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明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215009)
蘇州作為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人文鼎盛、歷史傳承深厚、自然資源豐富,具有優質的特色小鎮供給資源,因地制宜地加強特色鮮明、產城融合、充滿魅力的特色小鎮發展,是蘇州鄉村振興的重要助推器①。特色小鎮建設應堅持綠色發展的道路,堅持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的標準②,合理處理產業與城鎮功能的關系以及產業與特色的關系,堅定產業立鎮,綜合考量開發城鎮功能和開發特色③。以此為標準探討蘇州養老特色小鎮、購物特色小鎮和親水特色小鎮的建設方案與發展。
截至2018年底,蘇州市老年人口達到1830923人,占戶籍總人口的26.02%,已經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由于蘇州在70年代開始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導致本地老年人的后代多以獨生子女為主,經常出現一對年輕夫妻要贍養4位甚至8位老人的現象,這就給蘇州的養老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會,比如家政護理、醫療保健、保險理財、文化娛樂、健康咨詢、法律咨詢和老年人再教育等。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表示,13到15年后養老產業將會替代房地產業,成為中國第一大行業,成為新的超級大產業,預計到高峰的時候,中國老齡產業市場容量大體上要超過一百萬億④。
目前蘇州的養老模式基本以家庭養老為主、社會養老為輔,但是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家庭養老問題的凸顯,家庭養老將逐漸向社會養老轉化。目前社會養老的主體是公辦敬老院和私營養老院,蘇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今年8月的暑期社會調查表明,這些養老機構除了少數幾家高端化的之外,普遍存在居住環境較差、床位不足、護理人員不夠、老人休閑娛樂和戶外活動較少等問題,約有30%的入住老人表示不滿意。
根據國內外成功的養老小鎮,比如德國的福利德納村、英國的貝克斯希爾小城和我國烏鎮雅園的建設經驗,養老小鎮需要具備環境優美、遠離塵囂、設施完善等特點。蘇州自然環境優美、經濟高度發達、基礎設施完善,具有極其豐富的養老小鎮開發供應資源。蘇州西部山水秀麗,工業化侵蝕相對較少,是開發建設養老小鎮的理想區域。蘇州西部主要包括望亭、通安、鎮湖、光福、胥口、金庭等建制鎮、街道以及科技城,其中望亭是以農業開發為主、通安和科技城以工業化創新為主,剩余鎮湖、光福、胥口、金庭等環太湖區域城鎮都具備養老特色小鎮建設的供給資源。根據環境、交通、公共設施、人力資源等相對評價,鎮湖、光福、胥口、金庭等環太湖區域城鎮中,胥口最適合開展養老特色小鎮的建設,詳見表1。胥口是蘇州太湖旅游度假區的核心區域,南臨太湖、北靠穹窿山,真正的依山傍水,繞城高速穿鎮而過、交通發達,公共設施較為完善,同時鎮內的蘇州市太湖旅游中等專業學校可以為養老小鎮的建設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相對來說金庭和鎮湖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公共設施建設稍顯落后,在人力資源上也不具備優勢,光福的私營企業較多,同時軍用機場也對環境有一定影響(表1)。

表1 蘇州西部4鎮綜合分析量表
養老產業是典型的低環境成本投入、高產出的“綠色GDP”產業,是蘇州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養老特色小鎮必須在政府的主導和監管下,通過企業經營、合理規劃、科學管理,在創新和協同方面做出突破。
第一、創新養老模式、增加發展動能。養老特色小鎮不是簡單地把家庭養老轉變為社會養老,而是要創造一個“小社會”環境,給老人以正常生活的感覺。普通小鎮具備的商店、超市、醫院、郵局、銀行、餐館、咖啡廳、酒吧、圖書館、文體活動中心、美容美發室等場所在養老小鎮都應該具備。把養老小鎮建設成為一個多姿多彩,和外面的世界一樣的多功能社區,可以增加對老人的吸引力。
第二、政府和企業協同、減少資源投入。養老特色小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質,不適合完全由企業建設和管理,否則必然導致資源投入過多,一方面增加企業負擔,另一方面企業急于收回投資,必然急功近利,改變養老小鎮的公益性質。通過政府和企業的協同,首先由政府規劃和建設,盡量利用胥口當地的現有資源,比如閑置的旅游、商業房產等,然后企業入駐進一步優化和管理日常事務,最后政府進行有效的監管,保證養老特色小鎮的健康有序發展。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全國主要城市2019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顯示蘇州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53萬元,位居全國城市之首。隨著可支配收入水平的上升,蘇州居民的消費觀發生了重大的轉變,產生了新的市場需求。主要表現在教育、文化、娛樂、家政等服務類需求和禽類、薯類、蔬菜和食用菌等健康食品消費需求的增長以及中高端保健品和耐用消費品需求的上升。購物特色小鎮比之傳統的商場更容易滿足消費者的高端需求。首先購物特色小鎮基于某種特色鮮明、知名度較高的產品,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同,比如蘇州居民都認為藏書鎮的羊肉比市區的更正宗。其次,購物特色小鎮具有傳統商場不具備的生產和生活功能,可以給予消費者更多更好的體驗,比如法國尼斯達拉斯香水小鎮就兼具香水生產、香水歷史展示和旅游住宿功能。購物小鎮尤其是特色工業品小鎮的建設有助于強化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的定位、完善產業鏈體系。
