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
拖鞋是人們居家所穿的鞋子,多為平底,腳后跟無幫。生活中,絕大多數人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換上一雙舒適的拖鞋。它雖然不起眼,卻能讓雙腳得到放松,讓人的精神壓力得以舒緩,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拖鞋材質多樣,有皮質、TPR材質(熱塑性橡膠材料)、EVA材質(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點塑布材質(即在布上點塑膠或硅膠制成)、布底(如麂皮絨、帆布、拖把絨等)等。
我國歷史上有一種鞋與今天的拖鞋很相似,那就是——木屐。拖鞋和木屐的相似點在于,穿著者不需要系鞋帶。不過,古人的木屐并不僅限于在室內穿著。李白詩云:“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詩中的謝公屐是一種可脫卸的齒屐:上山可去前齒,下山可去后齒,以助人省力,保持平衡。我國部分地區將木屐作為雨天或雪天用鞋。南宋的《雪屐觀梅圖》中就有著木屐賞梅的人物形象。如今,在兩廣地區,很多人無論居家還是外出,都喜歡穿涼爽、防滑的拖鞋。這恐怕可以算是古代木屐與現代拖鞋的一種傳承。
拖鞋雖小,卻能反應出一地的文化特色。在許多亞洲國家,人們進入屋內一定要更換室內拖鞋,主人與客人的拖鞋通常也有所區分。描寫美國華人生活的電影《面子》中,女主人公的母親再三要求來串門的鄰居換上拖鞋。很多日本企業允許職員在工作期間穿拖鞋。但一些公共場所不歡迎穿拖鞋者入內,如餐廳、百貨商場會在店門上張貼“禁止穿拖鞋入內”的標語。泰國的玉佛寺明文規定參觀者不能穿沒后跟的拖鞋。不過,在熱帶國家,人們在戶外穿拖鞋很常見,多數餐廳也不會禁止顧客穿拖鞋入內。
★選購居家拖鞋要注意以下幾點:
1.鞋底有一定的支撐力:一些底部較薄、質地柔軟的拖鞋雖然手感很好,但對足弓缺乏足夠的支撐。尤其對常做家務者,或孩子年紀很小的撫育者而言,因室內行走頻繁,所穿拖鞋的鞋底不可太薄,且應軟硬適中——既要有一定的彈性,也要有一定支撐性。
2.防滑:安全是選購居家拖鞋時必須考慮到的問題。尤其是在浴室等有水的環境中,選擇一雙防滑性能好的拖鞋,可令穿著者免受意外傷害。
3.不可過大:為求舒適,人們常喜歡穿寬松的居家服,穿稍大一些的拖鞋。但拖鞋若過大則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尤其對老年人來說更是如此。
4.慎選皮質拖鞋:皮質拖鞋常給人有質感、上檔次的觀感。但皮革防滑系數差,與腳的摩擦力小,內外皆為皮質的皮拖鞋容易令穿著者發生危險。此外,皮革的導熱性差——冬天涼,夏天熱,并不適合作為居家鞋穿著。
5.少穿人字拖鞋:這種拖鞋多以塑料材質為底,夾角設計似漢字“人”形。因其舒適、穿脫方便、價格低廉、花色繁多,不少年輕人不僅以人字拖鞋為居家鞋,也常在夏季將其作為戶外鞋穿著。人在穿人字拖鞋時,會不自覺地回勾腳趾防止鞋子脫落,進而改變足底、小腿等的發力狀態,對人行走時的力學結構發生影響,不利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