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黎暉

【摘 要】 目的:探究小兒佝僂病應用碳酸鈣加維生素AD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對象為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58例佝僂病患兒,按照入院治療先后順序分成觀察組(n=29)和對照組(n=29),對照組單獨通過碳酸鈣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維生素AD治療,比較兩種治療方案對患兒的影響。結果:觀察組的血清堿性磷酸酶、鈣、磷水平與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未出現不良反應,對照組僅出現1例惡心,發生率為3.4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小兒佝僂病應用碳酸鈣聯合維生素AD進行治療,能夠有效預防多種不良反應,同時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關鍵詞】 碳酸鈣;維生素AD;佝僂病;兒童
文章編號:WHR201908088
兒科常見且發生率較高的疾病之一為小兒佝僂病,發病原因主要是體內鈣匱乏、鈣量攝入不足、所需鈣量顯著增加所致,兒童體內缺少鈣量導致患兒骨關節欠缺發育、生長發育延遲,極易合并癲癇、抽搐等多種異常情況,進而阻礙患兒的生長發育[1-2]。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人們對小兒佝僂病的重視程度和知曉率不斷增加。而小兒年齡較小、體質弱,選擇一種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療方案十分關鍵。有臨床研究顯示,通過應用維生素AD,能夠顯著增加碳酸鈣的吸收劑量,進而有效改善患兒的多種臨床癥狀[3-4]。因此筆者針對小兒佝僂病應用碳酸鈣加維生素AD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展開了研究。詳情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對象為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58例佝僂病患兒,按照入院治療先后順序分成觀察組(n=29)和對照組(n=29)。入組標準:以上患兒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關節發育異常、抽搐、生長延遲等癥狀,通過臨床常規檢查全部確診。患兒家屬全部同意本研究,且經院內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對此藥物過敏患兒、機體臟器功能嚴重異常患兒。觀察組15例男患兒、14例女患兒,年齡為7個月~4歲,平均年齡為(2.4±1.1)歲;對照組16例男患兒、13例女患兒,年齡為10個月~4歲,平均年齡為(2.9±1.4)歲。以上兩組患兒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單獨通過復方碳酸鈣泡騰顆粒(武漢同濟現代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183)治療,根據患兒年齡選擇使用劑量:3~12個月的患兒1袋/d,13~48個月的患兒2袋/d,持續治療1個月,間隔7d后再進行下個療程的治療,共治療3個療程。在此基礎上觀察組聯合維生素AD[國藥控股星鯊制藥(廈門)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5020247]治療,1次/d,1粒/次,治療20d,間隔1周后開展下1次治療,持續治療6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和評價指標
1)記錄兩組患兒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2)記錄記錄兩組患兒治療后血清堿性磷酸酶、鈣、磷水平。
1.4 統計學分析
選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處理此次研究相應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患兒治療后血清堿性磷酸酶、鈣、磷水平
觀察組的血清堿性磷酸酶、鈣、磷水平與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對比患兒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
觀察組未出現不良反應,對照組僅出現1例惡心,發生率為3.45%,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小兒常見且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為佝僂病,也是一種營養性不良病癥,發病后極易損害患兒機體健康。低于3歲的兒童極易發病,特別是生于6~9月的北方兒童,主要是北方日照時長少,這就會顯著提升疾病發生率[5]。發生佝僂病后,不會對患兒生命造成直接損傷,然而會明顯影響機體免疫功能,進而顯著降低抵抗力,如果未開展及時有效的臨床治療、提前預防,極易引起骨骼變形,進而出現畸形癥狀。該疾病如果經久不治,極易產生多種較嚴重的并發癥,此外,患兒年齡較小,機體各項機能未完全發育,免疫功能較差、抵抗能力較弱,會明顯增加多種疾病發病率,如貧血、肺炎、腹瀉等。除了開展臨床治療外,還需加強預防知識教育。
臨床針對小兒佝僂病常用碳酸鈣治療,該藥物能夠加速腦部發育,結合蛋白質能夠粘連多種細胞。還能夠結合酸、磷,結合酸可以保持完成的染色體結構,結合磷可以保持通透、完整的細胞膜。此外可將酶性激活,分解多種蛋白質。與此同時還可以加速分泌激素,增加鈣在血液中的含量,進而有效對肌肉和心肌的舒張和收縮進行有效調節,促進分泌、合成的神經遞質、神經興奮性。南北方日照時長、紫外線照射差異性較大,而北方兒童易缺少維生素D,顯著增加發病率,這就需要為患兒補充維生素AD[6]。其中維生素A屬于營養增補劑,可促進發育、保持骨骼生長、加速合成免疫球蛋白、確保上皮組織細胞健康、保持視覺的正常功能。維生素D在臨床中使用率較高,是佝僂病治療最佳藥物之一,該藥物屬于固醇激素之一,經紫外線照射,會轉為維生素D3[7]。使用維生素D能夠保證骨骼正常發展。佝僂病進展緩慢且無顯著癥狀,家長發現后病情較為嚴重,因此可及早為患兒補充維生素D。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血清堿性磷酸酶、鈣、磷水平與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未出現不良反應,對照組僅出現1例惡心,發生率為3.4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說明對患兒使用維生素D、維生素A、碳酸鈣,能夠有效改善患兒多種臨床癥狀,加速康復。
總之,小兒佝僂病應用碳酸鈣聯合維生素AD治療,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確保治療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劉燕春,田虹,林曉燕.布拉氏酵母菌聯合維生素D及鈣劑治療嬰幼兒佝僂病的臨床效果[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9,41(01):71-74.
[2] 姜艷,夏維波.維生素D與佝僂病/骨軟化癥[J].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18,11(01):51-55.
[3] 劉燕春,田虹,林曉燕.布拉氏酵母菌聯合維生素D及鈣劑治療嬰幼兒佝僂病的臨床效果[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9,41(01):71-74.
[4] 郭偉,何淑旺,劉長濤,等.維生素AD滴劑聯合用藥的研究進展[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01):169-170.
[5] 賈梅,楊久梅,王淑婧,等.孕婦應用維生素D、鈣劑和磷劑的時間對預防新生兒先天性佝僂病的臨床觀察[J].河北醫藥,2018,40(19):2957-2960.
[6] 田曉博,高英.不同劑量維生素D和鈣劑治療3~4月齡嬰兒佝僂病早期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8,24(35):18-21.
[7] 歐麗黎,李吉華.骨堿性磷酸酶、血25-羥維生素D3聯合骨密度對小兒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診斷價值[J].醫學綜述,2018,24(07):1449-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