蘇州自然物產豐富,珍珠、絲綢、大閘蟹、太湖三寶名聞海內外;傳統工藝產品眾多,刺繡、旗袍、玉雕、檀香扇的生產源遠流長;作為我國僅次于上海的制造業城市,蘇州還具有完整的工業生產體系,大部分國際知名的工業產品都在蘇州有生產。由此構成了豐富的蘇州購物特色小鎮建設資源。蘇州購物特色小鎮的選址應著重考慮產品的知名度和交通的便利性,先期可以選擇陽澄湖和東沙湖作為試點。陽澄湖和東沙湖的交通條件非常優越,滬寧高速和中環東線在附近都有出入口,距離園區高鐵站均在8公里范圍內,即將貫通的地鐵3號線同時連接兩地。陽澄湖購物小鎮的核心產品是大閘蟹和珍珠,兩者都具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同時具有互補性。大閘蟹用餐飲的形式豐富了購物小鎮的消費模式,珍珠則淡化了大閘蟹的季節性,兩者圍繞養殖、加工和餐飲給予游客更多的體驗。東沙湖購物小鎮是把蘇州各大工業企業的知名產品集中起來展示和銷售,比如博世的汽車零配件、百得的電動工具、三星的家電、飛利浦的小家電等在普通商場不容易直接購買或者品種不齊全的工業產品齊聚一堂,讓消費者逛一個東沙湖購物小鎮就可以買遍世界大部分知名工業產品。
購物特色小鎮提供了一個高效、集成的產品展示和銷售平臺,不僅有助于企業有效增加產出和營收,還降低了資源成本的投入,因此購物特色小鎮的發展本身就有助于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根據法國尼斯達拉斯香水小鎮的成功經驗,購物特色小鎮的生存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游客的過程性體驗,即讓游客體驗到產品生產的全過程。陽澄湖購物小鎮可以讓消費者實地參與到大閘蟹和珍珠的養殖、加工過程中。東沙湖購物小鎮則可以通過VR、視頻、模型等方式展示產品的歷史、研發和生產過程,從而增加消費的樂趣和附加值,增加購物特色小鎮的發展動能。同時,購物特色小鎮必須持續保持產品的品牌優勢,不斷吸納高品牌價值的企業加入,保證產品的先進性和全面性。購物特色小鎮同時應具備餐飲、居住和娛樂功能,以增加對消費者的黏性。陽澄湖購物小鎮可以建設農家樂、漁家樂形式的餐館、旅館和星級賓館,東沙湖購物小鎮則可以建設快捷酒店和星級賓館,適應不同層次的消費者。
水是生命之源,親水是人類的本能,2018年中國旅客出境游十大目的地中,濟州島、普吉島、巴厘島等親水旅游勝地分列3到5位,從中可以看出中國人對于水的熱愛。蘇州是“東方威尼斯”,是建立在水上的城市,水不僅給蘇州帶來宜人的氣候、豐富的物產、流通的財富,更是已經融入了蘇州人的生活,“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水就是蘇州的名片。蘇州人對于親水的渴望可以從每年暑假個個爆滿的游泳館略窺一二,盡管某些游泳館被曝光衛生不達標,但仍不能阻止蘇州人的熱情。親水小鎮是以水上娛樂為主題,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鎮,和游泳館相比具有更多的功能和優美的環境,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于親水的需求。從夏威夷到巴厘島,從馬爾代夫到馬洛卡,親水項目都是久盛不衰的旅游熱點和城市名片。親水特色小鎮的建設有助于強化蘇州風景旅游城市的定位,分流主城區附屬功能、協調經濟和生態發展、創造“綠色GDP”。
蘇州是江南水鄉,湖泊眾多,知名的就有太湖、陽澄湖、金雞湖、獨墅湖、澄湖和尹山湖等20多個,其中太湖是我國的五大淡水湖之一。這些湖泊環境優美、具有三級以上的水質,比較適合建設親水特色小鎮。特別是太湖東岸的吳江農場村和澄湖西岸的吳中區大姚村,兩地分別位居蘇州市西部和東部,交通便利,吳江農場村屬于吳江太湖新城區域,距離東太湖大橋5公里,吳中區大姚村距離繞城高速車坊出口2公里;周邊工業設施較少,生態環境優美。可以利用的湖域面積較大,超過5平方公里,同時遠離水運主航道,積極開展各項水上運動。
親水特色小鎮體現了經濟、社會、生態三位一體的理念,因此在小鎮的規劃、建設和發展中必須要充分踐行綠色、節能、低碳和環保的可持續發展思想。具體而言,小鎮的建筑可以大比例使用環保材料,比如外墻保溫裝飾一體板、防水復合石地板和水性涂料等;小鎮的能源大量利用風力和光伏發電技術;在全鎮范圍建立雨水收集和水資源循環利用系統;賓館全部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水上娛樂設施主要采用電力驅動方式。通過以上措施,降低資源能源消耗強度、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資源生產率水平,顯著提高“綠色GDP”比例。
注釋:
①吳夢舟.探析特色小鎮的破與立[J].江蘇農村經濟,2019,(06):58-60.
②王福鑫.江蘇特色小鎮建設的路徑初探[J].江蘇商論,2018,(02):115-118.
③孟則.特色小鎮發展的新趨勢[J].江蘇商論,2019,(11):129-132+137.
④蔚林.銀發產業,不止掘金,更要暖心[J].金融經濟,2014,(0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