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梅 崔洪英 王秀娟 金萍

【摘 要】 目的:探討瘢痕子宮早期妊娠婦女在超聲引導下無痛性人工流產術中加用縮宮素的臨床效果。方法:將要求行超聲引導下無痛性人工流產術的80例瘢痕子宮早期妊娠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術中加用縮宮素20U肌注;對照組不使用縮宮素。觀察兩組手術時間、宮縮幅度、丙泊酚用量、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并發癥。結果:觀察組的手術時間、宮縮幅度及術中出血量均優于對照組,并發癥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丙泊酚用量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瘢痕子宮早期妊娠婦女在超聲引導下行無痛人工流產術中肌注縮宮素注射液可增強子宮收縮,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及術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 瘢痕子宮早期妊娠;超聲引導下無痛人工流產術;縮宮素;丙泊酚
文章編號:WHR201908192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統計,每年全球實施人工流產術終止妊娠大約4800萬次,而我國人工流產術就達1300萬次,其中高危人工流產者比例高,而首位高危因素即是剖宮產術后人工流產[1]。超聲引導下無痛性人工流產術能有效終止瘢痕子宮早期妊娠,可以減少患者術中的疼痛感,其手術的準確性更高、創傷性更小。但因瘢痕子宮肌層不健全,且術中使用麻醉藥品丙泊酚對子宮平滑肌收縮功能存在依存性抑制作用[2],二者均可致術中子宮收縮欠佳、乏力、陰道出血較多等并發癥,危害女性健康。為了提高瘢痕子宮早期妊娠無痛性人工流產術的完全流產率,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量,本研究選取本院門診手術室行超聲引導下無痛人工流產術的瘢痕子宮早期妊娠患者40例,術中肌注縮宮素的方法有效地增強了子宮收縮,減少了術中出血量,降低了手術的風險,同時減少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門診手術室行超聲引導下無痛性人工流產術的80例瘢痕子宮早期妊娠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年齡22~44歲,平均(27.65±6.46)歲;孕周6~10周,平均(7.68±1.43)周。對照組患者年齡23~43歲,平均(27.32±6.54)歲;孕周6~10周,平均(7.46±1.12)周。兩組患者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術前均經血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及陰道超聲證實宮內正常妊娠。常規行陰道分泌物、血常規、血型、機查凝血四項、心電等檢查,排除嚴重內科并發癥、切口瘢痕妊娠、宮角妊娠、縮宮素及麻醉藥物過敏等禁忌證。所有患者均自愿要求實施超聲引導下無痛性人工流產術,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術前禁食水4~6h,取常規體位消毒鋪巾,監測呼吸、心率、血壓、脈搏,建立靜脈輸液通道,兩組均用丙泊酚實施麻醉誘導,待患者意識喪失,立即行超聲引導下人工流產術。觀察組術中在絨毛吸出后,立即臀大肌肌注縮宮素注射液20U,對照組不注射縮宮素。
1.3 觀察指標
手術時間:窺陰器進入患者陰道至手術完全結束的時間段為手術時間;宮縮幅度:記錄手術前后子宮宮腔深度,差值定義為宮縮幅度;記錄術中出血量;記錄是否有子宮穿孔情況;記錄丙泊酚用量;術后1周復查B超判定是否有漏吸、殘留情況;術后感染:根據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推出的盆腔炎性疾病的診斷標準,只要符合子宮觸痛或附件觸痛或宮頸舉痛[3],即可記錄為術后臨床感染;月經復潮后復診,記錄月經復潮時間及經量改變情況;術后3個月隨訪,是否存在子宮頸粘連、宮腔粘連。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處理本研究所得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時間、宮縮幅度、丙泊酚用量及術中出血量比較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宮縮幅度、術中出血量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丙泊酚用量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 術后并發癥比較
術后隨訪3個月,觀察組術后殘留1例,月經過少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5.00%;對照組術后殘留3例,月經過少1例,宮頸粘連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2.50%。兩組術中均無子宮穿孔、漏吸及宮腔粘連。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剖宮率也隨之增高,瘢痕子宮意外妊娠患者也逐年增多[4],但瘢痕子宮下段肌層缺損、下段形成較差、子宮肌肉收縮力差、術中術后易發生出血;剖宮產術后的子宮,解剖位置常常發生改變,有的患者子宮與腹壁粘連而致子宮極度前屈,宮頸管長度延長,宮腔深度增大,吸引器吸管不容易探及妊娠囊而導致漏吸、吸宮不全甚至子宮穿孔[5]。馬曉春研究認為,瘢痕子宮在超聲引導下行無痛性人工流產術,可顯著提高對妊娠囊準確性定位,降低漏吸和殘留可能,減少了對子宮內壁的損傷,手術時間少,術中出血量少,月經恢復快,并發癥少[6]。但研究也表明,無痛性人工流產術中使用的丙泊酚可抑制子宮平滑肌的張力和強度,對子宮有弱的松弛作用,從而抑制子宮平滑肌的收縮,且對子宮平滑肌收縮功能呈濃度依存性抑制狀態[2],松弛的子宮收縮能力降低,擠壓血管作用減小。同時,術中失血量增多,松弛的子宮增加了術者的手術難度[7]。為避免上述不良反應的發生,本研究觀察組在對瘢痕子宮早期妊娠實行無痛性人工流產術同時,加用了縮宮素注射液增強子宮收縮,縮短了手術時間,減少了陰道出血量,術后并發癥也相應降低,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縮宮素是一種神經垂體激素,是垂體后葉素的主要成分之一,能夠與子宮平滑肌受體結合,半衰期較短[8],它可以通過刺激子宮平滑肌作用,使子宮張力增加,肌肉收縮加強,臨床主要用于妊娠期間的中晚期引產、催產及產后止血的防治[9],而其作為流產后用藥常常被忽略。瘢痕子宮早期妊娠的終止,是人工流產術的高危因素,在人工流產術中風險較大,并發癥較多。在本次研究中,在術中妊娠囊清除后立即肌注縮宮素注射液20U,能有效收縮子宮,縮小宮腔體積,減少術中和術后的子宮出血量,手術時間縮短,減少術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觀察組術后并發癥較少,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應用效果表明了在瘢痕子宮早期妊娠行超聲引導下無痛人工流產術中使用縮宮素可以增強子宮收縮,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陰道流血量及術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而且縮宮素注射液價格低廉,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蔡惠芬,劉佳,劉小艷,等.不同時期剖宮產瘢痕子宮人工流產患者的情況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9,11(02):45-49.
[2] 王品才,呂機生,何忠平,等.丙泊酚、依托咪酯對小鼠離體子宮平滑肌收縮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08):7-11.
[3] 秦君璞,張帝開.盆腔炎性疾病的診斷[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3,29(10):726-727.
[4]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8-38.
[5] 周世梅.瘢痕子宮人流術風險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04):420.
[6] 馬曉春.B超在瘢痕子宮妊娠無痛人工流產術中的應用(附150例報告)[J].中國社區醫師,2014,09(16):37-38.
[7] 萬永碧.縮宮素在無痛人工流產術中的應用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1,04(4A):58-59.
[8] 張亞靜,張敏妍,成云云,等.卡前列甲酯栓聯合縮宮素治療瘢痕子宮合并前置胎盤再次剖宮產對產后大出血的防治[J].臨床合理用藥,2016,09(5A):93-94.
[9] 柏雪.縮宮素在婦產科臨床的應用研究進展[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