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艾潼?張晨陽?王思惠?汪建明
摘 要:黃瓜分級對農產品加工與售賣都有很大幫助。對比中國與美國、日本和歐盟的黃瓜分級標準,分析我國與世界標準的差異,對我國黃瓜分級標準有一定指導意義,有利于促進我國黃瓜農產品的發展。統計2019年各級、各品種黃瓜價格變動,通過分析種植收益、種植面積及各國標準要求,探討我國黃瓜農產品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
關鍵詞:黃瓜;分級標準;價格;產地
1 國內外黃瓜分級標準對比
黃瓜采收以后會進行分級,目的是將蔬菜產品商品化。蔬果分級可以給市場價格與產品質量控制提供一定的量化標準與客觀指標,提高產品食用的安全性[1]。
1.1 國內外黃瓜標準分析
本文對中國國家標準[2]、USDA[3]、日本分級標準[4]與歐盟UNECE標準[5]的黃瓜分級等級標準內容進行對比分析,見表1。
1.2 各國黃瓜分級標準術語比較
對比總結黃瓜分級標準,各國標準可分為瓜條彎度、瓜體直徑、其他外形要求等。中國引用弓形高度表示瓜條彎度(每10 cm長的瓜條弓形高度)與UNECE使用的弓形高度定義相同,日本則直接使用瓜條彎度。中國引入橫徑差(距瓜把端和瓜頂端3 cm處的瓜身與中部的橫徑差)表示直徑,美國使用最大直徑(20.32 cm內測量得到的最大直徑)來表達瓜體的橫徑大小和勻稱程度。
1.3 各國黃瓜分級質量比較
中國作為黃瓜的主要產地,黃瓜整體尺寸較大,次高級等級可以達到美國最高級長度規格;弓形高度要求相較日本更高。同時歐盟對于蔬菜外形的要求十分嚴格。2018年11月,歐盟才同意開放市場上對“彎黃瓜”的售賣許可[6],等級較低的黃瓜可以走向市場,但競爭力較低。而對于基本要求,各標準基本相同,控制黃瓜質量的最低標準。
1.4 指導意義
中國作為黃瓜主要產出地之一,對黃瓜的分級指標詳細且有銷售規格分級標準。但在具體質量指標如弓形高度,與國際其他分級標準有一定差異,故我國黃瓜農產品出口到其他國家還需要再次分級。
分析分級標準差異可以得出與世界農產品的距離,同時根據分級要求,可以指導保鮮技術的發展,幫助改善農產品的發展,提高我國農產品競爭力。
2 國內黃瓜市場分析
黃瓜分級標準保障了市場上的黃瓜質量,使黃瓜種植及售賣有了可以借鑒的穩定數據。以北京新發地網站發布的2019年不同品種黃瓜價格數據為例進行分析。
2.1 3種黃瓜品種價格變動情況
如圖1所示,2019年黃瓜月均價格整體呈凹型趨勢,有季節性波動特征[7-8];不同品種黃瓜月均價格波動走勢均可大致分為5個階段:小幅上漲;大幅下滑至最低點;逐步回升至最高點;再次回落;再次上漲;其中最后階段荷蘭黃瓜呈波動性上漲態勢,旱黃瓜價格漲幅略低于前期跌幅,刺黃瓜價格漲幅高于前期跌幅[9]。
2.2 黃瓜價格變動影響因素分析
1—2月及9—12月,黃瓜種植受天氣等因素影響較大,導致生長緩慢,產量下降,市場需求量大使得供給不足,價格上升;2—6月黃瓜生長狀況良好,集中上市,市場供應超額,導致黃瓜月均價格下降[10];6—8月應季黃瓜上市且價格稍低,雖逐步攀升但幅度小;8月應季黃瓜逐漸下市,成本較高的大棚黃瓜上市[11],故月均價格明顯升至高點。2019年8—9月份氣溫均在30℃左右,適宜黃瓜生長,并未出現往年產量下降問題,故市場供應充足,月均價格有所下降。
黃瓜生長過程中遇到的環境、溫度等因素會對黃瓜價格造成較大影響,從而影響該年黃瓜凈利潤,進而影響來年的黃瓜種植情況。
3 黃瓜種植面積分析
2017年河北省設施黃瓜的凈利潤為5 008.26元/667 m2,露地黃瓜的凈利潤為2 047.11元/667 m2[12],黃瓜收益十分可觀。河北省作為中國的“農業大省”,2018年蔬菜總播種面積達787 613.33 hm2,其中黃瓜播種面積84 060 hm2,占蔬菜總播種面積的10.67%,黃瓜在河北省種植面積占比較高、規模大。具體數據見表2[13]。
對比數據可知,2018年河北省的黃瓜播種面積和產量較2010年有所下降,但單產增加。其原因可能為《2018年中國農村統計年鑒》關于蔬菜播種面積、產量及單產數據已進行核減,但其單產的增加可能是因為黃瓜種植技術的提升及黃瓜品種的優化,我國黃瓜標準不斷細化,為黃瓜產品質量控制提供了一定標準。
由表3所示看出各品種黃瓜已形成了種植規模。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的品種種植,合理的分配不同品種的黃瓜的種植面積,可以得到高等級的黃瓜,使黃瓜的種植收益最大化。
4 結語
黃瓜銷售大多采用混裝形式,這樣外觀質量參差不齊且價格低,不能實現優質優價。另外,蔬菜混裝上市,不便于貯藏和搬運,容易在運輸和裝卸過程中造成機械性損傷,影響收入。我國應鼓勵分級售賣黃瓜。隨著農業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黃瓜大棚種植技術得到提高,單產值逐步增加。而黃瓜價格變化規律受天氣影響較大。對于黃瓜的保鮮也應更注重經濟性與創新性,與國內外分級標準要求接軌,進一步提高黃瓜產品質量,促進農產品行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淑芳.果類蔬菜商品化分級標準制定和應用[J].中國蔬菜,2011(Z1):130-132.
[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NY/T 1587-2008黃瓜等級規格[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3]USDA.United States Standards for Grades of Cucumbers[S].USDA, Agricultural Marketing Service.2016.
[4]劉宏宇.日本黃瓜銷售的分級標準[J].長江蔬菜,2002(2):10.
[5]UNECE.UNECE standard FFV-15 concerning the marketing and commercial quality control of cucumbers[S].UNECE,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 2010.
[6]佚名.歐盟成員國妥協:彎黃瓜細胡蘿卜終獲準上市[J].長江蔬菜,2008(19):52.
[7]宗義湘.2012—2017年水生蔬菜價格波動分析[J].長江蔬菜,2018(6):40-44.
[8]張標,張領先.我國蔬菜價格走勢及其波動規律分析[J].北方農業學報,2017(3):123-127.
[9]孫健.河北省2018年黃瓜價格變動特征分析[J].蔬菜,2019(3):57-65.
[10]陳起鈞.蔬菜價格異常波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南方農機,2019(14):76.
[11]丁俊偉.長春市黃瓜價格波動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7(29):25-26.
[12]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司.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2018[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8.
[13]孫健.河北省黃瓜生產及全要素生產率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9.
基金項目:天津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編號:HE3054);天津科技大學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編號:298JG21011)。
作者簡介:李艾潼(1999—),女,天津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食品科學與工程。
通訊作者:汪建明(1972—),女,新疆庫爾勒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農產品貯藏與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