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幼娣
【摘 要】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強的學科,在教學中,教師要融合多種資源,讓課程教學更豐富,提高語文課堂的動態生成性,為學生綜合語文能力培養提供肥沃的土壤。綜合資源是與單一資源相對的一種資源形式,它的引入讓語文課堂避免了單調乏味之感,無論是在課堂形式還是內容上均是一大創新,如何利用綜合資源,利用何種綜合資源值得探究。
【關鍵詞】 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如何利用 ?綜合資源
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特點尤為明顯,教師擔負著促進學生聽之能力、說之能力、讀之能力、寫之能力等綜合性、應用性能力的提升任務。在這一任務的推動下,教師的語文教學要善于挖掘綜合性的資源,讓學生有更多學習、應用的實踐機會,以便真正體現語文學科的“綜合性”特點。誠然,語文課本資源畢竟有限,難以滿足學生綜合學習需求,探究綜合資源,確保語文課堂打破課本資源局限性,走向綜合資源搜尋與利用勢在必行。
一、巧妙捕捉學生身邊資源,讓語文課堂趣味生動
語文課堂要實現與生活的巧妙鏈接,挖掘學生身邊的資源恰是這一理念的直接體現。眾所周知,學生身邊的資源是豐富多彩的,是無窮無趣的,教師要鼓勵學生學會觀察,采擷更多有用信息與資源。無論是城鎮學校,亦或是鄉村學校,學生身邊應有盡有的豐富資源都將成為教師挖掘和利用的對象。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語文課堂的趣味和豐富性有賴于這些綜合資源的挖掘和利用,學生身邊資源是一溪暖流,一股清泉,讓語文課堂閃爍光芒。
對于城鎮的語文教師而言,學生身邊的生活化資源讓往往讓語文課堂增添光輝。便利的交通,獨特的城市文化、悠久的古城意蘊、藏書豐富的市圖書館、完善且具有人性關懷的公共設施、繁榮熱鬧的菜市場、文化活動匯聚的人民公園、豐富的社區文化等等。這些資源在學生身邊俯拾即是,不需要刻意去尋找,便可發現并利用。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利用以上資源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課外,去感受不一樣的語文學習。對于鄉村語文教師而言,同樣也要善于挖掘學生身邊的資源。如鄉村特有的景物小草、小橋、小溪、果園、麥田、水井、池塘、鳥鳴犬吠、富有特色的新農村建設景象、農業機械化現象、留守兒童、三農問題等都成為可利用的綜合資源。這些資源在城市中顯有見到,但在農村卻成為獨特的資源,教師應積極挖掘,巧妙滲透于語文課堂中。
二、綜合利用其它學科資源,實現各學科巧妙融合
在初中階段,語文學科開展不能“獨善其身”,要做到各學科的融合與滲透。其他學科中涉及到的許多資源在語文學科中是找不到的,但在真正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這些資源去解釋一些語文現象,豐富學生見聞,助力學生更高效理解知識點,促進知識吸取。歷史知識、物理知識、生物知識、化學知識、地理知識、數學知識、英語文化知識等的綜合、靈活展現,讓語文課堂不再枯澀狹隘,而是更生動。
各學科綜合資源的呈現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有計劃地去利用,去滲透。這些綜合資源一般可作為課外補充資源,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主題意義。例如,在老舍《濟南的冬天》語文授課時,教師可充分嵌入關于“濟南的地理知識”相關內容。如可用多媒體呈現關于“濟南氣候特征”的知識點:濟南地處山東,屬于中緯度地帶,在氣候上,是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這一氣候的主要特點便是四季分明……冬季少雪,異常寒冷。對這一地理知識點了解后,學生便很容易理解《濟南的冬天》中所描繪到的各種語言現象。如“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作者這樣寫,是因為濟南冬天少雪,所以偶爾下雪,便覺得十分之妙。再如,在學習杜甫的《春望》時,便要引入一定的歷史學科知識,讓學生感受和體會“安史之亂”這一歷史事件的爆發對詩人杜甫創作的影響,了解這一點,再理解整首詩便容易很多。
三、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充盈語文課堂的內容
在以“網絡信息”為主要交流形式的現代社會,網絡化資源鋪天蓋地而來,這不僅影響著社會上各個行業,同時也影響著教育行業。網絡信息資源優勢讓語文教育如沐春風,如遇甘霖,它讓語文課堂不再閉塞狹隘,而是逐漸打開了通往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的大門。教師的資源利用從單純地依靠教材與教參,轉變為依靠現代教學工具、依靠網絡搜索等多種方式。這必然意味著,多元優質的網絡資源將為教學帶來新的內容,豐盈課堂教學。
如何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呢?第一,在教學中巧妙滲透,突破教學困境。在當下社會,語文課堂需要更多網絡資源來支撐教學,教師在教學時會涉及到許多難以理解的內容,這對于教師來說尚且困難,更遑論學生。這就需要教師借助互聯網突破教學困境,展現更豐富的教學。具體的方式可通過搜索引擎、瀏覽教育網站來實現。第二,適當融合一些學生喜愛的網絡資源,激發興趣。教師在講析某一語文知識點時,可將近日的網絡熱點引入到課堂中,去啟迪與教育學生。特別是在主題語文寫作時,網絡資源的應用更為普遍。第三,搭建課下網絡交流平臺,讓學生通過網絡平臺實現與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如巧用微信、QQ、微博等APP資源,達到這一目的。
綜上所述,綜合資源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與概念化內涵,在語文課堂中,一切可促進教學的資源都可納入“綜合資源”的范疇。綜合資源的利用要求教師打破傳統“思維定式”,秉承開放創新理念,去汲取更多的有用資源用于教學,這是必要的。學生身邊資源、其他學科資源、網絡信息資源等的綜合利用,為語文課堂開辟了一條嶄新的教學之路。通過學習與探究綜合資源,學生知識視野拓展,思維之門也逐漸打開,這對于學生語文視聽、表達、閱讀、寫作創造都具有促進意義,教師要巧妙挖掘,綜合利用。
參考文獻
[1] 楊展鋒.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資源綜合利用途徑研究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2(15):139-141.
[2] 蘇運華.淺議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資源綜合利用的途徑[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