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姬
漫畫/ 崔泓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下稱“民法典”)正式生效。如何確保這一“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和“權利憲章”能夠全面實施,全社會還有半年的時間來全方位布局。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韓強對《新民周刊》表示,民法典調整的范圍極其廣泛,因此它的實施也要從國家治理的角度來加以認識。
此次頒布的民法典,首先是對于國家公權力的運行劃定了行使的邊界。法治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籠子就包括民事法律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5月29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載體,很多規定同有關國家機關直接相關,直接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權利義務關系。國家機關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必須清楚自身行為和活動的范圍和界限。各級黨和國家機關開展工作要考慮民法典規定,不能侵犯人民群眾享有的合法民事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同時,有關政府機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要依法履行職能、行使職權,保護民事權利不受侵犯、促進民事關系和諧有序。民法典實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級黨和國家機關履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尺度。
全國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沈德詠表示,不能簡單把民法典理解為只是針對個人和社會組織的私法,作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法典對各有關國家機關的履職活動具有深遠影響,必須認真對待、審慎把握、全面貫徹。比如民法典明確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這必將對公安、海關、移民等機關的執法工作產生直接影響。比如民法典規定,從事與人體基因等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的,不得危害人體健康,不得違背倫理道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這必將成為衛生健康部門新的執法依據。
在韓強看來,民法典起到了保護人民權利的作用,最大的一個意義在于極大地為我們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制度工具,這對于改善國家治理大有裨益。所以,各級黨和國家機關要認真學習,只有學好了學透了,才能嚴格遵守并全面執行好民法典的規定。
要想做好《民法典》實施工作,普通老百姓也要適當了解民法典。
民法典體系龐大、專業性極強,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需要專業人士加以解讀,用普通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將民法典送到基層一線。
民法典共7編1260條、10萬多字,是我國法律體系中條文最多、體量最大、編章結構最復雜的一部法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要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將其作為“十四五”時期普法工作的重點來抓,引導群眾認識到民法典既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也是全體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循的規范,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要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民法典專業術語很多,要加強解讀。要聚焦民法典總則編和各分編需要把握好的核心要義和重點問題,闡釋好民法典關于民事活動平等、自愿、公平、誠信等基本原則,闡釋好民法典關于堅持主體平等、保護財產權利、便利交易流轉、維護人格尊嚴、促進家庭和諧、追究侵權責任等基本要求,闡釋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規定新概念新精神。
2020年6月18日, 安徽合肥,《中國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新華書店上架銷售。
韓強指出,對人民群眾普法,并不是要求他們對于民法典爛熟于胸,但至少對民法典的精神理念和主要的權利類型有所了解和掌握。退一步講,現在人民群眾維權意識普遍較高,但只有正確理解了法律才能正確去維權,避免盲目維權和過度維權。很多老百姓只有維權意識,沒有維權能力,對于很多權利的內涵存在似是而非的認識,反而造成了很多新的社會矛盾,背離了法治精神。因此,我們在要求國家權力不能越界的同時,也要求人民群眾正確理解權利,在維護個人權利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權利和社會公共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是在權利保護和行動自由之間取得平衡,民法典的實施有助于促進社會的穩定和諧,營造一個良好社會的協作模式和共生模式,促進全社會團結。“現在優良家風也寫進民法典了,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很多核心要義都在民法典中有體現。可以說民法典的實施對于促進社會精神面貌和整個社會團結起到保障作用和導向作用。”韓強表示。
目前,我國正處于在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簡稱“七五普法”。韓強建議,充分利用好民法典正式生效前的這半年時間,集中進行民法典普法工作。例如,韓強所在的華東政法大學就組建了民法典宣講團,不定期地進上海各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區進行民法典的宣講。
的確,民法典體系龐大、專業性極強,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需要專業人士加以解讀,用普通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將民法典送到基層一線。在互聯網發達的新時代,加強民法典普法工作,可以用好“云普法”——這不僅是指運用各種新媒體手段做好民法典條文解釋工作,也包括通過庭審網絡直播,讓普通民眾在真實案例中了解法律知識、提高法律素養。
在民法典倒計時半年間,希望社會各方面為民法典普法工作創設良好的制度環境,提供充分的人力物力財力保障,確保民法典正式生效后更好地保障人民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