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鵬
摘 要:當今許多重大傷亡事故中,交通事故所占比重最大。車禍已經成為致使人類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因素。治理交通事故,降低傷亡人數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在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案件中,因為駕駛員困乏、疲勞駕駛而造成的死亡率超過50%。消除或減少駕駛疲勞既可以提高行車安全,又可以減輕駕駛員勞動強度。為此,本文對汽車駕駛中疲勞駕駛的危害、成因及對策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疲勞駕駛;危害;預防
疲勞駕駛是造成特、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據中國國家應急廣播統計,“2016年國內共報道路交通事故數864.3萬起,共導致了63093人死亡、226430人受傷的嚴重后果,直接財產損失12.1億元,其中16.2%的死亡人數是由疲勞駕駛導致的,總體上升2.9%”。長途貨車駕駛員的職業特點決定其是疲勞駕駛的多發群體。
1 疲勞駕駛的危害
疲勞駕駛會影響駕駛員的反應能力、執行能力以及判斷能力,對道路行車安全危害極大。而長途客車駕駛員在公路運輸中的角色非常重要,其職業特點使其成為疲勞駕駛的多發群體;由貨車駕駛員疲勞導致的事故多為重、特大事故,易引發群死群傷的嚴重后果。盡管各國法律都對持續駕駛時間進行了規定,但即使是在規定的駕駛時間內也可能由于個人原因產生疲勞。對于貨車駕駛員來講,即使意識到處于疲勞狀態,為了保證運輸任務也會選擇繼續駕駛。所以做好疲勞駕駛的研究工作,并總結其中的原因,再進行針對性的防治、防控工作就顯得更具意義。
2 疲勞產生的原因
(1)環境感知引起的疲勞。貨車駕駛員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官獲取各種道路環境的信息,并對接收的信息進行判斷,這一過程會產生疲勞。當道路環境狀況比較惡劣,例如路面崎嶇、交通擁堵、天氣惡劣以及夜晚等,此時貨車駕駛員所需的腦力負荷比道路環境良好時更多,伴隨時間的積累疲勞感更深。
(2)車輛運行引起的疲勞。貨車駕駛員駕駛車輛,車輛運行會對駕駛員感受到的舒適度產生影響。車輛的噪聲以及振動、離心力、座椅的舒適性和車輛的減速、制動等過程,會導致貨車駕駛員的疲勞感受。
(3)駕駛員自身的狀態。駕駛時生理節律的影響、睡眠、駕駛員自身的健康狀況、是否服用藥物以及年齡、性別等因素,會影響貨車駕駛員的感受。駕駛員的疲勞感受可分為精神感受和生理感受,兩種感受經過時間的累積及上述因素疊加,產生了一種動態的變化過程。這種過程隨著駕駛時間的累積表現出“U”型效應。同時,疲勞駕駛U型效應使駕駛員的疲勞水平呈現啟動期-穩定期-上升期-脈沖期四個過程。第一過程為駕駛員對駕駛任務的適應過程,此時操作效率較低。第二階段駕駛員的疲勞感受最低,持續一段時間后逐漸上升進入上升期。但由于人體的生理保護機制,對疲勞的感受會隨著時間劇烈波動直至達到極限值,這時極易發生交通事故。
3 疲勞駕駛的預防
針對疲勞駕駛易引發交通事故的客觀事實,以及公路全封閉,分上下行車道,行車單調等特性,貨車駕駛員疲勞對車輛交通活動產生很大的影響,是交通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所以消除疲勞和預防疲勞,對于駕駛員來說尤其特別重要。根據疲勞產生的原因,消除疲勞和預防疲勞主要應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對交通法規的宣傳力度,提高對疲勞駕駛危害性的認識。要堅持“以人為本,教育為主”的宣傳工作思路,充分運用電視、電臺、網絡、報刊、圖片等多種載體,通過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形式,結合疲勞駕駛典型事故案例,大力宣傳疲勞駕駛的危害性,增強駕駛員法制觀念和安全意識,促使他們擺正金錢與安全的關系,自覺抵制疲勞駕駛。
(2)完善交通標志、標線設施,防范疲勞駕駛。在公路易發交通事故路段增設安全設施。除完善常規的標志、標線外,在公路的橋梁、長下坡坡頂、連續坡道彎道處的中央隔離帶上設置太陽能雙面雙色暴閃燈,來車方向施劃多道減速震蕩帶,增設“危險,易發交通事故”反光標志警示牌,以提醒駕駛員注意交通安全。還可以通過明顯的誘導標志如“前方5km服務區”、“前方2km服務區”等,提醒駕駛超過2h及出現疲勞駕駛癥狀的駕駛員自覺進入服務區休息。
(3)加大對疲勞駕駛的監管力度。公路巡邏警察,應加大對路面巡查、管控力度。通過科學合理的調配,把警力最大限度地充實到路面一線,尤其是加大夜間路面管控力度,重點是00:00~6:00時間段,不間斷地進行路面巡邏。通過落實“24h無縫巡邏”的方式,提高路面警車的可見率,提高巡邏密度和管理的覆蓋面,發現車速緩慢、行駛飄移等疲勞駕駛現象的,及時引導其就近駛離出口。
(4)提高睡眠質量,保證充足的睡眠。貨車駕駛員應當重視睡眠的作用。尤其是對于那些長途貨車駕駛員,其應當明確睡眠質量提高在減少交通事故中的作用。睡眠是人體機能休養生息、恢復體力、減少和消除疲勞的最佳途徑。駕車前一定要好好睡一覺,必須盡量保證足夠的睡眠。駕駛員應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要節制夜間的娛樂性活動,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提高睡眠質量。特別要避免因趕時間而放棄睡眠。
(5)身體不適慎重用藥。某些抗過敏藥和清熱解毒的感冒藥品大多含有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成分,一般服用約10min后,藥物開始生效,服用者會出現困倦、嗜睡等現象,因此身體不適時要慎重用藥,切不能帶病駕駛,避免由藥物引起的疲倦開車。目前,行車記錄儀等電子設備,雖對疲勞駕車監管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但對疲勞駕駛的預防,歸根結底還在于貨車駕駛員本身。作為駕駛員一定要本著對自己、對家人、對他人負責的態度,心中時刻裝著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規,摒棄僥幸心里,不斷提高自我提醒、自我警示、自我調節緩解的能力,就能自覺抵制疲勞駕車行為,從而牢牢掌握安全行車的主動權。
4 結束語
安全意識高于駕駛技術,為了道路交通安全,為了自己和他人美好的明天,加強對駕駛員的交通安全和職業道德教育勢在必行,提升貨車駕駛員的自身修養也不可忽視,明確自己肩上的責任,增強社會責任感,也是有效防止疲勞駕車的一個有效辦法。只要貨車駕駛員心中裝著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規,并將之落實到行動上,就會自覺抵制疲勞駕車行為,防患于未然,確保行車安全。
參考文獻:
[1]李一平等.汽車指導駕駛員[Z].江蘇省機關事業單位工人技術等級崗位考核辦公室,2003:3.
[2]鄭培,宋正河,周一鳴.機動車駕駛員駕駛疲勞測評方法的研究狀況及發展趨勢[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1(06):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