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睿

摘要:隨著移動支付、位置信息服務等環節打通,餐飲O2O行業呈現爆發式增長。雖然外賣行業發展速度快,但問題也顯現出來,近幾年有關外賣食品安全、配送速度慢等方面的新聞越來越多。消費者一方面享受外賣帶來的便利,一方面又對食物安全、平臺監管不到位、送餐速度慢等問題感到擔憂。本文對目前外賣行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結合外賣品牌“優糧生活”的運營模式,給出行業發展建議。
關鍵詞:外賣行業;發展建議;至味優糧
一、外賣行業發展情況及“至味優糧”品牌概況
(一)外賣餐飲行業現狀
據Trustdata統計數據,2019年中國外賣行業市場交易額達6 035億元,相比2018年的外賣市場交易總額增長了30.8%。受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外賣用戶規模與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伴隨著國內疫情形勢轉好,企業復工復產以及無接觸外賣的實行,外賣用戶數量開始回升。截止到2020年3月份,互聯網外賣用戶達到了39 780萬人,使用率也達到了44.0%,預計2020年外賣行業仍會保持中高速發展。
近幾年來隨著行業體量的增大,外賣開始呈現更多元的趨勢。趨勢之一是數字化升級,外賣在原有的第三方平臺基礎上,開始出現共享廚房、商戶側、用戶側、配送測等多元的服務體系。趨勢二是隨著互聯網餐飲的邊界擴大,爆款小店、連鎖品牌、健康營養成為外賣行業的關鍵詞,消費者更加追求豐富多樣的菜品。
趨勢三則是外賣的外延不斷地擴充。生鮮、鮮花、日用品等訂單量增速很快。外賣將會滿足不同用戶需求,開辟兒童餐、營養餐、老年餐等多樣化的生產及營銷服務。
(二)外賣品牌“至味優糧”概況
至味優糧(原優糧生活)是一個創立于2014年的私房菜外賣品牌,主打“國民小炒”,以“新鮮現做”為核心。 他通過與上游供應鏈工廠合作,將工廠提供的未加工過的原材料送進廚房,現炒現做,保證了食物的新鮮。從菜品切配到外賣半成品制作,從廚師烹飪到外賣包裝都實現了標準化,盡可能地提高了廚房的生產能力和出餐速度。
與一般外賣商家根據訂單一份份現做的模式不同,“至味優糧”是通過廠家統一配送“原材料包”,到店內只需要進行最后的烹飪和打包,既現炒現做,又實現了高度標準化。
由于這種運營模式的中間環節涉及“至味優糧”品牌方、原材料供應企業、第三方平臺、商家以及消費者,他們之間的互相監督更好地保證了食品安全。
二、外賣餐飲行業出現的問題
(一)監管不到位,食品安全問題頻出
由于外賣餐飲非現場、不透明的特點,難以保證其食品的安全衛生。近年來,有關外賣的食品安全新聞層出不窮,不堪入目的家庭小作坊、使用過期食材的黑心商家、劣質速食料理包等被頻繁曝光。消費者在平臺看到的正規營業場所,實際上是臟亂差、經營不規范的小作坊;以為是現炒現做的菜肴,卻是過期食材制成的料理包。還有一些外賣員和商家并沒有按規定取得健康證明,就從事著餐飲服務行業,這也給消費者健康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消費者無法通過外賣平臺上的文字、圖片等信息了解商家的真實情況,更不可能辨別食品是否安全衛生。如果外賣平臺對餐飲服務的提供者的審核不嚴格、準入門檻低,監管部門對平臺和商家的監督不到位,就會極大傷害消費者健康和利益,會破壞社會誠信守法的經營環境,不利于和諧社會的發展。
(二)配送速度慢,標準化程度低
隨著移動支付、位置信息服務等環節打通,網絡餐飲服務的需求量呈爆發式增長。網絡餐飲非常注重便捷和及時,要求商家能將餐品完好、及時地配送到目的地,這對商家的出餐速度和外賣員的配送速度有很高的要求。
雖然目前外賣配送已經發展得比較完善,但是也會出現商家延遲出餐時間、無故取消訂單、超時配送等情況,造成了消費者與外賣員、商家之間的摩擦,也影響了消費者體驗。這除了因為外賣配送人員在路途中花費太多時間,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餐品提供方的制作過程不夠標準化。一些商家由于沒有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制作餐品時花費時間較長且不穩定,無法在短時間大批量出餐,遇到用餐高峰往往無法及時供應,導致配送超時。
(三)外賣商家同質化,難以滿足差異化的需求
對于外賣行業來說,在一個區域內所有的店鋪都要放在一起去競爭,品牌好、個性化的商家,就會占據這個區域絕大部分的流量。但在目前的外賣市場環境下,商家的同質化現象比較突出,很多商家沒有自己的特色,很難與周圍商家區分開。同時大多數外賣商家不會定期進行產品創新,難以滿足不同人群和消費者不斷更新的需求。這些都導致消費者對店鋪的忠誠度很低,商家無法激烈的競爭中占據優勢。
(四)外賣包裝的環保問題
互聯網餐飲為現代社會提供便利,但也帶來了巨大的垃圾產量,極大的浪費了社會資源。我國一線城市每天的外賣訂單量能達到上千萬個,用于外賣的包裝物、餐具成為城市的巨大垃圾來源。除了外賣數量巨大,商家為了提升品牌形象會對食品進行的過度包裝,過于繁復的包裝更加大了環保壓力。而大多數外賣出于便利和成本的考慮,基本都是使用一次性包裝,消費者食用過后就會丟棄。而這些被丟棄的一次性包裝由于沾染大量油污,很難再進行回收并二次利用,造成了大量浪費。
