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

房顫是心房顫動的簡稱,它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長,成人患病率在0.5%~0.95%之間,60 歲以上人群為1%,75 歲以上人群可達10%。
房顫發作時,心電圖上面可以看到規律整齊的竇性心律消失,代之以快速而紊亂的心房電活動(心房顫動波),同時代表心室的QRS波快慢不等,出現心室率的不整齊。臨床上房顫的診斷,依靠發作時候的心電圖就能夠明確診斷。
而如果有些患者房顫發作持續比較短的話,可以依靠自我測量脈搏與心跳來大致判斷,其表現為脈搏快慢不等,并且脈搏數少于心跳數。
當然,也可以通過24小時心電圖或者更長時間的心電遙測來判斷到底有無房顫,其診斷標準同普通心電圖。一般房顫的診斷需要快速紊亂的房性心律失常持續超過30秒以上才能夠確定診斷。
很多疾病可以導致房顫的發生,也有一部分房顫沒有明確的器質性疾病,這就是所謂的特發性房顫或者孤立性房顫,尤其常見于65歲以下的患者。
房顫的常見原因有:高血壓、瓣膜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心衰)、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心臟外科手術后、心肌?。ㄈ鐢U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冠心病、心包炎、先天性心臟病、肺動脈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律失常等。
此外,大量飲酒、吸煙會增加房顫的發病風險。其他誘因還包括:勞累、情緒激動、精神緊張、攝入咖啡因、缺氧、電解質紊亂、嚴重感染及某些藥物的影響等。
需要特別指出,冠心病導致房顫的比例其實不高。很多患者會在有房顫的時候就被戴上了“冠心病”的帽子,其實是之前對疾病認識不全面造成的。
房顫的癥狀多種多樣,因人而異,因病情而異,主要取決于有無基礎心臟病、心功能情況、心室率快慢及發作形式、個體敏感性等。
心室率(也就是最終的心跳頻率)不快時可無癥狀,尤其在慢性或者長期持續性房顫患者中可沒有明顯的癥狀;反之,如果心室率增快了,就有可能有心慌、胸悶、氣短、頭暈、乏力等癥狀,有些患者還合并有大汗、小便增多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
心跳特別快的患者可以出現血壓下降、心功能不全等,而表現出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等表現;嚴重者可導致急性肺水腫、心絞痛或心源性休克等。
此外,部分陣發性房顫的患者在房顫終止自動轉復為正常竇性心律的過程中,會出現心跳減慢甚至心臟暫時停跳的情況。一般情況下,如果2~3秒鐘沒有心跳出現,部分敏感患者會發生眼前發黑,甚至短暫的意識喪失,以致暈倒在地。當然,也有部分患者特別能夠耐受這種情況,尤其是老年患者,有時候在出現長達20 秒沒有心跳的情況下也僅僅表現為頭暈不適,而不出現暈厥。
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尤其是慢性或者長期持續性房顫患者,可以沒有明顯的自覺癥狀;然而,房顫的危害依然存在。這樣的患者很多是在體檢時甚至是出現腦中風時偶然發現的。
1.血栓形成與栓塞 由于房顫時心臟跳動非常紊亂,血液的正常流動會受到影響,最終在心臟內(尤其是左心房內的左心耳)形成小的血栓。一旦血栓脫落就會阻塞血管,阻塞到什么血管就造成相應臟器的損害。如果堵塞了腦血管就發生腦栓塞(腦中風),阻塞了肢體動脈就造成肢體壞死(嚴重者需要截肢),阻塞了腎血管就造成腎臟壞死等。
2.心臟擴大、心力衰竭 房顫發作時可以通過一系列復雜的病理學改變,造成心臟出現相應的適應性改變。這些改變如果不能及時終止的話,將會導致心臟猶如“吹氣球”般逐步擴大,最終發展成為心力衰竭。而心臟擴大、心衰等將再次導致房顫的進一步持續,兩者互相作用,造成惡性循環。
