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云


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企業食堂管理逐漸出現越來越多的缺陷與不足,唯有在企業食堂中應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才能實現企業食堂管理質量與管理效率的雙重提升,從而不斷優化企業餐飲服務?!盎ヂ摼W+”與人們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信息化管理模式應用于企業食堂中包括飯菜、技術手段、智能手機等方面,能夠為員工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關鍵詞:信息化管理;管理模式;企業食堂;管理運用
一、企業食堂應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體現
(一)物聯網的應用體現
通過大數據技術,企業后勤部門管理人員與餐飲部門管理人員能夠掌握企業員工的餐飲習慣,根據餐飲材料的消耗數據,管理人員能夠通過手工干預為員工提供更優質、更智能的餐飲服務。例如:自主點餐柜就是在信息化科技不斷發展下的產物;同時,后勤部門利用網絡平臺可以優化餐飲材料的采購、入庫、收支等工作,將工作環節通過有效的信息化措施不斷簡化,從而促進后勤部門與餐飲部門的工作效率。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可以設置自主點餐、自主取餐柜(如圖1),不斷構建完善的網絡系統,提高企業食堂的信息化水平。
(二)“互聯網+”的應用體現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企業食堂應用該技術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方面是線上訂餐。企業可以根據就餐員工構建相應的線上訂餐平臺,利用網絡APP等軟件為餐飲部門提供相應的指標。食堂管理則可以與微信公眾平臺、支付寶平臺等電商平臺合作,設置出專門的訂餐軟件,從而構建線上訂餐平臺,并為企業員工提供訂餐服務;第二方面是降低支付難度,保障員工資金安全。信息化使用的門檻隨著智能手機與微信的廣泛應用變得越來越低,為了有效保障員工的資金安全,訂餐平臺的設計應該要在美觀、簡潔的基礎上將員工工作證件與支付寶綁定,這樣不僅能夠降低支付難度,還能保證員工資金安全;第三方面是構建完善的企業食堂管理及運營系統。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企業食堂管理只有不斷調整自身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質量考核相關標準,才能保證餐飲的質量,滿足員工對餐飲的需求。
二、信息化管理模式應用于企業食堂中的措施
(一)建設一體化管理平臺
通過建設一體化管理平臺能夠在企業食堂管理中充分利用到信息化技術與互聯網技術(如圖2),并借助專門的軟件查看每日推薦菜單,通過該軟件還能實現員工之間的內部交流,形成在線互動形式,由被動服務轉化為主動服務。同時,餐飲部門也能不斷搜集員工對企業食堂的意見或建議,針對合理的建議應用于餐飲改進當中,不斷優化餐飲一體化管理平臺,滿足員工對餐飲的需求,提升員工的滿意度。后勤部門則應該要在數據分析的結果上,為員工合理供應相關產品,促使餐飲部門供需達到平衡,杜絕食品浪費現象。
(二)加強對企業食堂的成本管控
將信息化管理模式引入企業食堂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食堂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從而降低企業食堂的運營成本,并增加企業食堂的就餐人流量,能夠為企業食堂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隨著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相比于傳統人工管理來說,現代信息數據的生成速度更快,且精準度更高,漏洞也更少。企業餐飲部門在管理過程中應該要將精細化管理充分融入其中,加強對各系統的監控與管理,將各個環節的信息實時傳遞,加強信息之間的交流與傳輸,才能夠實現對企業食堂的成本管控。
(三)完善食堂服務
企業餐飲部門在管理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要積極收集有關信息以及重要信息,根據員工對餐飲的需求不斷優化餐飲原材料,為員工提供更好的餐飲服務。在企業食堂原材料的購買上,工作人員應該要合理控制原材料的價格,從而達到管控企業生產成本的目的,保障預算的合理性,實現量化生產,通過這樣的手段不斷提升企業食堂的管理效率與管理質量。
(四)健全服務標準
企業食堂只有通過科學的方法調整自身的工作思路,健全餐飲質量的考核標準與服務標準,才能夠做到與市場經濟共同發展,實現標準化與品牌化的發展。企業食堂在發展過程中應該要根據各項配料及配方積極開展相應的標準化生產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餐飲的質量,滿足員工對餐飲菜品的需求,提高員工人流量,增加經濟效益。
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食堂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以及管理效果,就必須要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積極創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應的監督體制,積極應用物聯網、“互聯網+”技術,從而提升企業食堂的質量和管理效率。信息化管理模式應用于企業食堂中具有一定的意義,能夠實現各類數據的匯總,構建一次性的互聯過程,從而為企業員工提供更便捷的就餐服務。
參考文獻:
[1]王正軍. 信息化管理模式在高校食堂中的運用[J]. 食品安全導刊, 2017(12):65-66.
[2]李永剛, 李齊遠. 信息化技術在高校食堂管理中的運用[J]. 高校后勤研究, 2015, 000(00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