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米
腸道在人體內有幾宗“最”,它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免疫器官,是表面積最大的器官。同時,腸道擁有種類和數量繁多的微生物,如細菌、病毒、酵母菌、真菌等。這些微生物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不僅能消化、吸收營養物質,合成某些維生素和生物活性物質,還可以維護人體免疫系統,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腸道還被稱為人的“第二大腦”或“腸腦”。腸腦與大腦之間雙向互通,腸腦能夠影響中樞神經系統,進而影響人的情感,認知和行為。可見,腸道健康對人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除身體外,還有心理和行為。
對于處在快速成長發育期的兒童來說,腸道健康更為重要。如果說孩子是一棵樹苗,那胃腸道就是樹苗的根基。根基不牢,幼苗很難長成參天大樹。兒童消化系統的成熟度和發育度都不太完善,消化道的微生態環境很脆弱,很容易發生腹脹、便秘、腸炎等胃腸道疾病。在此提醒家長們,保護好孩子的腸道健康,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足量飲水
保持兒童腸道濕潤,幫助軟化大便,促進體內代謝順暢。
2.飲食均衡
引導兒童多吃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粗雜糧)等。這些食物可以為“益生菌”提供營養。兒童雖然應該適量食用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但不可過量。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會加速有害菌的繁殖速度,導致分解的產物較臭。
3.每天運動
兒童每天應進行至少30分鐘的戶外運動。這不僅對于其骨骼發育作用顯著,還能刺激腸道蠕動,有益于腸道菌群的生長。
4.慎用藥物
使用抗生素藥物的初衷是治療疾病,殺滅治病細菌。但是,抗生素不僅會殺死腸道內的有害菌,還會殺死大量有益菌,導致腸道菌群失衡。所以,若兒童患病,請家長一定要遵從醫囑使用抗生素,切勿自行用藥,以免傷害孩子的腸道健康。
5.充足睡眠
《細胞》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探討了不規律睡眠習慣對腸內菌群的影響。研究人員發現,睡眠時間與時長會影響人體內的細菌平衡。晝夜顛倒或時差可引起腸道細菌失調,造成代謝紊亂。實踐證明,如果兒童睡眠不足,會導致有害菌占優勢地位,影響腸道健康。
6.用對益生菌產品
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是酸奶中的常用發酵菌,但對腸道健康真正有價值的是雙歧桿菌和嗜酸乳桿菌。活菌型酸奶和乳酸菌飲料的保質期一般在30天以內,需要在2~6℃的溫度下才能保持活性。如果這類酸奶的運輸、銷售場所不具備冷藏儲存環境,那活菌將所剩無幾,于腸道健康而言沒有食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