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栩
摘 要:近幾年,我國智能化系統的不斷深入發展,電力系統的電力生產、運用、管理等過程自動化程度不斷深入,特別是智能化技術的不斷推廣,促進電力系統的配網完全實現智能化系統控制,新的智能化技術大大促進了配網的構建和管理系統的智能化,大大促進了我國的電力系統的發展。基于智能配電系統的構建和智能模式技術的應用,本文對自動化配網的智能模式技術進行了綜合性的技術分析和討論,希望能為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電力系統;自動化配網;智能模式
電力系統的配電系統是以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為運行前提,要最大可能的縮短電力系統的停電時間,最大限度的實現電力系統的經濟效率,這就對電力系統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在構建配網系統方面,不但需要考慮配電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還要考慮環保和運行的靈活性,以此為智能配網技術開發和研究提供基礎保障。從電力用戶的自身利益出發,開展配網智能模式技術的研究是促進人類進步和商業競爭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和電力系統快速發展的最優方法。
1電力系統自動化配網智能模塊系統的構建
1.1電力系統自動化配網數據維護以及終端管理
電力系統中自動化配網智能模塊技術的核心技術是智能化系統。通過優化自動化配網系統的數據接口和智能操作環境,保證配電系統的輸入數據的精準性,
對于智能化系統的圖形和功率參數,可以實現增量模型和全模型的自動輸入輸出。由此,能夠有效地降低圖形數據的維護的重復運行次數。在自動化配電系統的終端運行中,盡可能選擇混合分布模式,這樣可以減少功率變化和更換電源對電力系統的消極影響[1]。
1.2電力系統自動化配網智能調度機制
電力系統自動化配網的智能調度系統首先可以通過電力系統數據庫的實時更新和配網模型的有效構建來檢測隱藏的風險并智能的進行報警。根據程序所設定的操作步驟及檢測步驟,可以智能化的對自動化配網系統的電氣負荷等典型參數進行常規判斷,以檢測配網系統是否存在過載違規的現象。為了事先判斷停電計劃的各期間內是否存在錯誤的手續沖突,可以將自動化配網系統中預測的薄弱階段進一步識別,檢測運行過程中是否存在技術漏洞及分配風險。然后對配網系統運行的自動管理提供強大的支持。配電系統的智能化核算程序合理的構建了電力系統的基準數據庫,減少了對電力系統不必要的停電造成的影響;還有智能化控制和故障修理技術[2]。電力系統停電、閉環電力傳輸和功率恢復是配網系統很常規的工作。根據智能配網的拓撲結構,可以有效地強化配網在智能化控制下的計算性能,建立邏輯判斷的防錯機制。把許多個操作性項目進行集成,放在集中、統一的操作程序中,將以往的手動操作系統替換為智能化控制系統。當自動化配電系統發生停電時,智能化系統可以第一時間對電力系統展開修復工作,智能地設置停電識別和主站邏輯辨別,快速的找到停電位置,然后進行隔離作業。根據配電系統的功率負載數值,智能化系統有能力采取有效的處理方法,對于能夠立即消除故障并恢復電力操作的自動化配網系統,需要與輸電網監視模式不同的可定制的系統功能。自動化配網智能模式的監視功能主要是為了滿足用電用戶的使用需求,以實現每個監視功能的個性化設置,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配網系統的接口和電源參數在整體配網系統中提出標準要求,大大提升自動化配網系統的可視化和智能化程度[3]。
1.3電力系統自動化配網數據的不斷開發
在深化電力系統自動化配網數據時,需要對不同渠道獲得的圖形和模型等數據參數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此建立一個能夠實現數據實時更新的數據庫和操作平臺以此來促進信息服務的便利化,發展手段不同的開放系統。自動化配網系統的數據庫和平臺應具有收集和集成電源參數的綜合性能,可以提供豐富的數據資源來實現知識管理,有助于電力模型的構建和圖形數據的有效維護。另外,靜態和動態數據可以通過各種控制系統更加豐富地顯示出來,而自動化配電系統對于電負荷的實時性能夠進行快速的處理和分析,可以完善的整合和總結電負荷的特性和變動狀況[4]。可以提供用于建立自動化配網的智能模式的參考值數據庫支持,能夠科學合理的改善供電企業的形象和經營水平,實現配電高峰和低谷分割的實用性和合理性。
2電力系統自動化配網智能模式技術的實際應用
2.1自動化配網系統的集中智能模式技術
自動化配電系統集中智能模式技術的運用重點是將智能化系統檢測到的系統故障的詳細信息通過斷路器等設備傳送到電力系統主站的智能化控制系統。并通過專業的數據核算和智能化系統的精準分析來確定系統故障的位置。這種方式
