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 陳玉紅
摘要:全媒體環境下,有別于傳統的宣傳模式,人均智能手機的時代,群眾靠手機便可知天下新聞,如何科學的運用社會資源來引導基層大眾輿論走向,減少負面影響,這就需要基層媒體做出重要的引導。基層電視臺要對工作進行全面治理,疏通內外、上下間的聯絡通道,廣泛與各類媒體建立良好互動關系,搭建合作平臺,使各方力量能夠整合利用,形成聚合效應。
關鍵詞:全媒體;基層輿論;引導策略
在信息時代下,網絡傳播能夠給人們提供更加豐富的新聞內容,呈現出傳播速度快、搜索便捷以及互動性強的特點。應用新媒體技術為人們更好服務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輿論壓力。在當前新興媒體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面對大量的網絡輿論,基層媒體以及各級單位要做好輿論傳播工作,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充分的利用政務微博、微信以及門戶網站等等,通過與專業媒體進行合作,來提高引導輿論的能力,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
一、基層電視臺特征解析
1.地方性
地方性這一特征強調的是本土化和區域化特征,不同區域會受到當地風俗民情的影響,呈現出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思想內涵。不同基層電視臺會受到當地區域的影響,呈現出很強的地方特色便是地方性特征。
2.邊緣性
在獲取新聞信息方面,基層電視臺與央視或省級電視臺相比,明顯呈現出落后性特征。由于基層電視臺是傳播信息的最終端,因此有著很強的邊緣性特征,這一特征會影響基層電視臺的信息傳播。
3.唯一性
作為特定媒體的基層電視臺,它具有很強的唯一性?;鶎与娨暸_能夠對當地風土人情和真實情況進行獨一無二的報道,在這個方面能夠體現出新聞報道的唯一性。
二、透視基層電視臺輿論引導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報道形式單一化問題
對基層電視臺來說,唯一性特征是其在信息傳播中的一大優勢,但有許多基層電視臺并沒有很好地把握住這一優勢。在實際的新聞報道中,仍然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對國家的宏觀報道上,對當地的新聞信息進行報道時,仍然采取程式化的報道方式,例如:報道會議摘要和領導人的動向等等。并且在播報時,還存在口號式播報的問題,語態過于僵硬,從而使得受眾的關注度不高,出現輿論引導力嚴重不足的問題。
2.針對性不足問題
在新興媒體的環境下,人民群眾獲取新聞信息的渠道越來越豐富,不再局限于電視臺,大多數人民群眾熱衷于使用互聯網去查閱信息,這就為電視臺帶來了更大的發展壓力,使得電視臺需要根據新聞節目展開針對性篩選的工作,也需要提高新聞報道內容的質量。但仍然有許多基層電視臺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仍然采取大眾化報道形式,無法滿足受眾的瀏覽興趣。
3.互動性匱乏問題
在當前有許多基層電視臺仍然采用說教式報道形式,這種報道形式不僅無法激發觀眾的關注興趣,還由于缺乏積極互動,難以將觀眾的心聲融入報道當中,最終出現輿論引導效果差的問題。
三、加強全媒體下基層輿論的引導策略
1.改革傳統的運行體制
想要真正提升輿論引導效果,就需要從運行體制上出發。各縣級要加大體制改革,對媒體結構進行優化,有針對性的解決基層媒體的各方面問題,特別是資源重復和分散的問題等。從制度方面入手,為基層媒體的運行提供制度保障。并且在這個基礎上,縣級還要加大媒體中心的建設力度,加大思想改革的力度,從內部制度方面入手進行全新改革。并且在發展的過程中,還要積極將新的運行機制融入其中。
2.加強隊伍建設
媒體的未來發展是離不開媒體人的,想要提高競爭力,就要從打造科學、優秀的媒體隊伍出發,加強媒體隊伍的建設。想要建設一個優秀的媒體隊伍,就需要加大考核力度,從整體上來提升從業人員的綜合水平。專業媒體隊伍的建設對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不僅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還需要多領域的專業人才,共同建設強大的網絡隊伍,來吸引用戶粉絲。對此,就需要加大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和教育,來提升采編人員的筆力、腦力和眼力以及角力等等,充分調動從業人員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充分地發揮出自身價值。
3.以客戶端為抓手,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協同作戰
將移動客戶端的建設作為核心,將傳統媒體與微博、微信公眾號作為輿論渠道,展開輿論引導。將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結合起來,共同展開輿論引導工作,最大程度的加大引導力。在當前這個新媒體時代中,傳統媒體也可以通過新媒體來加大與用戶的互動,通過更豐富的手段與方式來和用戶建立連接,從而達到引導受眾輿論的目的。并且通過與新媒體的聯手,還能夠有效的將網絡媒體、社交媒體以及紙質媒體的優勢結合起來。新媒體能夠全面匯集受眾的觀點與動態反饋,而傳統媒體能夠將受眾的觀點進行集納式傳播,發揮出傳統媒體的導向性與權威性,來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四、結論
綜上所述,基層電視臺作為一種新聞機構,可以通過優化媒體結構,對原有的媒體資源進行整合,并應用新媒體技術來發揮出更好的輿論引導作用,為受眾提供優秀的新聞信息服務,真正實現新聞媒體的有效傳播,達到傳播正確價值觀和正能量輿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