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柳,齊傳剛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 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 200030)
帶式輸送機儲帶倉通過將輸送帶纏繞于多層滾筒,再由張緊小車拉緊游動小車,實現輸送機儲帶、放帶功能[1]。該裝置主要由張緊小車、游動小車、多節儲帶倉架、儲帶倉轉向架等組成,整體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儲帶倉結構
原設計方案中張緊裝置、多節儲帶倉架、儲帶倉轉向架通過側邊螺栓連接成一體,再由多組地腳螺栓固定于基礎。側面多組螺栓常因對齊困難帶來安裝不便的問題,用戶要求側面不聯螺栓或盡量少聯螺栓。本文首先對側面無螺栓聯接的方案進行螺栓組強度計算,當螺栓組強度不滿足要求時計算側面需要聯接幾組螺栓。再對該裝置整體進行受力分析,主要是進帶和出帶處皮帶的張力F(兩處受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由此可知,整體地腳螺栓組僅受傾覆力矩作用(水平分力抵消),各個螺栓所受橫向載荷為0,顯然與實際不符。
本文在假設各節儲帶倉架分擔橫向載荷不等的前提下,將整體拆分成部分建立螺栓組受力分析模型,計算了地腳螺栓受力并校核了螺栓強度。
該儲帶裝置包含17節結構完全相同的儲帶倉架(2組螺栓)、1個張緊裝置(4組螺栓)、1個儲帶倉轉向架(4組螺栓),且張緊裝置地腳螺栓組與儲帶倉轉向架地腳螺栓組左右對稱布置,總共由42組螺栓(前后對稱各一)固定于地基。建立的儲帶倉受力模型如圖2所示。該受力模型左右對稱,第9節儲帶倉架位于中間位置。根據對稱原理,此節儲帶倉架左右側面所受作用力相等。

圖2 儲帶倉受力模型
1) 各組螺栓所分擔橫向載荷不等。
2) 重力相對于皮帶張力較小,忽略重力影響。
3) 各個螺栓安裝狀態基本相同,即每個螺栓安裝預緊力相同,均為F0。

儲帶倉轉向架螺栓組計算:
對儲帶倉轉向架進行單獨受力分析,受力模型如圖3所示。轉向架受6層輸送帶張力F,左側儲帶倉架對其作用力F1。螺栓組中心線0—0,4組螺栓(總數N=8)與中心線距離分別為L1、L2、L3、L4。地腳螺栓受力計算如下。

圖3 儲帶倉轉向架受力模型
地腳螺栓組所受傾覆力矩:
M=H×6×F-H1×F1=724.8-0.7×F1
(1)
L1、L2、L3、L4地腳螺栓處受傾覆力矩影響產生的工作載荷為[2]:
(2)
可得,FG1=0.18M、FG2=0.007 2M、FG3=0.086M、FG4=0.18M。
由《機械設計手冊》查得,地腳螺栓處聯接要求殘余預緊力F′?FG,即F0-0.7FG4?FG,取F0=1.7FG4=0.306M[3]。
由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條件得到:
(3)
帶入相關參數后得:2.8F0+0.039 M+1.2F1=576。
聯合式(1)、(2)、(3)求解得:F0=249.2 kN、M=814.4 kN·m

通過計算結果可知,儲帶倉轉向架左側面和儲帶倉架在無螺栓聯接時,螺栓組不滿足強度要求。
2.3.1 儲帶倉轉向架與第1節儲帶倉架螺栓組計算
將儲帶倉轉向架與第1節儲帶倉架看作整體,此時傾覆力矩由6組螺栓承擔,受力模型如圖4所示。

圖4 儲帶倉轉向架與儲帶倉架受力模型

由此可見,此螺栓組滿足強度要求。
2.3.2 儲帶倉架螺栓組計算
中間15節儲帶倉架結構完全相同且左右對稱(側面螺栓未聯接),對其受力進行簡化(儲帶倉架左右側面所受摩擦力相對較小,忽略此項),單節儲帶倉架受力模型如圖5所示。

圖5 單節儲帶倉架受力模型
地腳螺栓組所受傾覆力矩Mi=H1×(Fi-Fi+1)=0.7(Fi-Fi+1)(i=2、3、4……9)
(4)
(5)
(6)
將FO=59.2 kN帶入式(6)得Fi-Fi+1=69,又因F2=281.6 kN,依次類推得F3=212.6 kN、F4=143.6 kN、F5=74.5 kN、F6=5.6 kN、F7=-63.4 kN,而F7<0顯然不符合實際,故從第7~11節儲帶倉架左右受力相等均為5.6 kN(地腳螺栓可認為僅受預緊力)。15節儲帶倉架處地腳螺栓受力情況為2~6節受傾覆力矩參生的工作拉力和預緊力、12~16節與2~6節對稱受力相同。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張緊裝置、儲帶倉轉向架與儲帶倉架之間側面螺栓均不聯接時,最大受力地腳螺栓處不能滿足強度要求。將第1節儲帶倉架與儲帶倉轉向架側面用螺栓聯接,第17節儲帶倉架與張緊裝置側面用螺栓聯接。在這種工況下,地腳螺栓組滿足強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