主要借助于自動化配網系統拓撲網絡控制和相應的控制裝置完成,以此來完成電力系統故障的隔離作業,保證整體的配網系統不受故障影響,電力系統能夠正常穩定進行配電工作。自動化配電系統的智能模式綜合考慮了諸如電負荷過載和網絡功率損失等各種消極因素。根據對電力系統的實踐性綜合分析,可以制定出一套有效的應對措施,以此來減輕電負荷過載并恢復電能損失。具體來說,就是使用用于實現對特定設備的電負荷的排他供給的控制程序,并且這種操作模式要具有通用性。這樣不但可以模式多樣的配網系統,還能夠克服和修復電力系統的缺陷。集中智能模式的技術優勢及其顯著,主要用于架空線路和環形網絡的電力結構上,保證自動化配網系統的順利運行,在推進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5]。集中智能模式技術可以自動實現在自動化配網系統故障情況下的控制模式,以及在正常運行條件下的控制模式的控制裝置靈活性,同時對于電力系統的故障有其特指性。在自動化配網系統的預設程序中,可以根據電力管理人員的操作程序,在自動化配網系統中實現設置好的程序中平穩地運行,之后對電力用戶的整體信息進行完善的分析,以實時電力數據的形式發送到主站控制系統,這使得主站能夠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保證運行過程的精準性和工作質量,確保整個系統順利的完成信息傳輸和命令傳輸工作;為了實現自動化配網系統中的無功電壓控制和功能,可以構建一個集無功電壓、電壓補償裝置、配電檢測器、儀表終端裝置為一體的兼容性集中智能模式,并且具有對系統故障自動識別和除去的功能。在控制操作期間,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動化配電系統的穩定性,可以與繼電器和其他系統保護裝置共同運行。
2.2自動化配網系統的分布智能模式技術
自動化配電系統的分布式智能模式經常用在配網系統故障后的處理階段。自動化配網系統發生故障的時候,必須馬上展開修復工作。如果存在系統故障,它會造成對配網系統裝置的嚴重損害,也會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甚至會對相關技術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6]。自動化配網系統本身具有系統故障識別、位置和隔離的控制功能,因此可以重構配網系統的網絡結構,簡化技術運用程序。分布式智能模式技術的核心設備是一個分段器,該分段器耦合多個基于FTU的斷路器。在實際操作中,分段器的重合性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一般來說,根據分段器的其他動作原理,可以將分段器分為當前的電流計量型和電壓控制型開關,第一個是根據分段器發生打開和關閉的數值確定系統故障的正確位置,第二個是根據系統主站分段器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間的時間間隔來確定故障的近似位置。分布智能模式技術主要對配電系統和電力利用終端的終端裝置產生較大影響,系統故障分析的速度和電源恢復的效率相對來說影響不大,要不斷的對系統主站進行速度確定值的更換,對應的功率參數也在不斷變化,特別是在比較復雜的配網系統中,電力系統的集成會變得更加困難,在一條線路中,上重合器和下重合器之間的相互作用效果質量不高。
3 總結
在最近幾年,我國的國民經濟迅速增長,社會發展進步飛快,人們對電力的需求不斷提高。通過智能化技術的推進,改進和優化了電力系統自動化配網的智能化技術。配網系統的智能模式技術在新信息技術的推進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優化和改善,為我國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堅固可靠的技術保證。
參考文獻:
[1]陸華兒.淺談電力系統自動化中智能技術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23):207.
[2]王維翔,張勇.關于智能技術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的應用分析[J].企業研究,2019(16):214.
[3]卞疆.電力系統自動化配網智能模式技術應用研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08):128.
[4]譚美玲,趙永銘,沈野.探討電力系統自動化中智能技術的應用[J].科技風,2018(12).
[5]付同福.關于電力系統自動化中智能技術的有效運用研究[J].科技風,2019(05).
[6]丁雪霜.電力系統自動化與智能技術分析[J].河南科技,2019(09).
(四川宏業電力集團有限公司益森電力工程分公司,四川 成都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