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美玲
摘要:管道運輸具有成本低、運量大、安全性高等多種獨特優勢受到了廣泛應用,對于油氣行業來說,長輸管道作為公司運營的重要依托,如何預測管道項目的投資規模對管道企業十分必要。
關鍵詞:長輸管道企業;投資規模預測;文獻綜述
一、研究背景
長輸管道項目除了一般工程項目擁有的特點之外,在建設中涉及的總投資高、建設時間長、施工流動性大、社會依托性差、對建設質量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長輸管道企業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多,潛在的風險較大,如何對投資規模進行合理預測是企業面臨的關鍵問題。
二、投資規模預測綜述
在有關管道項目投資規模的早期研究中,劉先濤(1988)首次引入了二元線性回歸數學模型來計算油氣運輸管道的投資,他研究發現油氣運輸管道的投資與管道的直徑和管道壁的厚度之間存在線性關系,用相應投資回歸數學模型來計算管道的投資,其準確性較高,完全可以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汪玉春等(1998)采用灰色預測和二元線性回歸方法相結合,建立油氣管道投資費的預測數學模型算例用14年的價格指數組成時間序列作為算例,采用新陳代謝GM(1,1)的動態預測方法對價格指數進行預測,將管道基期投資費按四組小范圍的管徑規格進行劃分,再分別建立二元線性回歸模型,并與管徑規格不分組的回歸模型進行比較,用分組的回歸模型計算的基期管道投資費精度高、誤差小。計算機運行結果表明預測、回歸結果令人滿意。
然而該方法在預測油氣管道投資費的過程中,計算步驟較多,計算繁瑣。汪玉春等(2002)對研究方法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進,采用計量經濟學的普通累積法對管道投資進行預測。通過建立二次曲線模型,可以同時對歷史管道投資費進行擬合,并可預測建設期的管道投資費,計算方法比灰色預測更簡捷。且預測結果與灰色預測結果比較,相對誤差僅為1.524%。在可靠性與準確性的進一步驗證中,其擬合值、預測值與實際值的相對誤差均小于5%,平均絕對誤差均小于1.685%,其預測值與灰色預測值的相對誤差均小于2.428%,證明該方法和文章建立的二次曲線模型能較準確地反映價格指數的變化規律,是價格指數和管道投資預測方法的擴充。段善寧等(2006)在進行建模時發現,線性最小二乘法在對基期投資費用進行線性擬合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管道各參數之間存在多重相關性,或樣本容量過小等困難。針對以上問題,他提出了偏最小二乘法這一方式來建立管道基期投資計算模型。該方法可以解決多重共線性和樣本容量小等問題,提高了模型的分析精度,建模累計解釋能力在97%以上。
吳志平等(2013)根據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目標,從考核衡量其目標是否實現的角度,提出了管道完整性管理效能評價的投入產出模型,并建立了基于數據包絡分析(DEA)的效能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包括數據管理、高后果區識別、風險評價、完整性評價等9個模塊。通過在相關管道公司進行試點應用,研究結果表明,所建立的分級效能評價指標體系能夠很好地滿足各級管理者的管理需求,對完善油氣管道完整性管理體系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王寧軍等(2018)針對傳統的內部收益率存在參數條件變化需要對數據進行還原調整,且歷史數據缺失時無法使用,或企業管理者不注重歷史收益狀況的情況,提出了基于管道項目剩余評價期的內部收益率指標,并結合油氣長輸管道運營實際,分別構建了運營期現金流量均衡、非均衡兩種情形下的評價模型,計算分析了不同剩余評價期內部收益率與全評價期基準收益率的對應關系。李相遠(2019)基于項目投資收益和風險評價等預測評價結果,采用蒙特卡洛模擬和線性規劃方法,以多維思維研究出綜合量化求解企業年度最優投資組合方案的新方法,并以勝利油田年度投資規模優化為例進行模擬測算及應用驗證提出了油田企業提高投資效益、降低投資風險和可持續投資經營管理的策略和建議。
三、結論
綜合各位學者的研究,有關長輸管道項目投資預測的研究在不斷深入,在計算步驟、計算結果的準確度和投資預測模型的多樣性上都也在逐漸完善、豐富。不同預測模型的應用的側重點和利弊各不相同,因此企業在應用方面仍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