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志 顧雨非 遲巍峰



環切,亦稱環割,易于操作而難于辨樹。如何辨樹,依樹環切是關鍵。
1 什么是環切
從手法上講,環切是指用環割工具在果樹枝條光滑部位環狀切割皮層,阻止營養物質向下運輸,進而達到積累營養,促進成花的方法;簡單地說,環切是為了調節營養生長(枝條發育)與生殖生長(花果發育)的平衡,使樹勢中庸穩定;簡單來說,環切就是為了促花,提高坐果率。
2 環切的時間
蘋果樹環切一般應在春梢停長后秋梢發生前進行,因樹勢、年份、肥水條件等不同有所差異,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進行。提倡因樹制宜,看梢環切,即一個枝上,大部分新梢達5~6厘米即可進行環切(圖1)。
3 如何判斷果樹是否需要環切
判斷果樹是否需要環切,仍然需秉持因樹制宜的原則。簡單來說,看樹。
3.1 看果樹品種
嘎拉、短枝型、矮化自根砧、中間砧等種類果樹易成花,不宜環切;富士等品種難成花,需進行環切。
3.2 看果園綜合管理條件
土壤瘠薄、肥水條件差,樹體生長不旺的不要硬切,因為這類果樹大多營養生長(枝條生長)較弱,營養多集中在生殖生長(成花)。相反,管理條件好,土層好,水肥條件好,樹勢控制不了(長勢較旺),就需要進行環切。
3.3 看果樹的樹勢、樹齡
3.3.1 旺樹宜切,弱樹不宜切 分辨樹勢強弱,主要看果樹葉片、新梢(側芽發出即為新梢)、延長梢(延長枝頂端(頂芽)發出的梢即為延長梢)生長情況(圖2、圖3)。樹體發出新梢多,新梢生長勢較強(生長勢即為生長的勢力、潛力),果樹普遍葉片較大,葉片厚,色度深,數量較多,延長枝較長,且外圍新梢長度均大于40厘米的多為旺樹,宜進行環切(圖4);相反,樹體葉片小、數目少、外圍新梢長度低于30厘米的多為弱樹,不宜進行環切,弱樹環切會導致樹勢更弱;外圍新梢長30~40厘米的多為中庸樹,樹勢穩定,不宜切。
3.3.2 幼旺樹宜切,老樹不宜切 幼齡樹、初結果樹(3~8年生樹)樹勢不穩定,可以進行環切;老齡樹,包括大年樹均不宜進行環切。老齡樹本身要復壯,也不宜進行環切,可用控旺類藥物控制,單純的環切要少用(圖5)。
3.4 看枝
骨干枝或兩側分枝均可環切;低齡枝、枝條較細時環切成花效果最佳;預備下年結果的枝,可進行環切,讓其當年多形成花芽,下年結果(圖6、圖7)。
枝齡大、枝條粗則皮層厚,環切成花效果不佳;不宜在主干上進行環割(圖8)、環剝;隔年結果的枝,屬于后備枝、更新枝,要甩放,不要環切,讓枝條長得壯,利用壯枝結大果,為更新復壯、以后結果作準備。
4 環切的方法
4.1 環切刀準備
環割刀要鋒利,切口要整齊、平滑。環切前,要對環割刀進行嚴格消毒處理,用酒精、菌毒清消毒,或者用開水燙、火烤均可。
4.2 環切方法
用環割刀在骨干枝、側生分枝基部,相距主干或母枝15~20厘米光滑處,橫向切入皮層,兩切口應對準,不能錯位。之后均勻轉圈切透,不傷及木質部。根據枝勢分為雙道環切和一道環切。粗度直徑2厘米以上的強旺枝條切2~3道,環切間隔期為7~10天,間隔距離大約為5厘米。對主枝上側生分枝環切時,枝條粗度(直徑)應在1.5厘米以上,太細環割刀無法進行(圖9、圖10、圖11)。
5 注意事項
(1)要促花,需綜合運用各項果園管理技術。以前強調刻(刻芽)、剝(環剝)、拉(拉枝),現在提倡刻(刻芽)、拉(拉枝)、控(水控、化控、手控、肥控、果控)相結合。對于少量旺枝可進行針對性擰梢(手控)控旺,控制旺長,促成花效果更好。
(2)對于環切,無論是蘋果大年,還是小年,都要環切,但不要在主干上環切,可在主枝上環切;也不要枝枝環切,可隔枝環切,交替循環結果。
(3)掌握好環切的時間。環切過早,影響營養向果實上的運輸,導致幼果細胞分裂數目少,進而影響果實的膨大;環剝過晚,不能起到促進花芽分化的作用。另外,弱樹晚點環切、少環切、輕環切;旺樹早環切、多環切、重點環切。
(4)環切后發現傷口不能愈合,應及時用塑料膜包扎,促進愈傷組織產生。環切傷口愈合前,刀口部位不要涂抹腐蝕性強的藥劑,以免影響傷口愈合。
環切是指環切刀在需要環切的部位轉切一圈。而環剝指在部位間隔一定距離分別轉切一次,距離間隔大約為1~2毫米,最多為5毫米,切到木質部,將中間的皮層扒出。
以前追求產量,環剝較多。現在不提倡環剝,因環剝會使果樹樹勢衰弱太重,時間長了優質果率大大降低,不利于穩產優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