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瑞

【摘 要】 目的:分析保鮮膜包裹加暖箱轉運法對小于32周早產兒體溫的影響。方法:將于本院出生的60例胎齡小于32周的早產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30),轉運過程中對照組早產兒單純采用包被保暖,觀察組早產兒采用保鮮膜包裹加暖箱保溫護理干預。對兩組早產兒轉運前、入院時的體溫變化予以監測、統計。結果:入院時,對照組和觀察組早產兒體溫分別為(36.51±0.37)℃、(36.95±0.38)℃,觀察組早產兒平均體溫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小于32周早產兒轉運保溫護理干預中應用保鮮膜包裹加暖箱保溫可有效提高保溫效果,對促進早產兒盡快復溫及降低低溫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早產兒;轉運;保溫;保鮮膜包裹;暖箱
文章編號:WHR201908162
近年來,在產科醫學技術不斷進步及圍產醫學發展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早產兒的存活率顯著增加。然而因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成熟,加之機體抵抗外界環境應激刺激能力薄弱等因素的影響,低體溫的發生仍是造成早產兒尤其是轉運早產兒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1]。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以加強早產兒保暖是改善其預后的關鍵。本文作者以本院收治的60例小于32周的早產兒為研究對象,其中30例于轉運中采用保鮮膜包裹加暖箱保暖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0例早產兒均為于本院出生的新生兒,出生時間為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胎齡均小于32周。排除有先天性心臟病、嚴重皮膚感染性疾病、皮膚破損等新生兒。研究對象中,男34例,女26例;胎齡為28~31周,平均為(30.14±1.15)周;出生體質量為1.75~2.52kg,平均為(2.12±0.23)kg;日齡為1.34~3.24d,平均為(1.85±0.68)d。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原則將60例早產兒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組均30例。通過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新生兒一般資料進行錄入并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兩組早產兒在性別、胎齡、出生體質量、日齡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30例早產兒采用保鮮膜包裹加暖箱保溫護理干預。早產兒于出生即刻在產房和手術室的輻射臺上先予以保鮮膜包裹,即使用規格為30cm×100cm的一次性保鮮膜予以頭部、軀干、四肢的包裹,包裹范圍為早產兒頭部到肩胛,并使雙臂可自然彎曲,雙腿可屈曲外展,確保其處于功能位。保鮮膜保溫期間對早產兒生命體征、肢體活動度及體溫變化進行密切監測,并給予常規護理[2],主要包括基礎護理,氣道管理,體溫、呼吸頻率、血壓、心率、經皮血氧飽和度等體征監測[3]。然后,進轉運暖箱后入院,行體溫監測。在暖箱護理中,根據新生兒的體征及體溫監測情況對箱溫予以合理調節,以每小時降低箱溫≤1℃或升高箱溫≤1℃為宜[4]。對照組30例早產兒采用單純包被包裹保溫護理干預。于早產兒出生即刻在輻射臺上擦干,予以單純包被包裹,給予與觀察組相同的常規護理;然后,轉運入院,行體溫監測[2]。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早產兒入院時的體溫進行監測、統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中文版SPSS 20.0軟件對本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表示形式為(±s),數據間的對比用t進行檢驗。P<0.05表示數據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入院時,對照組和觀察組早產兒體溫分別為(36.51±0.37)℃、(36.95±0.38)℃,觀察組早產兒平均體溫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在世界范圍內,早產兒發生率都在顯著上升,據最新的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早產兒發生率高達10%。臨床上,胎齡越小、體質量越輕,搶救難度越大,尤其是胎齡小于32周、體質量低于1000g的早產兒,因身體各系統發育不成熟、抵抗力差,其存活率非常低[5]。而針對這些高危早產兒,基層醫院因專業救護設備的缺乏及醫療技術水平的限制,轉運是提高早產兒生存質量重要的救護措施。然而,早產兒病情變化迅猛,且不易預料,尤其是低體溫早產兒,其體溫中樞發育不全,皮下脂肪少,體表面積相對較大,體溫隨外界環境改變而升降,一般體溫較低,不僅可能會引起寒冷損傷綜合征,使體內各重要臟器組織損傷、功能受累,而且可引起呼吸困難甚至死亡。因此,在早產兒轉運過程中如何加強早產兒體溫護理,預防低溫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是轉運護理的重要環節。
目前國內外已有諸多文獻研究報道指出,早產兒低體溫與低血糖、腦室內出血(IVH)、呼吸疾病、晚發型敗血癥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同時,英國一項EPICURE研究報道證實,胎齡<26周的早產兒其入院時的低體溫是引起新生兒死亡的一個孤立因素[6]。而其危險因素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1)早產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健全,機體調節體溫的功能差,易在短時間內發生大量的熱丟失;2)早產兒活動量少,儲備糖原的能力差,產熱功能差;3)早產兒體表面積相對較大,而皮下脂肪少,機體散熱速度快;4)早產兒汗腺發育不成熟,寒冷顫抖反應能力差,體溫易隨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
有相關研究報道證實,針對早產兒低體溫,其入院時體溫每降低1℃,而在死亡率上則相對增加28%,因此需要防止低體溫,進行有效的體溫管理。包被是目前早產兒體溫保護的基礎措施,其材質多數為棉布制作,常見的都是噴膠棉,其防風保暖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中,轉運過程中對照組早產兒單純采用包被保暖,觀察組早產兒采用保鮮膜包裹加暖箱保溫護理干預。結果顯示,入院時,對照組和觀察組早產兒體溫分別為(36.51±0.37)℃、(36.95±0.38)℃,觀察組早產兒平均體溫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保鮮膜包裹聯合暖箱轉運對早產兒的復溫效果優于單純的包被包裹。其中,暖箱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保暖設備,可根據早產兒體重和日齡對箱溫進行調節,維持早產兒體溫。且暖箱里一直恒溫,可以彌補早產兒體溫調節能力的不足,保持早產兒身體處在正常溫度之中;而且保證早產兒處于無菌狀態,能防止早產兒因為細菌感染造成身體功能不可逆的傷害。保鮮膜包裹的保暖措施是通過對早產兒軀干及四肢的包裹,將口鼻和臍帶部位留與外界相通。通過口鼻處可予以呼吸道快速清理,而臍帶可作為靜脈通道維持輸液和注射搶救藥物。在該保暖措施下,一方面,可有效促進所暴露的體表面積的減少,使早產兒在穩定的環境下減少熱量的散失;另一方面,可促進早產兒出生后皮膚上水分的丟失,有效防止早產兒出生后體溫的快速降落,對促進早產兒維持穩定的體溫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鄭華蓉,廖紅霞.規范嬰兒暖箱管理,有效降低早產兒院內感染發生率[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09):601-602.
[2] 林仁清,陳曦.暖箱溫濕度護理在早產兒中的應用效果[J].醫療裝備,2019,32(06):171-172.
[3] 虞慧君,李秀林.保鮮膜在早產低體重兒轉運中的應用[J].中國鄉村醫藥,2009,16(03):39.
[4] 陳瑤,陳曉菲,廖曉瓊.保鮮膜應用于預防早產兒低體溫的護理觀察[J].當代醫學(學術版),2008,(11):155.
[5] 李桂花,余勇妙,邵美仙,等.保鮮膜結合水床式鳥巢對機械通氣下早產兒中性體溫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11):79-80.
[6] 黃春麗.早產兒住院期間低體溫干預的研究進展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1):18-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