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民
(黑龍江省八五八農場第五管理區,黑龍江 虎林 158419)
在結束了播種作業之后,寒地水稻的管理工作重點即轉入到苗床管理這一技術性較強的環節。苗床管理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直接關系到秧苗能不能健康茁壯成長。而對于水稻技術人員和種植戶來說,培育出壯苗,也是他們共同的追求目標。當前,信息技術發展迅猛,使水稻種植戶們的知識來源渠道較多,對于掌握水稻的苗床管理技術有了很多幫助,但要想從根本上掌握寒地水稻苗床管理技術精髓和問題要點,學習實踐之路依然漫長而艱辛。進行寒地水稻的苗床管理,其技術性主要體現在能否有效避免水稻出現頂蓋、燒苗和白化苗這一類現象。從技術措施來說,關鍵在于把苗床土壤的濕度和溫度控制好,以有效防治病蟲害。
發生頂蓋的成因主要在于,在進行播種時,種子未被壓實,底水沒有澆透,同時,覆蓋土的粘性大且厚度沒有控制在合理區間之內,造成了透氣性較差。發生燒苗現象,則主要是因為苗床土選擇的不合理,施肥時未能做到均勻性施肥,而且,使用的有機肥未經腐熟,加上底水沒有澆透,覆蓋土的厚度過薄而且均勻程度不佳等。出現白化苗,則主要是由于溫度方面的原因。如:苗床土壤因白天和晚上的溫差值較大,造成了秧苗無法正常吸收各類營養元素。
從苗床管理這方面來說,技術性主要體現在對于濕度、溫度的控制上面,這二者關系密切,且會彼此影響,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對苗床土壤水分控制來說,總體要求是要做到適量,切不能過大。在這方面,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實際情況,如:是否是持續性陰雨天,氣溫是不是過低等。像這種持續性陰雨天和氣溫過低的條件,苗床土壤的濕度是很驚人的,可以達到70% 及以上。此種情況,會使各卵菌的大量產生,因此,要控制好濕度,對于有效是防止卵菌產生來說是十分關鍵的。主要是要控制好澆水量,以避免因為水量多造成濕度過大。
對于苗床澆水來說,保持適當水量,則更好地體現了技術性上的要求。主要是在播種前,把底水一次性澆透,這樣出苗前,就可以不再進行澆水。但是,也要注意到實際情況,一般是以中午時段為準,當發現秧苗成片出現明顯的打蔫成綹現象時,就必須要進行澆水了。但是,在澆水時,切不可一刀切,而是要堅持做到“哪里缺水就澆哪里”。而且,在澆水的時候,還要對實際情況進一步仔細觀察,如觀察苗床土層實際厚度。當土層薄時,應該少澆水,反之則要澆透水。澆水時,要事先將水曬一下,使其溫度適宜,并采用噴澆方式,決不可圖省事以漫灌方式進行。澆水時,時間上切不可超過早上8 時。
秧苗在干燥的狀態下,其根系發育的效果較好。所以,要把旱育秧苗技術推廣和使用好。為了有效保證秧苗盤根處于良好狀態,要有效科學地控制好苗床的水分。其中,在移栽前2~3天,是管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切不可對幼苗根部澆水,使其在干燥的狀態下轉入栽培。如果發現幼苗根部未能理想化發育,可以考慮移栽前1 ~2 天,對其施用催根劑類的藥物,其目的是促使水稻的幼苗根部有效發育,這樣,對于移栽后的幼苗加快返青十分有利。
溫度的控制也是十分主要的,以有效避免水稻幼苗出現低溫冷害和因溫度過高造成生長遲緩及死亡。苗未出棚前,棚內溫度應低于28℃或再稍稍偏低一些。當苗進入一葉一心時,要把溫度控制在25 ~28℃區間內。進入二葉一心期后,棚內溫度應控制和保持在22℃。要避免溫度低于13℃,以防止其停止生長,還要防止低于8℃而導致的延遲性冷害現象。同樣,溫度也不可過高,一般35℃以上時,會造成生長遲緩。特別要注意的是,溫度超過42℃秧苗會死亡。
低溫冷害常出現在日平均溫度低于10℃以下和在0 ~5℃這個溫度區間的情況下。其現象是:水稻部分芽鞘(一葉期時葉片)變為黃褐色并能看到斑點,在二葉期心葉則會發生青枯,當生長到二葉一心期,會產生較大面積的青枯現象,對水稻正常生長影響較大。
控制溫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通風換氣法。一般情況下,除濕煉苗應在苗出齊時即開始。但如果棚內溫度過高,即使未出苗也應該通風,可采取中午時小幅度通風方法并逐步轉到全天通風,令棚內外溫度基本持平。要注意的是,當水稻形成兩葉一心時,如夜間溫度低于5℃時,要及時關閉大棚。
水稻最適宜的土壤PH 值是 4.5 ~5.5 之間。經驗表明,土壤PH 值處于這個區間,有利于激活土壤中富含的磷和鐵等營養元素,利于幼苗根系的吸收,并能有效抑制各類常見病(如:靑枯病菌、立枯病菌)的產生,有效提升秧苗素質。一般是在水稻3 葉前,采用調酸和噴施殺菌劑進行一次噴施,以有效避免產生苗床病。
水稻生長過程中(包括苗期)發生的常見病種類較多,主要包括稻瘟病、青枯病和立枯病等,苗床期做好病害防治,也是苗床期技術管理的難點和重點。應該搶前抓早,在苗床期開始即進行有效的預防。
要做好床土的科學選擇。床土應選用那些無病菌且有較高機質含量的腐殖土來制作。對選用的苗床土,要做好殺毒處理,以確保使用的苗土無病;還可采取在土中拌藥方式來制作無害的覆蓋土。并要注意制作床土時,避免床土粘染帶菌稻草。
要合理使用各類肥料和科學選種及處理種子。主要是:制作苗床時,避免使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制作苗床土。育苗前,要選擇那些無病、抗病的水稻品種的種子作為育種對象,并進行精挑細選。要采用經科學確認有效的高質量種衣劑,對種子進行妥善精細處理。
寒地水稻要想取得高產穩產并獲得高質量的產品,必須要加強各個環節的技術管理,并應把水稻的苗床技術管理作為一項基礎性任務,以確保有效培育壯苗,實現有效促進水稻真正做到出全苗、出齊苗。在這方面,要牢牢把握和控制好水分和溫度這兩個關鍵,并在苗期時即采取科學有效的病害預防措施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