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繁宇

摘要:我們在本篇研究中應用多元統計分析中的典型相關的方法,對我國高科技技術產業中的研發創新的投入和產出之間的具體滿足什么相關的關系進行一種實證的量化研究。根據得到的相關指標進行分析。研究發現:產品研發過程中產生的內外部支出和新產品研究中的項目數對創新產出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我們還會發現在這個過程中人力資源的投入也會對創新的產出有積極的影響創新產出可以分為科技產出和經濟產出,我們可以看出目前的數據顯示我國高技術產業的創新投入大部分還是作用在經濟產出上,只有一小部分作用在科技產出上,這也值得引起我們的思考。
關鍵詞:高技術產業;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典型相關
在全球經濟飛速發展,信息化的步伐也越來越快,經濟和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被信息技術廣泛的滲透, 高科技技術有利于改善我國產業結構要素配置,使傳統產業技術發展和提升轉型,還可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對于很多的國家來說,高科技技術產業的發展的狀態和發展的程度會從創新的角度對國家的競爭實力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且還決定著一個國家在世界經濟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勢力,同時高科技技術產業對一個國家的總體創新能力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如果一個國家想要獲得發展和進步,必然要關注高科技技術產業的創新能力的發展進步。那么首先我們就要研究好高科技技術產業創新投入與創新產出的關系,從另一面理解,這也是一種創新效率的問題,關注好這個問題可以更好的促進、改善和保障高科技技術產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的前進。
一、研究變量的選取
高科技技術產業的研發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的變量需要我們來準確的選擇,綜合已經有的文獻來看,尖端高科技產業的研發和創新過程比較簡單,可以看做是在創新資源投入之后我們再獲得創新產出的一個過程。結合現有的文獻,本文擬選用6個變量來表示創新投入,選用3個變量作為創新產出,用這9個變量來進行典型相關分析。
(一)創新投入變量
經典的經濟學中,兩個最為重要的變量是財務投入和勞動投入兩個變量,我們可以結合高技術產業的具體情況,最終我們發現有6個變量比較有代表性,可以更好的解釋高科技技術產業的研發創新的投入,分別是:正在研究的產品項目支出X1、研究中的項目數X2、產品研發外部支出X3、產品研發內部支出X4、產品研發部門數目X5以及產品研發全時當量X6。
(二)創新產出變量
創新產出包括科技產出和經濟產出,科技產出代表了我國對高新技術的掌握程度和運用程度,專利數常常是一個國家對科技掌握程度的表現,綜合參考我國的專利制度來看,專利可以包括三種不同的類型,分別是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這三種類型里面,發明專利要比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的申請難度大,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也可以更好的反映科技方面的創新產出,作為指標再合適不過。有的公司是沒有發明專利數的,但是對于大多數的高科技技術公司以及高科技技術行業,整體來看,普遍現象是都有發明專利數,所以也最能從科技方面表示高科技技術行業的創新產出的水平。因而我們通過專利申請數和有效發明專利數來表示科技產出,經濟產出通常通過新產品的銷售收入來表示。 所以選取了3個變量:新產品銷售收入Y1、發明專利申請數Y2和已授權的發明專利數Y3三個變量作為產出變量。
二、典型相關的分析和模型的建立
將我們搜集到的數據用SPSS23.0軟件進行處理,最終得出典型相關分析的輸出結果,接著為了有利于我們的后續分析,我們進行了相關數據的整理以及模型的擬合。
(一)指標相關性
我們對高科技技術產業研發創新投入的六個指標之間、創新產出的三個指標之間、創新投入六個指標和產出三個指標之間的相關的關系進行測算,可以發現:1.在創新投入指標之間的相關關系中,除了研究中的項目數X2和產品研發外部支出X3之間的相關系數小于0.5,其余的相關系數都是大于0.5的,其中相關系數最大的是正在研究的產品項目支出X1和產品研發部門數目X5之間的相關系數,達到了0.995 4,這說明產品研發部門越多,研究的產品也就越多,所產生的的正在研究的產品項目支出費用就會越多;產品研發內部支出X4和產品研發全時當量X6的相關系數也很大,這可能是因為產品研發時進行的創新投入也使包括相關人員的勞務費用,所以這也說明了創新投入的人力資源也很重要。2.在創新產出指標之間的相關關系中,相關系數都大于0.9,這說明創新產出指標中,科技產出指標和財務產出指標是具有高度的相關性的。3.在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的相關關系指標中,我們可以發現每一個創新投入指標和創新產出指標都有著高度的正向相關性,每一個指標都是大于0.5的。綜合上述的相關系數分析,我們可以確定我們選取的指標是合理、科學的,所以我們使用典型相關分析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
(二)典型相關系數及檢驗
應用SPSS23.0來計算高科技技術產業研發創新投入與創新產出變量之間的的典型相關系數,通過軟件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共三組變量,顯著性分別為0.000、0.000、0.104,所以是有兩組通過了0.01水平下的顯著性檢驗。求出的典型相關系數可以代表著原始的變量所占的比重,說明之間的相互作用,我們對通過顯著性水平的兩組數據進行典型相關模型的建立。
由表中第一組典型相關方程可知,(1)在第一組典型方程中,第一典型變量U1中,正在研究的產品項目支出X1與第一典型變量U1有呈比較高程度的負向相關關系,而研究中的項目數X2、產品研發外部支出X3、產品研發內部支出X4與U1呈正相關,這說明產品研發的經費數以及研究中的項目數會對創新產出產生正向積極的影響,正在研究的產品項目支出可能會對創新產出產生負向消極的影響。第二典型變量V1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是發明專利申請數Y2和已授權的發明專利數Y3,他們都是描述創新的科技產出的,由于指標是負數,所以可以看出創新在科技產出的效果不甚理想。(2)在第二組典型方程中,第一典型變量U2中,產品研發全時當量X6和第一典型變量U2高度正相關,說明研發創新的人力資本投入對于提高產品的產值有重要作用,其次起正向作用的是產品研發內部支出X4,說明X4和X6共同影響了產品的產值。我們可以看到第二典型變量V2受到新產品銷售收入Y1和發明專利申請數Y2共同的正向影響和已授權的發明專利數Y3的負向影響,而產品研發內部支出X4、產品研發全時當量X6與已授權的發明專利數Y3的系數符號相反,我們可以推測產品研發創新的人力資本投入和產品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對于提高產品的產出有顯著的作用,但是對于能反應科技化產出的已授權的發明專利數而言,上述兩個效果并不顯著,也從側面反映出研發創新的科技產出還是有一定的缺陷。
三、結果分析
綜合典型相關模型和典型結構的分析,可以看出,產品研發的內部和外部支出以及研究中的項目數量對創新產出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這種促進作用可能表現在對創新產品的產出上,對科技產出的效果不是很明顯,并且正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對創新產出可能會有抑制的影響;同時我們分析還可以發現人力資源的相關投入產品研發全時當量對創新產出也有正向的作用,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在科技技術產業中,我們應當想辦法提高產品研發的經濟投入以及相關的科技人員的投入量,同時我們應當減少正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注意其對創新產出的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消極影響,不但如此,還應該努力加大研究中的項目數來促進企業的創新產出的提升。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創新產出中的科技產出也很重要,科技產出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看成企業的創新發展的原動力,所以應該對創新產出中的科技產出增加關注度,采取措施對科技產出做出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