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需要采用有效手段進行食品檢驗。基于此,本文對靈敏度高、特異性強和自動化程度高的酶聯免疫吸附法展開了分析,并對該方法在食品農獸藥殘留、微生物和毒素檢驗中的應用進展進行了探討,可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酶聯免疫吸附法;食品檢驗;微生物;農獸藥殘留
伴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品安全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重視。而在食品檢驗方面,采用現代免疫學理論技術能夠使食品的檢驗水平得到提高,繼而使食品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酶聯免疫吸附法作為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免疫分析技術,具有快速、有效、靈敏度高等特點,在食品檢驗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
1 酶聯免疫吸附法概述
酶聯免疫吸附法簡稱ELISA技術,屬于固相酶免疫分析法,能夠利用抗體分子和抗原分子間的特異性結合特征實現物質的分離檢測。在實施分離時,在各種游離雜質蛋白中只有目的蛋白可以與固相載體結合在一起,得到特殊標記物的標記,能夠滿足物質定性和定量分析檢測需求。采取該方法,利用酶對抗原或抗體進行標記,酶起到主導作用,酶活性和抗原抗體的特異性不會受到影響,能夠滿足高精度檢測要求。在酶結合物與抗體或抗原結合后,利用顏色反應能夠判斷是否存在免疫反應。而顏色深淺與標本量成正比,因此能夠對對抗體或抗原的濃度進行測量。
2 酶聯免疫吸附法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
2.1 在農獸藥殘留檢測中的應用
應用ELISA進行農藥殘留檢測時,可以利用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對乙酰膽堿酶的差異性抑制反應完成殘留量檢測,可以得到準確的檢測結果,并且檢測方法快速、靈敏,成本較低,目前已經完成了標準化試劑盒的制備,可以用于大規模食品農藥殘留檢測篩選,如有機氯類、有機磷、菊酯類等等。在對蘋果等水果中的膦殘留量進行檢測時,利用合成的對硫磷人工抗原實施檢測,可以得到準確的檢測結果,并且該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現性。在食品中獸藥殘留檢測方面,利用競爭性酶免疫分析方法,能夠對動物源性食品中的氯霉素殘留進行檢測,并且可以達到國際上的測定低限100 ng/kg的要求。伴隨著自動化ELISA分析儀的發展,采用ELISA試劑盒可以用于慶大霉素、氯霉素、鏈霉素等多種藥物殘留的檢測。如采用r-biopharm試劑盒,能夠對牛奶、肉類等食品中的四環素、土霉素濃度進行檢測,4 h左右就可以獲得結果。
2.2 在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
在食品微生物檢測方面,ELISA已經在乳制品檢驗方面得到了應用,能夠憑借抗原抗體檢測原理,充分發揮酶的作用對食品中的微生物數量進行準確測定。作為食品中最常見的致病菌,沙門氏菌目前已經可以通過ELISA進行快速檢測,通過制備單克隆抗體,并向微孔板內添加待測樣品,如果存在沙門氏菌,其將與單抗結合成免疫復合物。從檢測效果來看,不僅具有較高的特異性,靈敏性也可以達到ng、pg水平,因此準確度較高,重現性好。除了用于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檢驗,采用ELISA也能對大腸桿菌等微生物進行快速檢測。利用該方法對蛋白胨增菌液中的單核白細胞增多癥李氏桿菌進行檢測,檢出限可以達到104 CFU/mL,在不與沙門氏菌等細菌發生交叉感染的情況下,可以在18 h內得到檢測結果。但相較于高相液相色譜法、微生物法等多種檢測方法, ELISA難以同時對食品中的多種微生物進行檢測,并且難以對特別敏感的菌株進行篩選。此外,ELISA對擁有類似結構的化合物將產生交叉反應。
2.3 在食品毒素檢測中的應用
在水產品等食品中,食物自帶毒性,給食品安全帶來了較大威脅。應用ELISA進行食品毒素檢測,可以采用間接競爭法使待檢測物與載體蛋白交聯,得到的包被抗原和免疫原能夠用于檢測。如采用R-Biopharm試劑盒,能夠利用ELISA技術實現貝類毒素的快速檢測,檢測限為50 μg/kg,靈敏度可以達到2.5 μg/kg[1]。食品被污染后,也可能帶有毒性。研究最多的是利用ELISA進行黃曲霉毒素檢測,目前已經完成了試劑盒的生產,如利用AFLA酶聯免疫篩查試劑盒可以對糧油等食品中的黃曲霉毒素B1進行檢測,并且檢測結果與高效液相色譜法相差甚微。此外,ELISA也可以用于各種食品添加劑等物質的檢測,如利用單抗對蘇丹紅1號進行直接競爭檢測,檢出限在0.05~0.17 ng/mL。而食品中雙酚類物質對免疫系統、遺傳物質等有明顯毒性,采用ELISA進行檢測可以利用包被抗原模式,使雙酚類物質與蛋白質結合成完整抗原,促使檢測靈敏度得到有效提高,檢出限達到0.27 ng/mL,回收率為70%~142%[2]。
3 結論
綜上所述,在食品農獸藥殘留、微生物和毒素檢驗等方面,ELISA都可以得到高效運用,在擴大物質檢測范圍的同時,使檢測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得到提高。但ELISA依然存在對試劑選擇性高、難以同時分析多種成分等缺陷,相信未來通過與色譜技術、質譜技術等先進技術的結合,ELISA能夠成為重要的食品檢驗技術手段,繼而使食品安全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參考文獻
[1]張晟.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J].食品安全導刊,2019(33):34.
[2]張雨佳,凌云,張元,等.食品及環境樣品中雙酚類物質的前處理及檢測方法研究進展[J].色譜,2019,37(12):1268-1274.
作者簡介:張健(1984—),女,漢族,內蒙古呼倫貝爾人,碩士,獸醫師。研究方向:食品的微生物學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