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雅蘭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傳統媒體受到巨大沖擊,融媒體的時代已經到來,在這樣的環境下,播音員主持人都受到巨大的挑戰,面臨著角色定位的轉型,以適應新的媒體環境。在融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依然需要擁有深厚扎實的基本功,融媒體時代是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添加新時代的元素,所以播音主持人在加強基本功的同時需要與時俱進學會添加新元素。本文旨在研究融媒體環境下,播音員主持人如何進行角色定位。
關鍵詞:融媒體;播音員主持人;新元素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1-00-02
近年來,互聯網越來越普及,互聯網逐漸涉足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量的信息與資源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傳統媒介受到沖擊,面臨著轉型的壓力,如果不能順應信息時代的潮流就難以避免被淘汰的命運。播音員主持人作為傳統媒體的從業人員,為了保持行業競爭力,就必須根據融媒體時代的特點做出改變,轉換自己的角色,繼續提升自己專業能力的同時要更多地吸收新元素,拓展自己的能力范圍,變得更加全能,這樣才能在融媒體時代站穩腳跟并且實現跨越。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播音員主持人而言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如果做好準備,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定位并完成轉型,就可以使自己的事業走向新的高度,相反繼續故步自封,不積極應對,就會被融媒體時代淘汰。
一、融媒體的影響
在互聯網普及之前,大多數人了解世界各地發生的新聞主要是靠報紙、廣播、電視,這些媒介陪伴中國人走過了幾十年,盡管說接收信息的速度不夠快,而且由于這些傳統媒介傳播的信息有限,許多人并不能對這個世界有很全面的認識,但是這在當時已經非常好了,而且這些媒介的作用并不局限于傳播信息,還具有許多獨特的魅力,比如說電視可以成為一家人維系感情的工具,這是互聯網時代每個人憑借手機獲取信息不能提供的。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后,對這些傳統媒體造成沖擊的同時也幫助這些傳統媒體獲得新生,將這些傳統媒體與網絡結合,可以大大提升信息的傳播速度和傳播量。融媒體并不是對多種媒介的簡單組合,而是借助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等技術將多種媒體進行有效融合而成的一種媒介。
在融媒體的環境下,信息傳播變得更加立體化和多樣化,不局限于文字和圖像,現在的信息傳播已經由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等多種形式有機組合而成,給大眾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大眾可以通過這些信息對某一個時間進行全面的了解,這是融媒體時代的重要優點。除此之外,融媒體幫助電視和廣播開拓了更加廣闊的天地。借助融媒體,電視和廣播可以制作更加豐富多彩獨具創意的節目來吸引觀眾,因此融媒體時代對這些傳統媒體而言機遇更大于挑戰,在融媒體環境下,這些傳統媒體可以迎來更好的發展時期[1]。
二、播音員主持人的發展
眾所周知,中國由于長期以來的意識形態和經濟發展原因,主持人行業起步比較晚,發展也比較緩慢。1980年中央電視臺的一檔節目中,第一次出現主持人這個稱呼,之后主持人就成為一個專業稱謂,取代了之前使用的“報幕員”等稱謂,這是中國電視廣播走向現代化的標志之一,也是中國主持人事業的起步。
在傳統媒體時代主持人并沒有太高的自由度,通常只是起到一個傳播作用,許多的事情是事先就安排好的,只需要主持人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不需要很多創意。到了融媒體時代,主持人迅速發展,逐漸成為節目的主人,節目的節奏和內容串聯都需要主持人去帶動,而且在融媒體時代,節目的自由度更高,主持人經常需要應對一些突發情況,這就需要主持人緊跟時代潮流,開拓自己的眼界。一個節目的成功與否與主持人的水平息息相關,主持人的風格需要符合節目,還要受到觀眾喜歡,這樣節目才能成功。主持人需要對自己的角色進行塑造,才能讓自己與節目風格契合,才能收到觀眾認可[2]。
