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不同的譜例版本和演奏版本對于復調作品的理解和演繹都是不一樣的。這對于初接觸作品或者拿到新譜的我們而言就會產生很多的誤區,其中包括因版本理解的差異而造成實踐學習理解上的偏差。通過對不同版本的C大調前奏曲的研究,可以加強自己對于音樂的理解和演奏。不同的版本會有標注不相同的地方,每個版本都各有可取之處。如何選取適合自己演奏的版本,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C大調前奏曲;版本;應用;對比;影響
【中圖分類號】J624.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10-0021-02
【本文著錄格式】禤韻健.巴赫《平均律曲集》C大調前奏曲版本研究分析[J].北方音樂,2020,05(10):21-22.
巴赫是巴洛克時期杰出的音樂家、作曲家。在西方音樂歷史發展長河里,巴赫對于鍵盤音樂的奉獻是巨大的,被后人尊稱為西方的“音樂之父”。《平均律曲集》是巴赫的鋼琴作品中最杰出的鋼琴作品集,被稱之為“鍵盤樂的舊約圣經”。巴赫的《平均律曲集》作為鋼琴復調音樂中最杰出的作品,由上下卷組成共四十八首。
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會出現非常多不同版本的譜例,而不同版本的譜例版本和演奏版本,對于復調作品的理解和演繹都是不一樣的。這對于初接觸作品或者拿到新譜的我們而言就會產生很多的誤區,其中就包括對于版本理解的差異而造成實踐學習理解上的偏差。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不同的時代對于版本的研究出版要求都是不同的。通過對巴赫的文獻收集研究,我發現其實巴赫本人對于其作品中的速度力度并沒有特別明確的規定及要求。單憑自己的領會和風格去處理,會產生對于樂曲風格內涵精神不一樣的理解。
通過相應的文獻收集研究,我發現對于巴赫版本的評價不一,如何選擇適合自己演奏學習的版本就變得非常重要。以下就對不同版本的巴赫《平均律曲集》中的第一首C大調前奏曲版本進行分析比對。
一、樂譜常用版本的應用
巴赫的《平均律曲集》是在18世紀中葉所完成的復調作品曲集,巴赫在自己的一生當中并未成名,在其死后的50年間被世人所遺忘。但是在隨后的1892年,門德爾松在柏林上演了巴赫的《馬太受難曲》,使巴赫的藝術價值開始被世人所重新了解,人們才開始重新認真研究巴赫的鋼琴曲目。巴赫的《平均律曲集》將十二平均律全面系統運用到音樂創作實踐中,證明了平均律的優越性。
C大調前奏曲是巴赫平均律中流傳比較廣泛的一首前奏曲。在巴赫生前由于當時的時代條件所制約,出版行業處于起步的階段。1851年,萊比錫才開始出版巴赫的全集(手抄本),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版本的巴赫《平均律曲集》也就越來越多。對于《平均律曲集》中出現的C大調前奏曲的版本和樂譜選擇也讓人眼花繚亂。如何選擇適合自己演奏的版本,選擇正確更權威、更精確的版本就變得非常重要。以下我就目前社會中流傳性比較廣泛比較典型的版本進行對比。
海恩里希版(手抄版):該版本是巴赫的學生海恩里希的手抄版的巴赫C大調平均律,也是最接近于巴赫原意的一個版本。該版本最接近于巴赫的原意,具有研究價值。由于歷史年代比較久遠及是手抄版的原因,所以相對比較模糊,包括使用的符號與常用的符號與現今也有不相同的地方,因此該版不太適宜演奏所使用。
車爾尼版:車爾尼版《平均律曲集》于19世紀30年代出版于維也納。車爾尼版本在演奏指南和標注注釋都非常清晰。對于教學研究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無論是裝飾音、強度、力度等演奏記號都標注得非常清楚,對于演奏經驗較少的學生比較適用。該版本在19世紀是比較廣泛采用的版本,直到今天我們常常使用到的版本中也有車爾尼版。該版本的C大調前奏曲,車爾尼對于也寫了相應的速度要求。該版本規定了Allergo節奏的節奏,在眾多的版本中車爾尼版的速度是相對較快的。車爾尼版本的C大調前奏曲,更接近于浪漫主義時期的演奏特點,車爾尼在該版本中并未標明音樂的原始資料的來源。
布索尼版:該版本在演奏時需要注意的地方都標出了相應的標注,并且對于前奏曲演奏中需要注意分析的結構特點、旋律特點等都有重點的解釋。指法、速度、演奏符號和踏板等對于相應需要演奏時提出的問題都有標注。雖然該版本對于演奏方法等描寫得非常詳細,但是并未還原巴赫的原意。例如踏板等有很多都是編者加入到該版本的演奏指示當中的,而當時巴赫的手稿并未見其有踏板的加入。
凈版(urtext): 在20世紀左右出現了一種新的藝術追求,就是盡可能地去除樂譜上后人添加的標記和詮釋,讓演奏者能看到作曲家最初意圖的版本。這種剔除后人添加記號的版本通常被稱為“凈版”。該版本的C大調前奏曲,最大可能還原了巴赫的原意。巴赫的手稿其實并不注明任何的演奏指示,凈版是目前的演奏家、教育家等比較推崇的一個版本。
二、樂譜版本演奏標識對比
