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林智 楊雪 陳琳燕 相天嘯

摘要:隨著低碳出行理念深入人心,碳積分越來越受到各國的認可,我國各地相應地推出了相關低碳出行政策來引導居民,而國內關于碳積分應用的研究甚少,公共交通行業覆蓋人群廣、契合低碳出行理念,因此本文對碳積分在公共交通行業的應用進行了相關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碳積分;低碳出行;公共交通行業
2019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綠色生活創建行動總體方案》,會議倡導了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動綠色消費,以促進我國的綠色發展邁向“低碳未來”。低碳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已經在我國許多城市推廣,如河北省發改委印發了《河北省碳普惠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以及雄安新區規劃了以便捷、安全、綠色為導向的高標準、高質量的新區綠色交通體系,深圳鹽田區政府出臺了《鹽田區生態文明碳幣系統建設實施方案》,武漢市2019年軍運會就深化了“低碳軍運”實踐,建立了可持續的低碳生活引導機制倡導低碳生活。
隨著低碳出行理念深入人心,我國居民已經開始熟悉并熱衷于綠色低碳生活,互聯網給人人參與低碳行動打造了優質、便捷的平臺,促進了我國低碳出行的普及和深入發展。碳積分是國際比較認可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額,將其合理運用將會給我國碳排放帶來巨大益處,然而,目前國內引入碳積分應用的行業和領域仍然較少,尤其是公共交通行業更是寥寥無幾。本文著眼于公共交通行業,進行碳積分在公共交通行業的應用研究。
一、碳積分在公共交通行業的應用構想
1.碳積分應用的框架設計
碳積分的應用在國內外還處在探索階段,其實踐主要以區域性試點為主,由于我國具有較大的區域及群體差異,各地相應的碳積分應用還處于試點、探索中。碳積分在公共交通行業的應用本研究假設在江蘇無錫,因為其經濟較為發達、居民低碳出行理念深入人心、八維通覆蓋了無錫整個公共交通便于記錄,八維通近年來有意將碳積分引入其公共交通系統并在無錫試點運營,本研究基于八維通平臺研究碳積分在公共交通行業應用的構想。
公共交通運營公司(八維通)獲取政府關于碳積分記錄及應用的授權后,在基礎用戶中邀請用戶開通碳積分賬戶,申請開通碳積分賬戶的用戶受到公共交通運營公司的審核后方可使用碳積分積分賬戶,用戶出行乘坐公共交通時自動記錄乘坐里程數、乘坐次數等信息,根據符合標準的轉換方式將公共交通運營公司數據記錄的用戶低碳出行里程數轉換為碳積分存入用戶積分賬戶,用戶乘坐數據將受到政府的分析及審核、便于政府低碳環保政策的更好實行,公共交通運營公司核算用戶出行數據后,在1-7個工作日內將碳積分發放到用戶積分賬戶中。通過政府主導、公共交通運營公司提供技術支持,邀請連鎖商超、連鎖酒店、餐飲商家等參與合作,通過一些稅收優惠政策、宣傳手段等吸引商家參與,用戶可將自己積分賬戶中的碳積分用于兌換商超代金券、酒店優惠券、餐飲折扣券等,將低碳出行帶來的福利惠及生活各方面,提高居民參與度、從而實現全民參與低碳出行的愿景。
2.明確參與主體
以政府為主導、公共交通運營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參與主體包括政府、公共交通運營公司、合作商超、酒店、餐飲以及覆蓋日常生活的合作商家、公共交通注冊用戶等。政府擔任主導、維護及協調任務,公共交通運營公司負責積分賬戶設立及管理、數據支撐以及計分核算發放任務,合作商超、酒店、餐飲等商家負責參與引導居民、發放優惠福利等、同時享受政府帶來的福利及政策優惠等,居民用戶為主要參與者和實踐者、參與到低碳出行的行動中來,以養成全民低碳生活的新風尚。
3.實現量化激勵
首先,需要對低碳出行行為進行量化,將低碳出行用戶的碳減排量進行合理轉化,并將其記錄在碳積分賬戶中。通過對國內外研究案例、實施方案以及碳排放交易市場的交易規則等的研究,借鑒相關實施辦法以及碳積分核算方法,為碳積分應用提供科學的方法基礎。其次,加強與公共交通運營公司的協作與交流,在制定相關實施辦法的時候與公共交通運營公司進行數據共享與協作交流,加強數據協作與分析,真正實現數據轉化、量化碳積分。最后,加強碳積分與公共交通行業的融合研究,并研究新型計算機技術與碳積分相結合的研究,更好地促進碳積分與日常生活相融合,促進低碳生活的量化實現。
除了需要合理、客觀地量化碳積分,還需要確定合理的激勵方式以引導居民參與到低碳出行中來,促進碳積分在公共交通行業的運用并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通過對碳積分推廣經驗的研究表明,激勵方式是保障碳積分合理發揮作用的關鍵。通過政策引導、市場激勵等方式引導居民參與低碳出行,居民通過使用碳積分積分賬戶余額兌換一定的產品優惠、公共服務福利等,將碳積分合理地進行兌換、出售、轉讓等。
二、結論
碳積分在我國公共交通行業的應用有利于激發出行領域低碳節能的潛力,將低碳出行理念應用到居民日常出行中,從而引導居民進行低碳生活,將居民個人與節能減排、節約資源聯系起來,希望為我國綠色出行方式推廣提供借鑒,碳積分的科學實施彌補了公眾沒有被納入碳交易體系的不足,有利于調動全民參與低碳生活的積極性,有利于促進綠色經濟、綠色消費的更好發展。文中關于碳積分的應用探討尚有不足,未來應在利益相關方協商、碳積分價值的實現、可持續性的問題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