三、對外賣餐飲行業的發展建議
(一)建立多元協同的監管機制,加強監督力度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消費者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政府監管部門應該強化、完善現有的監管體系,不定期對外賣商家的衛生狀況、食材情況進行抽查,嚴厲懲罰違規經營的店鋪;外賣第三方外臺應負起監管責任,提高商家準入門檻,對商家經營許可證、健康證等進行嚴格的審查;消費者作為網絡餐飲服務的接受方需要主動行使自己的權力,對商家進行監督和舉報;同時外賣商家、品牌也要明確主體責任,加強自己的法律和道德意識,規范自身行為,與同行之間相互監督。創造一種從外部到內部,從監管到自律,從監管部門—第三方平臺—消費者—品牌方—商家的多元協同的行業監管環境。
(二)加大技術投入,提高標準化程度
互聯網餐飲商家應該加大新技術和新模式的投入,使采購—備餐—出餐的整個過程更加標準化,提高效率。在采購和備餐方面,商家可以與蔬菜、肉食廠家合作,明確原材料供應數量、標準以及運輸流程,建立完整高效的上游供應鏈條。商家本身則需要加強店鋪工作人員的培訓,制定烹飪、打包的規范操作流程,提高員工專業素質,進行標準化操作。在外賣品牌的運營管理方面,可以借鑒“至味優糧”的策略,根據區域銷售數據和市場反饋,淘汰數據上表現不好的產品,及時更新菜品,經過幾輪循環得到該區域內最適合銷售的產品組合。近幾年來,將點餐系統、5G技術和炒菜機器人等新技術結合在一起的智慧型餐廳也開始出現,外賣行業從業者也可以進行智慧型后廚改造,保證食品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三)創新產品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要
消費者對于餐飲品牌是極度不忠誠的,因為他們有嘗鮮的需求,并且轉移成本很低。而外賣是根據人的需求來設計產品,必須不斷開發新品以滿足用戶的需求。根據“至味優糧”的運營經驗來看,他們會根據后臺數據把賣的不好的菜品下線,上線新的菜品,能做到一個月更新2次,每次更新2—3個菜品。對于外賣餐飲商家來說,提高產品更新速度能夠滿足消費者變化的需求,從而達到留住用戶的目的。
在新技術和新模式的沖擊下,外賣行業也正在從以量取勝向以質取勝轉變,不論是平臺還是餐飲品牌都需要創新餐飲組合,深挖用戶需求。例如老年人的兒童餐、養老餐、健康食譜、甜品及生鮮領域等,通過延伸新的體驗吸引不同消費群體。
(四)使用環保包裝材料,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
對于外賣過度包裝而產生的大量城市垃圾的問題,首先需要倡導商家從成本和環保角度考慮,在能保證餐品完好、方便運輸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包裝,降低包裝材料的耗費量。同時加強引導消費者正確的觀念,將主要關注點放在食品質量而不是外觀包裝上,提倡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包裝的設計和生產廠家要創新包裝物的結構,利用折疊、鎖扣紙張穿插最大程度利用包裝材料,使包裝精簡化。
外賣包裝的不易回收也是造成資源浪費的重要因素,可以將可持續材料應用到外賣包裝領域。使用可回收、可降解的綠色環保材料,例如利用農產品、植物纖維開發的新型紙質包裝,以乳酸作為原料的可降解塑料等,這些可持續材料既既能緩解環保壓力,也更利于健康。
四、結語
我國的互聯網餐飲在近五年來發展迅速,在為城市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暴露了許多令人擔憂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對其進行思考與總結,結合目前行業發展的趨勢,采取相關對策,推動外賣標準化、多樣化、環保化,這有益于整個行業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猛.餐飲外賣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現代食品,2019(21).
[2]康興濤.互聯網餐飲外賣發展研究[J].管理觀察,2016(3).
[3]李文婷,廖瑞,劉思雨,楊耀.O2O模式下外賣食品安全問題的分析及對策研究——以蚌埠市大學城為例[J].商場現代化,2019(5).
[4]劉文昌,丁菲,何奎.基于O2O模式的餐飲外賣行業發展對策研究[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7(5).
基金項目:安徽財經大學2019年度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探索外賣產業發展方向——以“優糧生活”的運營為例”(201910378170)。
作者簡介:宋 睿(1999—),女,安徽合肥人,安徽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2017級在讀本科生,主要從事經濟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