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劍峰 涂希
摘 要:在改革不停歇、奮斗不止步的現代社會,工作壓力與工作本身相伴相生,它在各行各業普遍存在。水電廠員工隊伍主要包括水電站運行維護和資產管理人員,配置精簡,同時因電力生產屬于高風險行業,再加上工作地點遠離城市、遠離家庭的區位劣勢,員工隊伍承受的工作壓力遠超外界想象。本文淺析了從業群體壓力來源及影響因素,并從組織和個人的維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應對策略,對進一步做好壓力管理工作,維護水電廠員工隊伍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壓力;管理;水電廠;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20)02-0245-02
0 引言
中國經濟在飛速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社會節奏越來越快,這一切讓工作壓力演變成為每個行業甚至每一個職場人都無法回避的問題。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水電發電量為1.23萬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的比例達17.5%。相比火電等傳統行業,水電廠區位條件更差,人員配置更精簡,其員工隊伍也承受著更大的工作壓力。而一些水電廠并未充分意識到員工隊伍承受較大工作壓力的客觀事實,或者認為應對工作壓力僅僅是個人的危機,與電廠生產經營中心工作無關,甚至還將不能處理好工作壓力視作個人能力問題[1]。實踐證明,工作壓力不僅關系到員工隊伍身心健康,也關系到隊伍活力和組織績效,進而影響到水電廠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如何將以人為本落到實處,有效緩解員工隊伍工作壓力,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水電廠實現安全生產和可持續發展的內生需要。
1 壓力來源與影響因素
可以肯定地說,不同個體由于工作崗位、性格特點、社會閱歷和耐受能力的差異,對工作壓力的感知千差萬別。但溯其根本,水電廠員工隊伍工作壓力主要還是來自組織和個人兩方面[2]。
1.1 組織因素
(1)角色模糊。電廠對部門和崗位工作界面的劃分不夠明確,員工普遍難以理解崗位職責、工作內容和承擔責任,對崗位認知存有較大偏差。(2)角色沖突。員工承擔多重角色,但獲得的資源與工作目標極不匹配;或者員工在工作中未得到充分的授權,缺乏對工作的參與感和控制感。(3)任務超載。分配給員工超出其能力或者精力范圍的工作任務,為滿足組織任務期望,員工不得不強迫自己承受超負荷工作帶來的壓力和焦慮。(4)任務欠載。分配給員工的工作任務遠低于崗位要求或者完成難度缺乏挑戰性,負責過少、過于單調的工作讓員工覺得無法實現自身價值,疲于應付。(5)企業文化。未建立有效的內部、外部交流溝通渠道,組織氛圍壓抑,個體團隊協作意識薄弱,員工間缺乏相互支持基礎上的溝通文化。(6)物理環境。工作現場的電磁輻射、噪音、粉塵、油污等有害因素防護條件不盡人意,溫度、濕度、照明等工作條件與員工期待值存有較大差距。
1.2 個人因素
(1)需求沖突。長期在遠離城市和家庭的地方工作無法履行家庭責任,工作需求與家庭需求沖突,或者所從事工作無法得到家庭人員的認可和尊重。(2)生活落差。水電廠多位于深山峽谷,無法提供像城市一樣優越的生活條件,久而久之,員工產生較大的落差感和失落感。(3)心理素質。部分人對挫折的耐受能力差,同時疏于壓力管理相關知識和技能的獲取,更容易受到工作壓力的影響。(4)個性特點。部分員工天生性格內向,不善人際交流,長期獨處,致使過于關注工作生活中的負面因素。
2 工作壓力管理策略
工作壓力是把雙刃劍,其結果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取決于應對策略。適度的工作壓力可以使人注意力更加集中,激發工作激情,從而提高員工工作績效,促使水電廠組織機構運轉更加高效。但過度的工作壓力容易給員工帶來生理和心理上的疲憊感和挫折感,員工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都會明顯下降,員工曠工次數和離職率會顯著提升,從而為現場安全生產埋下隱患。為此,必須未雨綢繆,從組織和個體兩個維度做好工作壓力管理,才能更好地發揮水電廠人力資源管理職能,保障現場安全生產和穩發滿發。
