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美琳
摘要:自以抖音為代表的新型視頻形式的迅速流行,根植于新媒體平臺的短視頻行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隨著互聯網、移動媒體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帶有明顯時代屬性的Vlog深入到大眾生活之中,作為一種表達方式,蔓延到各個媒介平臺,形成一種刷屏式的文化景觀。
關鍵詞:Vlog;短視頻;符號;鏡中我
一、引言
視頻播客Vlog,即網絡視頻日志,是”blog“的變體,本身也屬于博客一類,相較于傳統以圖片、文字為主進行記錄的日志,Vlog是視聽語言兼備且具有分享者主體強烈人格化特征的視頻。
早在2005年Vlog就登陸Youtube等國外平臺吸引了大量關注并走紅。反觀國內,以歐陽娜娜為代表的明星是國內刮起Vlog熱潮的關鍵,Vlog由此廣泛出現。Vlog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呈現多元化的演進,拍攝主題除了日常生活外,還有旅行、學習、美食等,創作者借助Vlog表達自我,展示個性L1JVlog熱在社會空間折射的即是來自符號的意義。
二、符號學下的視頻博客(Vlog)
1、呈現思想與情感的語言符號
Vlog本身是一種通過屏幕實現分享者與觀看者交流的形式,分享者在Vlog這個表達空間中,依舊采用社會交往的模式達到分享交流目的,Vlogger在分享日常生活時,會以真實語境下的人稱語態和網友對話交流,口語表達和文字運用都貼合于現下溝通的行為,Vlog中的出現的口語文字都是語言符號,即使是虛擬化地實現了思想、情感溝通,仍然促成了社會交際。
2、反映文化的非語言符號
在互聯網時代,每一類Vlog似乎都是一種文化的投影,無論是拍攝內容的選擇、鏡頭語言的調度還是后期剪輯形式,在表達自我的同時也演繹個人風格。不同Vlog在呈現同一內容時,由于個人文化背景、情景場合、心理定勢不同,對于Vlog的內容表現和解讀也不盡相同。Vlog中展現主體的一些動作表情,還有音樂舞蹈、儀式習慣等,這些都是具有象征及意義性的非語言符號,反映出其文化和情感體驗。
3、基于Vlog的社會互動
社交媒體的大環境下,Vlog也具有很強的社交屬性,人們通過Vlog展現生活圖景,并建立起自己的人格化審美空間。分享者在Vlog中表達自我,展現個性的同時也在社會空間分享經歷,傳遞情感信息,增強了受眾的粘性。受眾觀看Vlog時對于Vlogger的分享內容常以評論、彈幕的形式發送實現互動。另外在一些關乎個人生命經歷和情感體驗的Vlog創作中,受眾會通過與自身的對比,由于經歷的相似和熟悉而產生情感共鳴。傳授雙方通過V]og而相互作用和影響,符號的象征及意義使得情感在釋放和補償間形成社會互動。
三、Vlog與“鏡中我“
“鏡中我”概念最早見于1909年出版的《社會組織》一書中。庫利認為“人們彼此都是一面鏡子,映照著對方”,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自我的認識,而這種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人透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在與他人的聯系中形成的,這種聯系包括三個方面,即關于他人如何“認識”自己的想象,關于他人如何“評價”自己的想;象自己對他人的這些“認識”或“評價”的情感。其中,前兩項只有在與別人的接觸中,透過別人的態度才能獲得。“鏡中我”也叫“社會我”,傳播特別是初級群體中的人際傳播,是形成“鏡中我”的主要機制。這種以“鏡中我”為核心的自我認識狀況取決于與他人傳播的程度,傳播越活躍、越豐富,“鏡中我”就越清晰,對自己的把握也就越客觀、越準確。
1、對傳播者
信息化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多是在網絡空間進行,Vlog創作者在生活記錄之余,其人格化的調性表達也依附了對于情感和歸屬感的渴求。受眾成為Vlog作者粉絲基于作品滲透的人格特征,引發了一系列情感的延展,彌補受眾自身的缺憾,實現其理想滿足與欲望的表達,而受眾與Vlog作者的彈幕、評論等多種互動,這些交流對話為傳播者提供了“鏡中我”的信息,也實現了傳播者自我認知的需求。Vlog將后臺生活真實形象前置,基于這種獨特的傳播意義,很多明星也借助Vlog這種真實的后臺呈現,以豐富補充熒幕之外的形象,展現更為立體多面的人格,加深與粉絲的互動,增強粘性。
Vlog分享者在作品傳播時,自身私人化生活內容的展現滿足了受眾的窺私欲,而在窺視間,傳播者也體驗到被關注,尋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還有身份認同感當受眾通過網絡平臺對創作內容給予認可并獲得情感體驗時,會通過轉評、打賞、點贊等方式給予積極正面的傳播,傳播者進而感受到自我的價值,通過這面“鏡子”,傳播者一定程度上把握了認識和評價自己的信息。當傳播者基于受眾的反饋信息,再次進行表達時會渴望吸引更多的關注和互動,傳播活動越活躍、越豐富,在這個不斷互動的過程中傳播者“鏡中我”越清晰。
2、對受眾
Vlog的內容創作多圍繞私人化的生活,以展示自我真實的生活面貌為核心,這一視頻內容具有真實性和貼近性,滿足了受眾的窺私欲。另外,Vlog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的極強互動性,使得傳播受眾不再是被動接受信息,傳播者和受眾之間的信息交流更加緊密,受眾可以通過彈幕、評論等進行互動。另外,受眾通過與傳播者的互動之間也能獲取信息,經過自我感覺、評價自身這面“鏡子”的過程,實現自我的認識,并通過評論、轉發和提建議等方面表達。
四、結語
Vlog視頻熱的掀起向我們展現隱藏在后臺的日常生活外,也在潛移默化中促成新的社會交往模式,成為延伸情感體驗,尋找共鳴,滿足理想和欲望的場所。V]og以突破視角、時空進行敘事和人格化表達,這無疑是獨特的。