與永州、郴州的交界地帶;構造位置上屬揚子、華夏古板塊之間的碰撞融合帶,即“欽杭結合帶”。區域內主要金屬礦產有錫、鉛鋅、鎢、銅、金、銀等,礦床主要受斷裂構造及巖體接觸帶等控制,沿基底斷裂帶分布于巖體及周邊,是湖南省Sn、Pb、Zn、W、(Cu、Au)的重要產地。已發現錫、鉛鋅、銅、金等各類內生和外生金屬礦床120余處,其中錫礦床(點)有40余處,大、中型錫礦床占6個。
1.1地層
區內主要出露有震旦-寒武紀(Z- )的淺變質碎屑巖及泥盆-二疊紀(D-P)的淺海相碳酸鹽巖。
1.2構造
自新生代以來,區內構造活動強烈,震旦紀基底和沉積蓋層普遍發生褶皺,同時發育一條區域北西向大型隱伏基地斷裂,郴州-邵陽斷裂帶,是研究區最重要的控巖控礦構造。同時在還發育有局部的陽明山-大義山-上堡東西向基底斷裂和攸縣-寧遠北東向基底斷裂。
1.3巖漿巖
大義山復式巖體呈巖基產出,受到北西向的邵陽-郴州基地隱伏深斷裂的控制,侵入于震旦紀至三疊紀沉積變質的基底和蓋層中,與各時期地層均有接觸,且發生了明顯的熱接觸變質作用,在巖體邊緣鋸齒狀侵入到圍巖中的斷裂內,形狀不規則,呈巖墻產出。大義山復式巖體由三個不同期次的超單元組成,分別為早侏羅世的關口超單元,中侏羅世的湯市鋪超單元和晚侏羅世的泥板田超單元。
2、礦床成因類型
區內錫礦成礦在時空分布上受控于大義山巖體,其成礦作用與巖漿分異演化、巖漿晚期熱液作用等密切相關。區內錫礦化以云英巖脈型和蝕變花崗蝕變花崗巖體型為主,礦體主要以云英巖脈型和蝕變花崗巖體型賦存于大義山巖體中晚侏羅世的二長花崗巖內,少量脈狀礦化和矽卡巖型礦化賦存于巖體與圍巖接觸帶及附近圍巖。
區內錫成礦作用與中晚侏羅世燕山期巖漿活動密切相關,成巖成礦時代一致,主要發生于中晚侏羅世燕山期,并且湯市鋪超單元最晚期侵入的介頭單元巖漿活動與成礦最密切。表明中晚侏羅世燕山期是大義山最主要的錫礦成巖成礦期。大義山錫礦成礦物質來源主要來自大義山花崗巖體,巖漿侵位為成礦提供了直接物源和熱源。錫礦床的成礦作用過程,經歷了錫的原始聚集,多期次巖漿構造作用的活化、成礦熱液演化、成礦物質遷移、淀積富集成礦等一系列過程。因此,區內錫礦成因類型屬于巖漿熱液型錫礦。
燕山早期伴隨北西向的郴(州)-邵(陽)走滑深斷裂和北東向及東西向基底斷裂活動。富含Sn絡合物和揮發分(F、B、S、H2O等)的晚期熔漿在圍壓減小的環境下,發生殘漿沸騰作用,并沿應力集中部位侵位于早期巖體中,在侵入體頂部匯聚了大量的含礦氣水熱液和長英質殘漿,殘漿發生自變質作用,形成品位較低的蝕變花崗巖體型錫礦體。而在構造作用較強部位,上覆早期巖體斷裂、裂隙較發育,含礦氣熱液較封閉環境更加聚集。富含Sn和礦化劑F、B、S等的含礦熱液沿導礦構造運移至容礦賦礦有利部位,由物理化學環境等條件的強烈改變,錫絡合物解體,主要以錫石的形式選擇性地沉淀析出浸染狀分布于蝕變花崗巖中;在斷裂帶中形成了蝕變花崗巖體型和云英巖脈型錫礦體。同時,在花崗巖體與碳酸鹽巖地層接觸部位,尤其是在接觸帶凹陷部位形成接觸交代矽卡巖型錫礦體。
3、找礦方向
3.1找礦標志
⑴錫石、黃銅礦、毒砂、黃鐵礦、白鐵礦等與錫銅砷礦產有關的金屬礦化。
⑵巖體內部發育的節理裂隙與巖體型、熱液充填-交代型礦體關系密切。
⑶介頭單元花崗巖,湯市鋪超單元多個次級單元巖體集中發育部位。
⑷云英巖化、黃玉化、電氣石化、白云母化、矽卡巖化、大理巖化、硅化、綠泥石化等。
⑸Sn、Cu、As元素異常;F、W元素異常與Sn異常及巖體型礦產吻合度高;Pb、Zn、Bi元素異常主要分布于大義山南體接觸帶,與矽卡巖型錫銅多金屬有關。
⑹重力、磁力測量揭露出大義山巖體的隱伏情況,巖體東部及東南部深部具有找礦前景。
⑺錫石+黑鎢礦礦物組合;銅礦物+白鎢礦+鉍礦物+鉛鋅礦物礦物組合。
3.2找礦方向
根據錫礦礦床成因類型,結合本區地質條件的綜合分析,提出如下建議:
(1)區內云英巖化是最主要的蝕變類型,蝕變范圍分布廣,與成礦關系最為密切,主要發育在湯市鋪超單元的單元花崗巖巖體中,通常伴隨一定程度的螢石化和電氣石化。云英巖化是大義山錫礦區錫礦化的主要標識之一。具有尋找大中型錫礦床的潛力。
(2)矽卡巖化在整個大義山巖體四周與碳酸鹽地層接觸地帶均有發育。矽卡巖中錫礦含量較高,常伴生黃銅礦化、鐵鐵礦化。具有較大的找礦意義。
參考文獻:
[1]饒家榮,肖海云,劉耀榮,柏道遠,鄧延林.揚子、華夏古板塊會聚帶在湖南的位置[J].地球物理學報,2012,55(02):484-502.
[2]曾志方.湖南大義山錫礦田構造控礦作用與成礦機理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3.
[3]彭和求,伍光英.湘南“大義山式構造”的厘定及地質意義[J].湖南地質,2000(02):87-89.
[4]陳慶,徐惠長,何周虎,黃革非.湖南千里山-大義山-九嶷山成礦金三角的控礦意義[J].華南地質與礦產,2005(01):31-36+46.
[5]伍光英.湘東南多金屬礦集區燕山期花崗巖類及其大規模成礦作用[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5.
[6]劉鐵生.大義山礦田巖體型錫礦地質特征及礦床成因[J].中國地質,2002(04):411-415.
[7]大義山錫礦集區礦床地質特征及礦床成因研究[D].長安大學,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