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張國慶 周軍 夏道芳 馬貴軍



桃是寧夏的主栽果樹之一,因其花期早,露地栽培極易受早春低溫危害,導致花芽受凍,產量降低。而桃設施栽培可利用溫室、大棚的保溫性能,通過人工調節(jié)溫度、光照、水肥等條件,為桃樹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從而達到提早上市、提高品質、增加經(jīng)濟效益的目的。設施栽培的桃比露地栽培具有早果、豐產、穩(wěn)產、病蟲害輕、品質優(yōu)、經(jīng)濟效益高等優(yōu)點。2017—2019年,筆者在寧夏吳忠市藝苗林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進行了“設施桃優(yōu)質高效栽培新技術示范及推廣”項目的實施,取得的成效如下:第一年定植即有產量,第二年畝產600千克,第三年豐產,畝產達到1 400~1 750千克(控制產量、保證優(yōu)質),每棚產量5 500千克左右。設施桃上市早,產量穩(wěn)定,品質優(yōu)良(表1)。設施桃5月上旬成熟,按照30%采摘價格每千克30元,預計收入4.95萬元。
1 立地條件
寧夏吳忠年平均氣溫8.8 ℃,年平均降水量193.4毫米,年均蒸發(fā)量2 013.7毫米,無霜期平均174 天,年均日照時數(shù)2 933.7小時,≥10℃活動積溫3 257.7 ℃。土壤屬黃河灌淤土,地下水位1.5米以下,有機質含量0.7%左右,含鹽量0.24%左右,pH值7.6。
2 品種選擇
2.1 設施桃品種要求
(1)品種生育期短及早熟;(2)樹體緊湊矮化;(3)促花容易,坐果率高,自花結實力強,豐產性好;(4)需冷量低;(5)抗逆性強;(6)外觀內質優(yōu)良、貯運性好。
2.2 桃品種
選用春雪毛桃、京清、中油13(圖1)、中油18、黃金蜜1號、中桃紅玉、瑞蟠桃7個早、中熟品種。
3 溫濕度管理
落葉后,扣棚覆膜的時間在10月20—25日(即戶外夜間氣溫低于5 ℃時),采取夜間拉開棉被,打開通風口放風降溫;白天覆蓋棉被遮陰,關閉通風口降溫,溫度控制在0~7.2 ℃。當外界白天氣溫平均低于7.2 ℃時,不用再揭棉被。春雪毛桃樹休眠550 小時,即22~27 天滿足需冷量即可打破休眠。一般的升溫時間在11月下旬至12月初。
12月5—10日開始升溫,前期白天只覆蓋少量棉被大約棚體1/3,室溫白天13~15 ℃,夜間保持在6~8 ℃,持續(xù)5~7 天;中期升溫,多覆蓋一部分棉被,室溫白天16~18 ℃,夜間保持在7~10 ℃,持續(xù)5~7 天;后期升溫,幾乎全覆蓋棉被,經(jīng)常打開天窗換氣排濕、降溫。室溫白天20~23 ℃,夜間保持7~10 ℃,地溫保持在14~20 ℃,直至桃樹開花,持續(xù)16~20 天。花期溫室溫度夜間10~12 ℃,白天20~22 ℃,地溫14~20 ℃。開花后溫室溫度,花后4周內為8~26 ℃;花后6~9周10~28 ℃;采前1個月為15~30 ℃,拉大晝夜溫差提高果實含糖量(表2)。
4 花果管理
4.1 提高坐果率
花期放蜂和噴施營養(yǎng)素、生長調節(jié)劑相結合的方法提高坐果率。利用蜜蜂或壁蜂輔助授粉,每個大棚放置1箱蜜蜂,壁蜂每個大棚放100頭基本可以滿足授粉需要。盛花期前后相隔10 天各噴1次0.3%尿素+0.3%硼砂或磷酸二氫鉀600倍液,或盛花期噴施50 毫克/千克赤霉素或稀土微肥300倍液。盛花前10 天,晴天中午放風,有利于提高花芽發(fā)育質量。花后10 天左右,當新梢超過20厘米時及時摘心,促使新梢二次發(fā)芽生長。
4.2 合理負載
生理落果后桃果實直徑在2.5~3厘米時進行疏果,疏去弱果、畸形果、小果和陽光不易照到、著色不良的果,雙果去一。當年生樹一般每株保留30~40個果,長果枝留果3~4個,中短果枝留果2個,延長枝上一般不留果。壯枝多留,弱枝少留;樹冠外圍和上部多留,內膛和下部少留(圖2)。
4.3 撤膜或摘葉
促進果實上色,果實著色期如已過晚霜,可考慮撤掉頂部薄膜,促進著色。在果實著色期,摘除影響果實受光的葉片,但摘葉程度不宜過重。
5 樹體管理