(一)主持人角色的塑造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播音主持人不用展現自己的形象,只需要用聲音傳播信息,然而在融媒體環境下,主持人也需要豐富自己的技能點,一般而言除了進行廣播之外,還需利用互聯網的多種媒介手段進行傳播,比如微信公眾號和抖音等,這樣才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做到對信息的有效處理與傳播,如果對這些手段不夠了解,單憑廣播是不夠的,無法做到游刃有余。融媒體時代要求播音主持人走出演播廳,靈活運用互聯網,向大眾展現更加生動的形象,這樣不僅可以提升觀眾的關注度,還可以增加節目的深度。主持人需要更加個性化,觀眾喜歡的是一個個具有不同特點的主持人,因此主持人需要根據節目和自己的特點,為自己塑造一個合適的角色。
(二)主持人角色的多樣性
在傳統媒體時代,電臺廣播主持人只需要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但是在融媒體時代,主持人越來越成為電臺節目的核心,除了負責節目主持工作,還需要更多地加入到節目前期策劃中,甚至擔當節目的制作人和策劃人。對于主持人而言,面臨著更多的角色轉換,需要對整個節目從策劃到制作再到反饋負責,也就是說在節目創意開發、前期策劃已經后期剪輯中,都需要主持人參加,這對主持人而言是新的挑戰也是向全面媒體人轉型的機會。
在融媒體時代,主持人需要根據環境的變化轉換自己的角色,并對自己的角色進行改進,更多的角色就會出現更多的職責,這就對主持人的工作能力和協調能力提出挑戰。不同角色對應的是媒體行業不同的技能,比如說播音員就需要擅長主持,而策劃人就需要充滿創意,而制作人就需要擅長管理和剪輯。對于主持人而言,并不需要在某一個角色達到完美,但是要能夠使多種角色共存。
另外,主持人還需要了解觀眾的喜好,使用新媒體與觀眾交流,提高節目的知名度,并根據觀眾的反饋繼續提高[3]。
三、融媒體時代的角色定位
(一)提高自身專業技能
信息時代意味著觀眾不再是被動接受信息,而是利用網絡主動獲取各種信息,因此觀眾不再會對主持人提供的信息保持絕對的信任。然而,網絡上各種信息沒有區分的傳播,許多觀眾了解的信息中混雜著許多的虛假信息或者謠言,這樣不利于正確信息的傳播,甚至會影響到觀眾的正常生活,因此需要播音主持人幫助觀眾來辨別真偽。播音主持人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將各種信息進行分類和篩選,將正確了有用的信息通過簡練的語言說給觀眾聽,觀眾在這樣的過程中,可以有效避免自己因為謠言和虛假信息受到損失,而且還可以因此喜歡這個主持人和這個節目。
播音主持人需要具有很強的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需要將數量龐大的信息進行提煉,挖掘每一件事的內涵,使節目內容兼具深度和趣味性。對于一件非常流行的事情,主持人要避免隨大流,要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挖掘更深層次的東西,這樣可以使得節目的檔次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會被觀眾認可。
(二)學會利用多種媒介
在融媒體時代,一檔節目早已經不再局限于播出的那幾十分鐘,節目時間結束并不意味著觀眾對節目的關注就結束了,如果節目足夠火熱,在線下觀眾會通過微信微博等手段進行更長時間的討論,這是節目的延續更是節目的亞文化,因此主持人想知道一期節目做得如何,觀眾的反饋是重要依據。觀眾對節目的持續關注是節目成功的標志,由此帶來的熱度可以使節目的收視率達到新的高度。比如在《偶像練習生》節目中,播出平臺騰訊視頻除了在播出的時間里開通觀眾互動環節外,在空白時間還在微博等平臺引導熱度,邀請觀眾進行討論,這樣就使得觀眾對這檔節目的關注從未間斷,由此就讓選秀選手與觀眾、主持人與觀眾保持密切聯系,觀眾獲得巨大的滿足感。
(三)在不同媒介中進行角色轉換
融媒體時代,主持人需要打破自己與觀眾的界限,讓觀眾覺得更加親切,否則還是保持過去的那種神秘感,觀眾就不會多關注,因為現在觀眾可以關注的名人實在太多,這就需要主持人卸下自己的名人光環,選擇更加接地氣的方式與觀眾互動。主持人需要將自己的角色進行靈活轉換。作為媒體人,需要展現自己的專業水平,向觀眾展現自己的主持才華,而作為普通人需要以平常心與觀眾互動。如果妄圖利用自己主持人的身份維護自己提高價碼,謀取利益,這是不會成功的,或許一時可以得逞,但是觀眾不是傻子,一旦識破其中的貓膩,不僅會使自己聲名大跌,還會影響到節目的收視率,更會讓觀眾對主持人這個群體產生偏見。
四、結束語
在融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不能故步自封,要以積極的姿態迎接新的時代,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開拓自己的多方面能力,努力完成角色定位,向更加成熟全面的媒體人轉型。
參考文獻:
[1]李志強.淺析融媒體環境下視頻節目主持人的轉型升級[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19,38(02):57-60.
[2]張華麗.融媒體環境下播音員主持人的角色定位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9(12):164+166.
[3]吳勇飛.傳統電視節目與網絡自制節目的博弈與發展[J].電視指南,2018(0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