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G YAOYAO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人們的飲食習慣及飲食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這也就給一些疾病的發生埋下了潛在風險。痛風屬于一種常見的復雜關節炎類疾病,而且大部分年齡段的人群都可以患該病,且男性患者數量高于女性患者。痛風患者經常會在晚上出現突發性的關節疼,疼痛的關節部位也會出現紅腫、水腫及炎癥等,有的持續時間較短,有的持續數天或者數周不等。因此,應該加強對于痛風的研究和分析,找到發病機理,從根本上采取措施避免或者降低痛風的發生概率,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痛風;膳食;營養保健;發病機理
痛風是經常會聽到的一種復雜性關節炎疾病,主要是由人體內的尿酸濃度長期處在一個較高的數值導致的。人體內的尿酸是由嘌呤合成的,在日常飲食中,攝入的嘌呤只占20%,其他的是在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雖然通過外部食物的攝入量不高,但是大部分被轉化為尿酸,因此,飲食中的嘌呤含量對于人體內的尿酸數值高低具有非常大的影響。
1 痛風的簡介
痛風是由單鈉尿酸鹽(MSU)沉積所致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與嘌呤代謝紊亂及(或)尿酸排泄減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屬代謝性風濕病范疇。痛風可并發腎臟病變,嚴重者可出現關節破壞、腎功能損害,常伴發高脂血癥、高血壓病、糖尿病、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等。很多痛風患者的年齡都在35歲以上,并且男性患者的數量明顯高于女性,該病經常會引發一系列的并發癥,嚴重時可能導致患者的關節畸形,痛風可引起尿酸性腎結石,導致腎功能異常,最終出現尿毒癥等威脅患者生命的并發癥。另外肥胖是痛風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不同體重指數(BMI)的痛風患者有著不同的臨床特點,需要針對不同病人進行個體化治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的飲食結構、飲食習慣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都為痛風埋下了巨大的隱患。根據相關調查研究,痛風的發病年齡也逐漸呈年輕化趨勢,這種疾病會影響患者的心情、生活及工作,給患者及家人帶來嚴重的痛苦[1]。如果痛風患者沒有及時得到治療,拖延的后果是患者的疼痛感將越來越強,甚至讓人難以忍受。如果患者出現發燒癥狀,說明已經出現了炎癥,嚴重的會發生腎結石,甚至是腎衰竭,這些都將給人們的生命帶來嚴重威脅。因此應該關注和重視痛風,注重調整飲食習慣,合理的飲食是把控痛風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2 痛風病人的飲食建議
2.1 控制能量的攝入
對于痛風患者來說,應該嚴格把控對熱能較高的食物的攝入,一般來說攝入食物的總熱量維持在6 726~7 531 KJ范圍內是最為理想的狀態。同時患者也應該注重體重問題,不能出現嚴重肥胖,一般是要將體重控制在低于理想體重的10%~15%的狀態。對于體型偏胖的患者來說,要制定一個合理的減肥計劃,不能任由體重增長,應該嚴格的按照制定的計劃減肥,每個月減掉1 kg。這樣不但可以避免因為過多減少熱量攝入導致酮血癥,也會促進體內脂肪的分解[2]。
2.2 控制嘌呤的攝入
痛風患者要注重控制嘌呤的攝入量,這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特別是在發病急性期內,必須要更加嚴格的把控食物的攝入,盡量選擇嘌呤含量比較低的食物,一般來說需要把嘌呤攝入量控制在150 mg以下[3]。而一些含嘌呤較高的食物諸如動物肉湯、骨髓、內臟、沙丁魚以及鳳尾魚等都要禁止攝入,同時外源性核蛋白食物也要盡量少攝入,以緩解和減輕痛風的發作,減少尿酸鹽在其體內的累積量,提高身體健康指數。
2.3 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水分
對于痛風患者來說,應該在日常飲食中多攝入一些含有維生素B、C的食物,這些食物對其體內的尿酸鹽具有很好的溶解作用,從而可以幫助患者排出尿酸,有效降低體內的尿酸濃度[4]。日常飲食中的水果、蔬菜等都是非常好的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這些食物中都可以有效降低人體內血尿酸的含量,因此,對于患有痛風的病人來說,要多吃一些不同顏色、不同種類的水果或蔬菜,以有效緩解關節疼痛癥狀,促進體內尿酸的排泄。
另外,對于患有痛風的病人來說,還應該注重補充水分充足的水分有利于其體內尿酸的溶解,充足的水分也可以增加小便次數,促進體內尿酸的順利排出。這不但可以有效預防患者出現尿酸腎結石,而且對于緩解病情也是非常有效的。所以病人應該補充充足的水分,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一般來說每天要至少攝入2 000~
3 000 mL的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痛風患者都要遵循這個標準,對于心力衰竭或是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來說,應該根據自身情況合理的攝入水分,一般都是要根據前一天的尿量來確定當日的飲水量。為了有效預防夜間尿濃縮問題,在夜間也應該適當補充水分,此時可以嘗試飲用適量的蘇打水,將體內的尿液堿化。同時對于患有痛風的病人來說,可以每天進行1次熱水浴,幫助其體內尿酸的順利排泄,緩解痛風癥狀。
2.4 保障低鹽、低脂、低膽固醇的飲食習慣
為了更好的治療痛風,減少或者避免并發癥,還應該改善飲食習慣,以低鹽、低脂及低膽固醇的食物作為日常飲食材料[5]。一般來說,需要將食物中的鈉鹽控制在2~5 g,脂肪量最好控制在50 g以下,膽固醇量要把控在300 mg左右。注重多吃一些補腎的食物,諸如中醫上認可的山藥、丹皮、熟地等,可以煎水飲用,有利于排泄尿酸,同時還有滋陰補腎的功效。
2.5 禁酒、少用調味品及刺激性食品
對于患有痛風的病人來說,在日常飲食過程中更要注意避免飲酒,少吃一些帶有刺激性的食物或調味品。酒中都含有乙醇,乙醇會導致體內乳酸大量堆積,此時就會產生一系列的競爭性抑制作用,從而導致體內的尿酸無法正常排出,尿酸的累積也會導致痛風癥狀,從而給患者帶來更多痛苦。酒中也有大量的嘌呤,如啤酒中的嘌呤含量很高,會讓病人體內的尿酸含量急劇增加,這都是非常不利的。不吃或者少吃諸如辣椒、大蒜、生姜、芥末以及花椒等帶有刺激性的食物,這些食物都會給痛風埋下隱患。
3 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飲食習慣、飲食文化也得到了較大的改變,飲食結構也產生了較大的變化,這些都加大了痛風風險。因此,應該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調節飲食習慣,促使膳食結構更加合理、科學,形成更加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提高免疫力,有效預防痛風性,降低痛風復發概率,有效提高和改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穎.家庭膳食干預在預防痛風急性發作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30):150-151.
[2]馬冠生.天天吃素,怎么痛風還發作[J].江蘇衛生保健,2019(6):46-47.
[3]陳玉柱,周為文,唐振柱,等.痛風前后膳食模式變化與痛風關系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9,46(16):2938-2942.
[4]紀桂元,洪曉敏,蔣琦,等.特殊人群膳食指導[J].華南預防醫學,2018,44(3):295-297.
[5]吳若男,韓磊,趙婷.痛風營養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8,24(8):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