2.1 組織維度應對策略
組織要盡量滿足員工角色需求、生理心理及人際關系需求。從工作環境、工作本身和管理方式入手,為員工創造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環境,促進任務、角色的清晰化,挖掘工作本身的激勵因素,激發員工內在工作動機,提高工作滿意度[3]。
(1)提供控制能力。讓員工相信自己能夠勝任工作是降低工作壓力的重要手段。通過建立完善崗位工作手冊和一事一標準,明確各崗位工作職責、工作流程及應知應會,加強以勝任能力為核心的業務技能培訓力度,同時爭取在合適的范圍內為員工賦予更多的建議權和決策權,增強員工對所從事工作的控制感。(2)強化正式和非正式的組織溝通。信息不對稱容易引起誤解和分歧,而這正是給員工帶來壓力和焦慮的關鍵因素。要營造和諧共進的企業文化氛圍,豐富內外部溝通渠道,通過績效溝通、組織生活會、個別談話、廠務公開等多種方式加強組織溝通,借助有效的溝通傳遞積極信號,深刻影響和改變員工隊伍思想認知,從而避免員工角色模糊和角色沖突的情況出現。(3)合理目標設置。高不可攀的目標是壓力而不是動力。組織在下達目標時要避免一刀切,將目標設置與員工職業生涯規劃融合,創新實施矩陣式目標管理,做好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核心目標和輔助目標的設置、分解。要針對員工層級、崗位、教育背景和學習能力、潛能等方面差異,為每個員工設定一個具體而富有挑戰性的目標,降低員工工作績效的不確定性,增強員工兌標的積極性和成就感。(4)工作再設計。舒心合意的工作流程能夠有效降低員工工作壓力。要堅持精益求精、持續改進,以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為導向,加強水電廠工作流程的再優化和再設計,充分調動各部門及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以工作再設計提升責任落實和工作自主性,降低上下游環節的過度依賴,讓工作顯得不再單調,而是充滿生機和樂趣,真正將工作變成員工摯愛的創業平臺,消除員工參與工作的疲勞感,提升員工工作的自豪感和滿意度。(5)強化參與管理。水電廠安全生產的根基在于全員參與。如果能夠強化群策群力管理,讓員工在工作目標設定、工作流程完善、風險事件處理、考核結果溝通等方面擴大參與感、增加話語權,定期組織員工家屬到水電廠現場,增加員工家屬對其工作的支持和認同,把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有機結合,增強員工在融入組織平臺、促進團隊目標實現上的參與感和獲得感,幫助員工減輕角色壓力,滿足員工對自我價值的實現需要。(6)完善軟硬件保障。堅持以人為本,關注員工所需所求。圍繞員工對美好工作生活環境的向往,努力克服水電廠的區位劣勢,從作業環境、工器具、個人防護、住宿、餐飲、交通、文娛等多方面著手,努力為員工提供舒心宜人的工作、生活環境。盡力為員工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暢通崗位調動和晉升機制,減輕員工成長成才和穩定就業的思想負擔。多措并舉,提高員工的安全感和舒適感。(7)提供群團支持。加強群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發揮。有序實施“員工幫助計劃”(EAP),通過建立工會、團委、社團等群團組織,定期開展交流互助活動,將個體壓力提升至組織平臺并借助組織資源優勢予以化解,解決員工及其家庭成員遇到的困難,解除其后顧之憂,讓員工充分感受到來自組織的關愛和呵護,增強員工應對壓力、戰勝壓力的決心和信心。(8)保障員工休息。嚴格落實職工休假管理辦法,切實保障員工定期輪換休假的權利,促進勞逸結合。同時通過開設宣傳專欄、訂閱心理健康相關期刊雜志等方式,加強壓力管理知識的普及宣傳。積極組織專業的放松訓練,幫助員工學會至少一種放松技巧,有效疏導員工工作壓力,使其能夠在緊張的工作結束之余,身心及時得到減壓和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