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惠 舒霞 胡季芳 魯衍強


【摘 要】 目的:分析湖北省英山縣出生缺陷監測結果,為進一步加強出生缺陷防控提供依據。方法:統計分析英山縣2012~2018年出生缺陷監測資料。結果:英山縣2012~2018年監測圍產兒30042例,出生缺陷170例,出生缺陷發生率為56.59/萬。男性和女性出生缺陷發生率分別為62.44/萬、50.05/萬。前5位出生缺陷順位為多指(趾)、先天性心臟病、并指(趾)、外耳畸形、唇裂,發生率分別為14.65/萬、11.65/萬、5.33/萬、3.99/萬、2.66/萬。結論: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需進一步加強三級防控措施,完善婦幼保健服務體系。
【關鍵詞】 出生缺陷;監測分析;圍產兒;英山縣
文章編號:WHR201908133
出生缺陷日益成為我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是造成兒童殘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出生缺陷在嬰兒死亡中的構成比順位由2000年的第4位上升至2011年的第2位,達到19.2%[1]出生缺陷還加重了經濟負擔,導致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現象。本文作者通過分析英山縣2012~2018年出生缺陷監測資料,分析出生缺陷的發生情況,為進一步加強出生缺陷防控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2012~2018年英山縣助產醫療機構內住院分
1.1 資料來源娩的孕滿28周至產后7d的圍產兒,包括活產兒、死胎和死產,共計30042例。
1.2 方法
按《中國婦幼衛生監測工作手冊》的要求,采用以醫院為基礎的監測方案,對出生缺陷病種進行定義和診斷,由專業人員收集、整理、錄入資料,對結果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圍產兒出生缺陷發生情況
2012~2018年共監測圍產兒30042例,其中單胎29534例(99.15%),雙胎251例(0.84%),三胎2例(0.01%)。其中出生缺陷170例,出生缺陷發生率為56.59/萬。男性和女性出生缺陷發生率分別為62.44/萬、50.05/萬。見表1。
出生缺陷兒的轉歸情況為:引產2例(1.2%),活產151例(88.8%),死胎15例(8.8%),死產2例(1.2%)。
2.2 圍產兒出生缺陷發生順位及構成比
2012~2018年出生缺陷兒中,單發缺陷167例(98.2%),多發缺陷3例(1.8%)。出生缺陷發生順位前5位為多指(趾)、先天性心臟病、并指(趾)、外耳畸形、唇裂,發生率分別為14.65/萬、11.65/萬、5.33/萬、3.99/萬、2.66/萬。前5位的出生缺陷累計構成比為67.65%。見表2。
3 討論
英山縣2012~2018年圍產兒出生缺陷發生率為56.59/萬,低于湖北全省[2]、荊州市[3]、孝感市[4]、宜昌市[5]等地同期水平。英山縣2015~2018年出生缺陷發生率逐年上升,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隨著國家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圍孕期保健和出生缺陷防控工作面臨的挑戰加大;另一方面是隨著早孕建冊率、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水平、新生兒疾病篩查率的提高以及監測體系的逐漸完善,出生缺陷的發現增多。
英山縣前五位出生缺陷所占比例達67.65%,因此出生缺陷防控重點是進一步加強多指(趾)、先天性心臟病、并指(趾)、外耳畸形、唇裂等疾病的研究和預防。其中多指(趾)的出生缺陷構成比為25.88%,發生率為14.65/萬。多指(趾)除了影響生理外觀和功能外,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學習甚至以后的工作和社會生活。多指(趾)普遍存在于自然界[6],大多為散發,畸形類型和嚴重程度多樣。致病因素包括遺傳和環境,一般認為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也有報道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和X連鎖隱性遺傳[7]。受孕后第26~28d胚胎肢體開始萌芽,第41~43d手指初具雛形,第53d五指完全分開。此期是肢體迅速發展的階段,除遺傳因素外,如果受病毒感染、藥物、輻射等影響,容易導致手指分化障礙而產生畸形[8]。另外孕期吸煙[9]、接觸農用化學物[10]、孕婦年齡過小[11]、妊娠合并糖尿病等因素也將增加胎兒患多指(趾)的風險[12]。近年來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上升明顯,從過去的第5順位[13]上升為第2順位,出生缺陷構成比為20.59%,發生率為11.65/萬。2011年國家重新制定上報要求后,先天性心臟病以卵圓孔未閉和動脈導管未閉占多數。醫療保健機構需要廣泛開展孕期四維彩超及新生兒心臟彩超,提高先天性心臟病的篩查率和診斷率。
英山縣出生缺陷發生率男性(62.44/萬)高于女性(50.05/萬),與國內外其他報道相似。女性存在X-性連鎖等生物遺傳學特征,性染色體具有等位基因互補優勢,而男性胎兒的脆弱性更高[14]。另外可能與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有關,相比于男嬰,經產前診斷發現畸形兒為女嬰的,家長選擇放棄的可能性更高。另外,男性外生殖器官畸形易于觀察,不易漏診,女性生殖器官具有隱蔽性,有無畸形可能無法及時識別和統計。
根據國家衛健委2018年印發的《全國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方案》,廣泛開展一級預防,減少出生缺陷的發生;規范開展二級預防,減少嚴重出生缺陷兒出生;深入開展三級預防,減少先天殘疾發生;加強監督管理,規范保健服務,是深入落實出生缺陷綜合防治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 秦懷金,朱軍.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4.
[2] 周立清.2001~2013年湖北省圍產兒出生缺陷監測資料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17):2696-2698.
[3] 王榮貴,周治強,蘇平.荊州地區2008年~2014年圍產兒出生缺陷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6,24(04):114-115.
[4] 梅盛平,張紅,李茉,等.孝感11512例圍產兒出生缺陷監測結果與相關因素分析[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05):142-143.
[5] 孔麗華,楊興娥,李玉蘭,等.宜昌市夷陵區36586例圍產兒出生缺陷監測結果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35(06):960-963.
[6] Zhang Z,Nie C,Jia Y,et al.Parallel evolution of polydactyly traits in chinese and european chickens[J].PLoS One,2016,11(02):e0149010.
[7] Xiang Y,Bian J,Wang Z,et al.Clinical study of 459 polydactyly cases in China,2010 to 2014[J].Congenit Anom(Kyoto),2016,56(05):226-232.
[8] Guo B,Lee S K,Paksima N.Polydactyly:a review[J].Bull Hosp Jt Dis,2013,71(01):17-23.
[9] Honein M A,Paulozzi L J,Watkins M L.Maternal smoking and birth defects:validity of birth certificate data for effect estimation[J].Public Health Rep,2001,116(04):327-330.
[10]Engel L S,Meara E S,Schwartz S M.Maternal occup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risk of limb defects in Washington State.1980~1993[J].Scand J Work Environ Health,2000,26(03):193-195.
[11]Reefhuis J,Honein M A.Maternal age and non-chromosomal birth defects.Atlanta-1968~2000:teenage or thirty-something,who is at risk?[J].Birth Defects Res A Clin Mol Teratol,2004,70(09):572-579.
[12]Aberg A,Westbom L,Kallon B.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among infants whose mothers had gestational diabetes or preexisting diabetes[J].Early Hum Dev,2001,61(02):85-88.
[13]舒霞,徐小惠,徐又新,等.湖北省英山縣2008~2013年出生缺陷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15,06(01):15-17.
[14]Bonaiti C,Briard M L,Feingold J,et al.An epidemiological and genetic study of facial clefting in France.I.Epidemiology and frequency in relatives[J].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1982,19(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