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琛
記得很多年前到北方某小城市采訪。大約18時完成了所有采訪,走出采訪對象家里的瞬間,我有些“驚訝”:整個城市,黑了!
饑腸轆轆的我和兩個同行不得不直接打輛出租車,讓師傅載我們去可以吃飯的地方,街邊小攤也可以。沒想到,師傅竟然也不熟悉,表示只能帶我們去碰碰運氣,不知道小攤是否還開著。
車子開了有段時間,最后在一個昏暗的巷子口停了下來。講真,如果讓我一個人走進去,肯定是不敢的。燒烤攤前沒幾個客人,但不管怎樣好歹吃上了飯。
之后再出差采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總會挑當地夜晚最熱鬧的地段。記得有朋友曾經問我,去過那么多地方,你怎么評價一座城市好不好?于我,很簡單,它的夜必須是“亮”的。再直白一點,讓我在結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后,有地可以放松,可以消費。
所以說,發展夜間經濟是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選擇。這句話所言非虛。
穿梭于夜晚的街頭,無論是商場的霓虹,還是小店的煙火,那些人頭洶涌、五光十色的熱鬧場面,不僅讓人很有安全感,更是生活的本色。
找個街邊的小攤,隨性坐下,點上當地最具特色的小吃,一邊品嘗獨具特色的滋味,一邊聽周圍的人用當地的方言說說笑笑。這才是了解一座城市最快的方式,去它的夜里浸泡,那里有城市的靈魂。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最近,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一種乘風破浪的姿勢,火了。
三十位出道多年的中年女星重新組團,又嬌又颯,又唱又跳,成功地讓屏幕前寄托渴望滿是期待睜大星星眼的粉絲們口水流滿地,小鹿亂撞老鹿蹣跚一顆心兒顫呀顫。
整齊劃一的舞蹈步伐、集中且高強度的訓練、十幾歲的花樣年華,這是既定的女團成員的概念。而《姐姐》最大的挑戰,恰恰就是打破原來那套固有的認知、固有的要求。從這一點看,它是一個“反女團”的女團,多元化、個性化的審美體系,成為了亮點。
當然,節目也有爭議、也有缺憾,但它出現了,就算是一種進步。
希望,將來無論是艷光四射的女明星,還是平平無奇的普通中年女子,都可以笑吟,“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