3.病死率增加 在沒有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房顫可使病死率增加1 倍。合并心衰時,房顫者比沒有房顫者病死率男性增加2.2倍,女性增加1.8倍。
4.影響工作及生活質量 房顫患者(尤其是陣發性的快速心室率的患者)一般會有心悸、頭暈、氣短等,感覺不舒服,工作及生活質量均會受影響。心功能比較差的,日常生活也不能勝任。部分房顫患者癥狀嚴重,如有乏力、呼吸困難、暈厥等;有潛在心功能不全者則可引起急性肺水腫。
房顫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多種因素,包括發病原因、誘因、發病頻率、癥狀、經濟條件等。
首先對于那些可以根治的病因或者誘因,如甲亢、急性心功能不全、心包炎、急性心梗、急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等需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室上速、室速患者在心律失常持續時間比較長的時候會出現房顫。而將這些相對比較簡單的心律失常通過射頻消融根治之后,這些患者就再沒有房顫的發生。
房顫的治療原則:①抗凝,以減少房顫造成的血栓風險;②轉復房顫,終止房顫的發作并維持正常的竇性心律;③控制心室率,即控制房顫時的心率,以減輕癥狀。
1.抗凝治療是基礎,在這之上再考慮其他治療 抗凝藥物如華法林,可以減少發生血栓形成的危險和預防中風。華法林可以使房顫病人中風發生的危險性降低60%。當使用華法林的時候,應當定期化驗血液?,F已出現一些不需要反復監測的新型口服抗凝藥物,如達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藥物,也可以替代華法林,其效果等同但是費用相對較為昂貴。一些不能耐受華法林的病人可以用阿司匹林或接受左心耳封堵術治療。是否需要抗凝以及抗凝強度的選擇,需要臨床醫師結合患者的病情予以抉擇。
2.轉復房顫,使患者從房顫心律恢復竇性心律 復轉房顫有藥物復律和電復律2種方法。藥物復律是應用藥物治療達到恢復竇性心律的目的。電復律是用2個電極片放置在病人胸部的適當部位,通過除顫儀發放電流,重新恢復竇性心律的方法。房顫電復律的即刻成功率約在86%~94%之間,藥物復律的成功率低于電復律,對于新近發生的房顫轉復率在70%~80%,對其他病人則低于50%。
電復律不是根治房顫的方法,病人的房顫往往會復發。很多病人在復律后還需要使用藥物以維持竇性心律,但并非藥物就能夠將竇性心律維持住。目前最為有效的胺碘酮,其長期有效率也不超過60%,且長期服用的副作用也很多。
但是,通過導管消融治療和外科迷宮手術治療等方式,則有可能將房顫給根治掉。
導管消融治療適用于絕大多數房顫患者,創傷較小,可以重復進行,病人易于接受,但是費用比較高,成功率受多種因素影響。外科迷宮手術,目前主要用于因其他心臟疾病需要行心臟手術治療的房顫病人,手術效果好,但是創傷大,患者不易接受,一般只能做1次。
3.控制心室率治療 主要用于不能轉復心律的房顫患者,尤其是長期持續性或者慢性房顫的癥狀控制。如果患者目前能夠耐受房顫,生活質量沒有什么影響,能夠接受房顫長期存在的話,那么可以選擇控制心率的治療方案。但是,房顫將仍然存在,而以后可能會導致心臟擴大、心功能降低等并發癥。
大多數腦卒中在發作之前都有一些預警信號,這些信號在幾分鐘或幾秒鐘內可以緩解,但往往被人們忽略或者有人抱有僥幸心理感覺會挺過去。
在此提醒大家,如果有下列情況就要提高警惕了:①突然頭疼;②口眼歪斜;③流口水;④眼前發黑;⑤站立頭暈;⑥睡不醒;⑦突然耷拉眼皮;⑧走路跑偏;⑨莫名暈倒;⑩手腳無力、麻木;○1看東西重影;○12忘事。一旦出現以上信號,家屬要撥打120急救電話,送患者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