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鎮貴,劉剛,宋世凱,徐鋒
(廣東省惠陽三和醫院普外科,廣東 惠陽)
現階段,臨床治療胃腸腫瘤患者中主要采用外科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常用手術方式包含傳統開腹手術和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均可掃除患者病變組織,但傳統開腹手術會給患者造成較大創傷,甚至導致患者出現較大炎性反應,不利于其恢復,甚至對部分患者作用效果較差,而采用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借助該技術微創優勢,既可降低治療方式對患者影響,又可促進患者快速灰度[1-2]。本次研究主要探討對胃腸腫瘤患者采用外科手術方式的治療效果,具體分析如下。
將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胃腸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臨床查體確診為胃腸腫瘤患者,且為非哺乳期和妊娠期女性,全部患者無相關手術治療禁忌癥和相關藥物過敏現象,此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且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設置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均為40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40-70歲,平均(57.8±2.1)歲,病程0.5-1.2年,平均(0.8±0.2)年;研究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39-71歲,平均(58.1±1.9)歲,病程0.4-1.3年,平均(0.8±0.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P>0.05,可進行比較。
研究組:實施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治療方式:采用氣管插管全麻手術治療,患者維持平臥位,治療中在患者臍孔位置穿刺,并在穿刺口置入腹腔鏡,建立氣腹,將腹壓維持在15mmHg。氣腹建立后于患者左側腋前線肋緣下30mm,放置10mmTrocar為主要操作孔,并于左鎖骨中線平臍上20mm放置5mmTrocar,做一牽引孔,分離大網膜,清掃淋巴結,并建立消化道。
對照組:采用傳統開腹手術治療,具體手術方式:使用常規氣管插管全麻方式,患者治療中取平臥體位,根據患者病情狀況,并于患者上腹位正中繞臍做一10-20cm切口,按照研究組方式確定手術順序,進行淋巴結清除、消化道吻合重建手術。
觀察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肛門排氣時間、進食時間、胃管拔出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淋巴掃清個數、止痛藥試用次數和住院時間幾項指標,計量數值越低手術治療效果越理想。
統計兩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術后出血、腹腔膿腫和腸漏幾項并發癥發生率,發生率越低治療效果越好。
治療效果判斷根據患者恢復狀況確定,顯效:術后病灶消失,且未增加新病灶,無并發癥和不良反應;有效:腫瘤明顯縮小,病灶未見明顯增加,術后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無效:不符合上述兩項指標,甚至術后病情加重。
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兩組患者手術各項相關指標差異明顯,除手術時間指標外,研究組各項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2.50%,對照組為15.00%,兩組發生率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2。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0%,對照組為82.50%,兩組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3。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升和飲食習慣改變,近些年來胃癌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已經成為常見惡性腫瘤,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因此,應采用適合治療方式。針對胃癌患者治療中主要采用外科手術,通過直接掃清淋巴結方式,可快速減輕患者病灶數量,改善患者病情[3]。而不同外科手術方式對患者治療效果存在差異,以往治療中主要采用傳統開腹手術,充分暴露腹部直接掃除淋巴,該方式手術治療速度快,但創傷性較大,預后效果較差,治療安全性較低,部分患者接受度較低[4]。而隨著微創理念推廣,傳統開腹手術已經難以滿足患者和醫院發展需求,開始推廣使用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治療方式[5]。借助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微創性優勢,降低了出血量,縮短了恢復時間,可減輕患者不適感。同時降低了并發癥發生率,使用方式安全性更高,提升了對患者臨床治療效果[6]。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對比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對比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指標 研究組(n=47) 對照組(n=47)手術時間(min) 235.25±16.57* 191.34±13.67術中出血量(mL) 64.57±2.45* 124.58±3.11切口長度(cm) 4.82±1.34* 13.87±1.69肛門排氣時間(h) 2.15±1.87* 3.87±1.17進食時間(d) 6.34±1.24* 9.23±2.64胃管拔出時間(d) 2.24±0.87* 4.31±1.65術后下床活動時間(d) 3.11±0.87* 5.67±1.34淋巴掃清個數(個) 17.22±2.64* 10.37±3.47止痛藥試用次數(次) 0.97±0.37* 1.54±0.57住院時間(d) 10.35±2.43* 14.78±2.67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各項手術指標、并發癥發生率和治療總有效率差異明顯,與對照組相比,采用研究組(除手術時間)指標更優(P<0.05);說明使用外科手術治療方式,利于改善胃腸腫瘤患者病情,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胃腸腫瘤患者治療中,采用外科手術治療,可快速清除患者病灶,延長患者生存期限。而具體手術治療中,不同手術方式應用效果不同,傳統手術方式可改善患者病情,但對患者影響較大。與之相比,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具有明顯使用優勢,臨床治療效果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