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探討6分鐘步行實驗對慢性心衰患者的自信心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19年5月于我院中醫心腦病科進行治療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50例) 和對照組(50例),后將進行六分鐘步行實驗和未進行6分鐘步行實驗的兩組患者的自信心進行比較,(采用羅森伯格自信心量表),結果:實驗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結論:六分鐘步行實驗可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自信心。
【關鍵詞】六分鐘步行實驗;慢性心衰;自信心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116-01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眾多心血管疾病的最終轉歸,也是心臟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隨著社會老齡化,CHF的發病率明顯升高。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療時間較長 , 因此患者的治療耐性及治療自信心在此過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6 分鐘步行試驗(6MWT)起源于美國,1985 年 Guyatt[1]等率先將 6MWT 應用于評價 HF 患者的活動能力。作為一種亞極量運動試驗,6MWT 能較好地復制患者日常生理狀態,它具有簡單易行、經濟安全等優點,尤其適用于老年人、體弱者、嚴重心功能不全者的心功能評價 ,在廣大基層醫院可以廣泛推廣,并可指導 NYHA Ⅳ患者的康復訓練改善預后。自信心是一種反映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種積極、有效地表達自我價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識特征和心理狀態,也稱為信心。自信心的個體差異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學習、競賽、就業、成就等多方面的個體心理和行為。自信心是日常生活中常常談起的一個概念,而在心理學中,與自信心最接近的是班杜拉 (A.Bandura)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的概念。我院中醫心腦病科對100例心衰患者積極治療心衰的基礎上,對其中50例患者進行了六分鐘步行實驗,對提高患者治療疾病的自信心,增強遵醫行為取得了滿意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9年01月至2019年05月期間我科收治的心衰患者(病史3個月以上)100例,診斷標準采用Boston評分系統,以患者病史、體檢、胸部X線檢查作為評分主要項目,參考心臟超聲的評價結果,總積分達到8分者確定為存在臨床型心衰 [1],全部為意識清醒且處于病情穩定期患者。按基礎疾病分類:冠心病30例、高血壓心臟病35例、肺源性心臟病25例、心臟瓣膜病6例、風濕性心臟病2例、心肌病2例。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兩組:實驗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65-86歲,平均年齡75歲;心功能分級II級16例,III級32例,IV級2例,平均2.72級。對照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齡65-86歲,平均年齡74歲,心功能II級17例,III級31例,IV級2例,平均2.70級。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心功能分級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實驗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方法護理,住院時對患者進行心衰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及告知基本運動方案,發放問卷發給研究對象填寫,對理解有困難的條目給予解釋,每個條目的解釋內容保持一致,患者完成后交給研究者。出院時告知患者及家屬隨診的時間和聯系方式。實驗組采用以下方法進行干預。
1.2.1.1 制定護理計劃 由責任護士查閱患者病歷,了解其心衰的基礎疾病、心功能等級,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了解程度等,獲得醫生許可的情況下,將獲得的信
作者簡介:陳燕,出生年月:1991.08,性別:女,籍貫:四川宜賓,民族:漢族,學歷:本科,職稱:護師,研究方向:護理。
息通過評估、診斷、制定六分鐘步行實驗方案。
1.2.1.2 計劃實施 ①進行六分鐘步行實驗前發放問卷,對理解有困難的條目給予解釋,每個條目的解釋內容保持一致,患者完成后交給研究者,并量其血壓,脈搏,氧飽和度,并記錄。
②實施六分鐘步行實驗:選擇一段約30米長的無人干擾的走廊,作為受試場所,標定起點和折返點,準備必要的測試設備,受試者實驗前兩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測試結束時測試患者六分鐘步行距離,及生命體征,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使患者知道CHF是可以減少復發的,以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配合治療。
③六分鐘步行后再次發放自信心量表調查問卷給研究對象填寫,對理解有困難的條目給予解釋,每個條目的解釋內容保持一致,患者完成后交給研究者。
1.2.2 評價指標 患者一般自信心比較。該量表共有10個條目并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由研究者直接把問卷發給研究對象填寫,對理解有困難的條目給予解釋,每個條目的解釋內容保持一致,患者完成后交給研究者。分別在六分鐘步行實驗前后對患者發放問卷調查。
1.2.3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應用t檢驗方法。
2 結果
? 實驗組進六分鐘步行實驗前后自我效能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 實驗組患者自我效能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本研究通過對實驗組心衰患者進行六分鐘步行實驗,及實驗組實驗前后與實驗組與對照組自我效能通過使用羅森伯格自信心量表進行對比。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自我效能感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六分鐘步行實驗可以幫助患者提高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從而提高遵醫行為,緩解負性情緒,提高生活質量,減少心衰復發、降低再住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