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融媒體環境下音樂傳播呈現多種方式,早期傳播者和受傳者之間未經任何數字平臺作為中介進行傳播,到現在通過音樂直播、短視頻等方式進行音樂傳播。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其對音樂傳播的影響也符合傳播媒介的發展規律。本文以“抖音”短視頻為切入點,從融媒體角度探索其對音樂傳播系統的影響和建構。
【關鍵詞】融媒體;音樂傳播;建構;音樂短視頻
【中圖分類號】J60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11-0240-02
【本文著錄格式】韓璐.融媒體環境下音樂傳播系統的建構——以“抖音”短視頻平臺為例[J].北方音樂,2020,06(11):240-241.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技進步和媒介新生態給音樂傳播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傳播者與受眾不再遙遠的,二者可以通過各種媒介平臺直接進行線上交流。音樂短視頻平臺以獨特的視角和強大的用戶量為音樂傳播系統帶來了廣闊的空間和新的發展,也對整個音樂產業乃至整個文化產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音樂短視頻對音樂傳播系統的創新發展
近些年來,隨著互聯網和全球信息化的發展、傳統媒介與新媒介的融合,音樂類短視頻平臺和音樂直播平臺開始浮出水面。“抖音”短視頻平臺自上線以來以用戶為主要適用對象,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到制作當中,人人都是導演,人人都是藝術家,這也符合后現代藝術發展理念,極大地縮減了音樂傳播的時間和空間,并且不受任何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拍攝。
(一)受傳者身份的轉變
互聯網拉近了傳播者和受傳者的距離。短視頻的興起更是改變了受傳者的身份,他們由被動變成了主動。新媒體時代,人人都是傳播者和接收者,傳者和受者的界限逐漸模糊。
受傳者與傳播者身份趨同。在新媒體時代下,許多受眾研究成果已經表明,接受者與傳播者身份越來越接近。他們在創建媒體內容之后,通過各種社交軟件分享短視頻,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形成了自己的傳播渠道。“抖音”主打“短視頻+音樂”模式,通過很多應用上的視頻處理工具降低內容生產的門檻,讓UGC(個人用戶生產內容)的個人或者小團隊可以生產出PGC(專業生產內容)質量的內容,體現了極強的內容工具屬性。新媒體音樂信息傳播是雙向的,每個受眾既是音樂信息的接受者,同樣也是音樂信息的傳播者。每一個人都成為音樂信息的發布者,個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傳播自己關注的信息。受眾身份的轉變為音樂傳播增強互動性,也為音樂傳播生態系統建構帶來了深遠影響。
(二)垂直差異化定位
在垂直領域范圍內,用戶通常具有共性標簽。抖音背靠今日頭條,借助今日頭條的算法推薦,根據用戶的觀看習慣和點贊視頻進行視頻推薦,一般在觀看前九個視頻就會為用戶定位好標簽,契合用戶的興趣點,既形成了流量優勢又增加了用戶的粘性。
“抖音”在對用戶垂直差異化定位中,更加注意音樂對于用戶的影響,會根據用戶所喜歡的音樂風格來進行推薦,使大量的原創音樂人能夠把優秀的作品展現出來。例如《一曲相思》《芒種》等歌曲也都是經過短視頻達人的二次翻唱而走紅,短視頻的草根性、傳播力都讓歌曲出其不意成為爆款。這些歌曲大都有固定的模式、旋律朗朗上口、具有動感的節奏,用戶進行選擇時,大多會使用這些歌曲的高潮用作背景音樂。
(三)傳統音樂文化的創新
抖音在專注于年輕文化的同時,深知要想走出國門就必須根植于本土文化。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之下,短視頻平臺也要增強用戶的民族認同感,這是未來音樂短視頻發展趨勢。2020年的抖音“看見·看見”音樂計劃合輯大碟《國韻潮聲》,突破性地將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多元化中國傳統音樂元素及表演形式,和在抖音平臺上廣受歡迎的多位抖音音樂人本身風格特色進行了碰撞、融合、創新,最終形成了既有傳統之根源韻味也有現代之靈動美感的新“國韻”音樂,即將為華語樂壇帶來一股沖擊性的流行浪潮。
“傳統音樂文化+音樂短視頻”形式呈現,創新了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播方式,使年輕用戶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也愿意參與到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播和發揚中來。利用融媒體環境使傳統披上了“新衣”,這也是完善我國音樂傳播系統的重要方式。
二、短視頻在音樂傳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音樂版權規范意識不足
在音樂傳播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音樂版權,不管是音樂短視頻平臺還是在音樂直播中,版權意識一直是各大音樂平臺都要涉及的,這也是平臺發展好壞的關鍵因素。在“抖音”平臺中,也有好多歌曲是被二次創作和修改了,更有一些作品在改編后使原創作品在沉寂許久之后爆紅。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其中的版權問題就可以忽略不計,短視頻音樂平臺應該更加注意對音樂作品使用的版權問題,保護好音樂制作人的利益。“抖音”當中存有大量的原創歌曲,通過用戶的使用轉發點贊之后,獲得了很大程度上的關注。音樂短視頻平臺應該保護詞曲作者的利益,使其不受侵犯。
(二)音樂拍攝內容同質化嚴重
縱觀國內各大短視頻平臺,內容同質化問題一直困擾著用戶,相同的內容歌曲反復密集地推送給用戶。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為了強調“娛樂性”,“抖音”中的音樂還是以流行為主,純音樂也大都是以搞笑效果所呈現,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聯系了市場,貼合了受眾興趣,贏得了一些市場份額,但是引起了受眾的審美疲勞從而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從音樂產業全鏈條來看,音樂類短視頻承載著巨大的能量,音樂傳播是指各種音樂類型的傳播,而不是單一音樂類型傳播。確實,受眾的興趣還是以流行為主,但是并不能說明電音、爵士、古典等音樂風格沒有一席之地。音樂短視頻平臺應該還是以音樂入手,通過垂直細分差異定位來找到自己的特色之路,從而擁有更強的用戶群體和用戶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