5.1 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覆膜升溫前)可在升溫期進行。樹體修剪采用自由紡錘形(圖3)。按照“疏枝為主,長留長放”的原則(即采用長枝修剪法盡量多留枝、少去枝)。捋平骨干枝上的長果枝,疏除重疊枝、競爭枝、病蟲枝、過密枝、無花強旺營養(yǎng)枝。修剪后,單株保留80~140個復花芽。輕剪長放骨干延長枝,甩放側生中、長結果枝,短截回縮下垂細弱結果枝,適當拉枝。升溫后對樹體各大主枝向不同的方位進行拉枝,開張角度以70°為宜。
5.2 夏季修剪
夏季萌芽期及時除去不當部位的萌芽。可適當短截部分新梢。花后及時疏除無果枝,采前4~6周回縮過旺結果樹,果臺副梢前只留1個新梢。每個骨干枝保留1個適當方向的旺長新梢,向上生長的果臺副梢長到10片大葉時,連續(xù)摘心、抹側芽,使之形成發(fā)育枝。適時進行吊枝,采前4~6周將下垂果枝吊起或拉到樹冠上面,促進果實著色。
5.3 化學控制
每年早春(2月20日左右),對于沒有花的樹和生長過盛的樹在樹根部距地面20 厘米處,用多效唑200 克對水1.5~2.0 千克涂抹。每年7月中旬開始,葉面噴施15%多效唑300~500倍液,噴施2~3次。間隔期為10~15天,旺樹噴施3次,中庸樹噴施1~2次,弱樹不噴施。藥后10天內不得灌水,噴藥時只噴大樹、生長旺的枝條,已停止生長的不再噴施,以控制桃樹營養(yǎng)生長,讓其轉化為生殖生長(圖4)。
5.4 采后管理
為了促進桃樹提早休眠,10月26日前對未自然落葉的桃樹,采用人工落葉的措施將葉片除掉,并將枯枝、落葉清理出棚外燒毀,減少病菌危害。
6 水肥管理
6.1 施肥
秋施基肥,施腐熟雞糞45 噸/公頃或土雜肥45 噸/公頃、尿素150 千克/公頃、磷酸二銨120 千克/公頃、硫酸鉀120 千克/公頃,或相當數(shù)量的多元素復合肥。
花后脫萼前,葉面噴施氨基酸復合微肥,促進果實生長發(fā)育。花后2周葉幕形成后,結合噴藥進行葉面噴肥,噴施0.2%尿素、0.2%磷酸二氫鉀和0.2%光合微肥,每2周1次,共3~4次。
硬核期、果實膨大期、采果修剪后各追肥1次,人工坑穴施入油餅25克/株,滴灌施入尿素30 克/株、磷酸二氫鉀30 克/株、硼鋅鈣鎂鐵等微量元素水溶肥10 克/株,硬核期加施含鉀量高的有機肥及高鉀肥+寶豐靈100 克/株。結合施肥各澆水1次,澆水量視土壤墑情而定。采果后,新梢長出,及時進行葉面噴肥,每5~7 天噴布1次0.3%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
6.2 灌水
7月上旬以前結合施肥實時灌水,灌水時間宜在上午或下午,小水澆灌,田間持水量保持在60%~70%。7月上旬后,控制灌水,不旱不灌,秋冬灌足水。冬季株間或行間挖3~4個深30 厘米的穴,集中施入基肥后灌足水。
7 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霉斑穿孔病、桃細菌性穿孔病、褐斑穿孔病。這3類病發(fā)病期長,多采用代森鋅、甲基托布津、多菌靈交替防治。發(fā)現(xiàn)根部病害后用多效靈藥液及時灌根,升溫萌芽前對樹體均勻噴施1遍5 波美度石硫合劑。
蟲害主要有蚜蟲、桃潛葉蛾、桃梢麥蛾、梨小食心蟲、螨類等。蚜蟲主要危害葉片、嫩梢。常用蚜虱一次凈、快殺靈、敵殺死等藥劑噴霧防治。桃潛葉蛾多發(fā)生在4月以后,危害葉片、蛀食葉肉,可用快靈、滅掃利、氯氰菊酯乳油等藥劑防治。桃梢麥蛾和梨小食心蟲危害嫩梢,在內蛀食成空心,及時摘除或剪除受害嫩梢集中燒毀。螨類危害青葉,麥前噴1次尼索朗,視情況可再補噴1次掃螨凈。
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可減少化學用藥使用量,通過推廣殺蟲燈、誘蟲色板等物理防控技術達到殺滅害蟲的目的,實現(xiàn)綠色、安全、優(yōu)質的設施桃生產。
8 適期采收
一般分批采收,可隔1 天采收1次,采收標準為七成熟,也叫硬熟期,即果實底色大部分由綠色轉為乳白色或黃色,硬度大,顏色基本顯現(xiàn)出品種特征,有芳香但不太濃。此時采收適合長途運輸,短期存放;長途運輸或短期存放宜七八成熟采收,當?shù)劁N售宜八九成熟采收。
(作者聯(lián)系電話:1399519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