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實施的“重要窗口”
6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與上海交通大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突出創新引領、優勢互補,重點加強在海洋科學與工程、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務實合作,共建上海交大浙江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創新載體、重大產業化平臺,助力浙江打造“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科創高地,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
根據協議規定,未來五年,浙江省與上海交通大學將充分發揮浙江省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和上海交通大學的科技優勢、人才優勢,面向戰略新興產業及科技強國建設,開展全方位省校長期合作,并積極探索創新合作模式,突出重點,務求實效,通過合作實現共贏。
當前,浙江正處于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重要窗口”的關鍵期,正在舉全省之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布局重大科技平臺,全力打造“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上海交通大學是“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訊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諸多學科在全國名列前茅。
下一步,雙方將聚焦浙江發展的迫切需要,對標“國內一流、國際領先”要求,加快共建海洋應用技術研究院,謀劃打造海洋科學省實驗室,力爭把更多具有重大顛覆性技術項目引到浙江,更多優質科研資源布局到浙江,更多科技創新成果率先轉化落地在浙江,加快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全力打造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實施的“重要窗口”。

浙江省與上海交通大學早在2008年就已開展相關合作,并在諸多合作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如通過省校雙方的合作共建,建成了一批以上海交大嘉興科技園、平湖科技園、杭州科技園為代表的科技合作載體與產業化平臺,一批以上海交大寧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平湖智能光電研究院為代表的創新研究平臺及多個功能性研究中心,形成了以“三園兩院”為重點,沿G60科創走廊向全省輻射發展的格局。
杭州市余杭區政府與上海交通大學簽署合作共建“浙江上海交大海洋應用技術研究院”備忘錄,著力打造現代海洋跨學科領域一流研究院。
2003年,為有效克服浙江優質科研資源相對匱乏等問題,浙江開始實施“引進大院名校共建創新載體”戰略。17年來的實踐證明,共建創新載體為超常規舉措補齊創新資源短板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截至目前,浙江省已先后與清華大學、中科院、北京大學、天津大學等優勢高校院所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引進共建了一大批創新載體,有力實現了浙江科技創新能力和轉化能力的突破性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