海恩里希版的C大調前奏曲是對巴赫手稿進行手抄的一個版本,該版本中踏板標記、力度記號、表情術語、指法、速度等都無相應的規定。但是由于是手抄板比較模糊,很多的符號標記也與現代的一些符號有區別。該版本極大程度還原了巴赫作曲時的意圖,是最接近巴赫手稿的一版C大調前奏曲。
車爾尼版的C大調前奏曲除了沒有對踏板的標記要求,力度記號、表情術語、指法、速度規定都有標記,相對照也是比較詳細的。在目前使用該版本進行教學和演奏學習的人還是比較多的。指法方面雖然有標注出來,但是沒有布索尼版本的指法標注得多。
布索尼版的C大調前奏曲無論是踏板還是力度記號、表情術語、指法、速度規定,都具體地寫出來。在多個版本的對照中,布索尼版本的C大調前奏曲是最詳細的。但是同時也加入了很多布索尼自己對于該樂曲的理解,掩飾了巴赫的原來的一些標記。
凈版的C大調前奏曲除了有的指法標注,踏板標記、力度記號、表情術語、速度都是沒有的,指法標注的地方也是比較少的,只有一兩處地方對指法標識出來了。使用該版本是演奏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去選擇適應匹配自己演奏的指法,更直接對該樂曲加入自己的思考研究并且總結。
以上4個版本雖然演奏標識都不是相同的,都加入了編者自己的思考和編者通過對巴赫樂曲風格等研究的結果。對比4個版本的C大調前奏曲來看,海恩里希手抄版標記內容較少,真實反映了巴赫時期的標注特點有助于現代學者對于巴赫風格的研究,并且澄清了巴赫本人對于C大調演奏的意圖。布索尼的版本較為全面,但是加入太多布索尼所思考的內容,遮蓋了當時巴赫自己做的標記。車爾尼的則是更多加入了19世紀演奏家所演奏風格特點的思考,規范了演奏的方式,更接近于19世紀的演奏風格特征,但是卻忽略了演奏時更多的可能性。凈版更返璞歸真,追求巴赫的原意,使演奏者可以擁有更多演奏選擇的可能性。
三、樂譜不同版本選擇所產生的演奏影響
樂譜的選擇會對我們的演奏所產生的影響,不同的版本之間的特點都不相同,選擇不同版本的樂曲是我們正確理解巴赫音樂風格的前提條件。因此,選擇不同版本的對比研究就變得非常的重要。巴洛克時期的演奏風格和音樂的特點是相對其他的時期較為具有特殊性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是鍵盤樂迅速發展的一個時期。
C大調前奏曲在演奏時,需要注意左右手之間的和弦銜接,必須做到流暢。每小節保持相應的時值的同時,對于音色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布索尼的踏板要求可以使演奏中的連貫性加強,但是同時減低了兩手銜接之間的難度。這對于演奏者而言,未必是最好的選擇。海恩里希的手抄版對于演奏者如果在選擇的時候,由于一些音符符號的與現代的音符不相似,會加大演奏者在演奏識譜時的時間,加大演奏時的難度。因此,我認為海恩里希版本的C大調前奏曲更適合學者或者樂譜研究者對其進行研究比對工作所使用,演奏時則需要慎重選擇。
車爾尼版對于速度的要求是比較快的,但是當時巴赫對于速度并未進行固定的要求,因此,這個版本如果演奏出來的風格更多是接近于19世紀的演奏風格。車爾尼版的演奏速度為Allergo,但是布索尼的速度要求卻是Moderato,對于速度并未有具體的要求。在力度、表情術語、踏板上的不同都會造成演奏時的區別和偏差。沒太多演奏經驗的演奏者選擇版本時可以更偏向選擇車爾尼或者布索尼的版本,這兩個版本在這些標記上標記得更詳盡。車爾尼和布索尼的版本可以在演奏中提供很大的幫助。專業的演奏人員可以盡可能地選擇凈版去進行分析演奏,以增加演奏時更多的可能性。
四、結語
通過對不同版本的C大調前奏曲的研究,可以加強自己對于音樂的理解和演奏。不同的版本會標注不相同的地方,每個版本都各有可取之處。不同的版本之間相互對照、相互結合演奏時也有可能會帶來不一樣的感悟。在進行學習和演奏前通過不同的途徑全方位了解C大調前奏曲,可以加深對該曲目的印象,演奏時事半功倍。選擇適合自己的樂譜版本,可以更直接、全面客觀了解巴赫的音樂內涵,演奏時更接近于巴赫的音樂風格。
參考文獻
[1]鐘裕森,崔世光.談談有關巴赫版本的選擇(上)[J].鋼琴藝術,2003(9):36-38.
[2]鐘裕森,崔世光.談談有關巴赫版本的選擇(下)[J].鋼琴藝術,2003(11):42-44.
[3]王新.論演奏中巴赫作品不同版本的選擇[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32,34.
[4]張瑩.巴赫《d小調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的版本及其形態研究[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6(4):100-105.
作者簡介:禤韻健(1993—),女,漢族,廣東羅定,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音樂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